中國最大的淡水湖:臥於長江之南、江西之北,匯入大海

星雨天空 發佈 2024-01-27T11:18:36.257149+00:00

長江,像一條長藤,在其中游和下游的交界處,掛繫著一隻南寬北狹的巨大寶葫蘆。它臥於長江之南、江西之北,這就是我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鄱陽湖煙波浩渺,碧波萬頃,承納了贛江、撫河、信江、修水和饒河五河之水,北注長江,匯入大海。這裡有無數珍禽候鳥,其中白鶴翻飛成為舉世矚目的珍奇景觀。

長江,像一條長藤,在其中游和下游的交界處,掛繫著一隻南寬北狹的巨大寶葫蘆。它臥於長江之南、江西之北,這就是我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鄱陽湖煙波浩渺,碧波萬頃,承納了贛江、撫河、信江、修水和饒河五河之水,北注長江,匯入大海。這裡有無數珍禽候鳥,其中白鶴翻飛成為舉世矚目的珍奇景觀。

鄱陽湖,北縈長江,西瀕廬山,處在東經115°48′~116°44′,北緯28°25′~29°45′之間。這是地球的回歸沙漠地帶,因湖區受帶有大量水汽的東南季風的影響,自然條件得天獨厚,平均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從而形成了「澤國芳草碧,梅黃煙雨中。楓紅送暑歸,翠竹迎風雪」的濕潤季風型氣候,成為全球回歸沙漠帶生態環境中一個獨特的大湖泊

伸縮湖

鄱陽湖是個很古老的構造斷陷湖。在距今1.35億年前的地質運動中,現今的鄱陽湖區沉陷為一大盆地。到白堊紀末,這個盆地兩側又發生了兩條近南北向的大斷裂,中央部分則進一步陷落成為一個巨大窪地。後來,在距今六七千萬年前的第四紀「全新世海浸」中,這個窪地瀦水為湖,即《禹貢》中所稱的彭蠡澤。這時的彭蠡澤範圍廣袤,面積是今天鄱陽湖的兩倍。最初,澤水在今彭澤縣附近沿著最早的贛江故道匯入長江。以後,湖口與長江之間的高地被水流鑿通,形成由湖口通往長江的港道。隋煬帝時,因湖中有座鄱陽山,從此改名叫鄱陽湖。

唐代在我國歷史上處於高溫多雨時期,長江幹流的徑流量相應增大,江水由湖口倒灌入湖,加上贛江來水,使鄱陽湖有所擴展,大體上奠定了今天鄱陽湖的範圍和形態。元至明初,地面下沉速度減緩,湖底有大量泥沙淤積,河流入口處形成三角洲,湖面因之大大縮小。以後,鄱陽湖的面貌仍變化不止。江西省在地貌上是一個朝北的凹形大斜面,東、南、西三面都有海拔1000米左右的大山環繞,中部凹下,鄱陽湖居於低洼中心,故江西境內全部河流都匯入鄱陽湖。鄱陽湖湖面水位的漲落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變化,湖面的伸縮範圍在1000平方千米左右。湖水最大量在3~7月份,這是由於江西境內春夏兩季降水最多的緣故。秋冬兩季,湖面可縮小1/7至1/6,僅剩幾條航道,湖灘出露,綠草繁茂,形成坦蕩的湖濱區。

候鳥保護區

鄱陽湖國家候鳥保護區為我國最大的候鳥保護區之一,每年冬季有無數候鳥來這裡越冬。至今保護區的鳥類記錄已有306種,分屬17目51科,水禽達115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白鶴、白鸛、黑鸛等十幾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天鵝、白額雁等40餘種。此外,還有灰雁、鴻雁等大型候鳥。

鄱陽湖水位漲落和湖面伸縮範圍有顯著的季節性變化,故有「洪水一片,枯水一線」的特色。每當「枯水一線」的冬季,原來被淹沒的湖灘大片出露,湖草繁茂,景色煥然一新,加之一些較深的地方殘留著螺、蜆、蚌、水蚯蚓、水生昆蟲等多種食物,鄱陽湖的冬季淺灘就成為候鳥棲息、美餐的天堂。越冬百鳥中,最令人歡欣的是白鶴。

白鶴是一種大型遷徙性涉禽,體長可達135厘米,通體羽毛潔白,只有翅的前端(初級飛羽)是黑色,故又稱「黑袖鶴」。它們實行「一夫一妻」制,每一繁殖期產兩枚卵,但只能養活一隻幼鳥。1980年,國際鶴類基金會宣布全世界的白鶴只有320隻。但在1985年,鄱陽湖上發現了世界上最大的白鶴群,竟有1400多隻,全國及世界動物學界為之震動、欣喜。國外的鳥類學家紛紛來到鄱陽湖濱,進行遷飛動態、食性、哺育和濕地生態學的研究。這群白鶴每年春季在西伯利亞西部繁殖,冬季成群地飛到鄱陽湖越冬。在遷飛時它們不斷地高聲鳴叫,並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遠看就像一排白色的仙女,優美動人。

鄱陽湖候鳥保護區的大群白鶴數量在逐年上升。鄱陽湖為世界性珍禽的生存和繁殖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喜歡的小夥伴可以關注我,了解更多地理文化領域的知識。歡迎大家點讚、評論,在留言區留言討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