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傳統喪葬習俗「七不葬父,八不葬母」,七和八有什麼講究?

老傅談三農 發佈 2024-01-27T15:17:26.085947+00:00

#從今天起記錄我的2023#農村喪葬、結婚和出生,是人生中的三件最大的事情,出生是人生的起始點,結婚是人生中的一個站點,喪葬是一個人完成了一生,是人生中的終點。

農村喪葬、結婚和出生,是人生中的三件最大的事情,出生是人生的起始點,結婚是人生中的一個站點,喪葬是一個人完成了一生,是人生中的終點。

因此,喪葬在農村是一件任何人都極其重視的事情,是一件悲壯隆烈的事情,經過了幾千年的歷煉,已經形成了一種具有各種民族特色的傳統文化習俗,是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文化。

所以,各地對喪葬是既虔誠又重視,是非常講究的一種傳統文化習俗,是農村人絕對不能忽視的一件大事。

農村傳統喪葬習俗非常考究,表示對逝者的尊敬和重視,因為,在喪葬過程中的每一件事,都是以逝者為重,以逝者為中心,表達後人對逝者的無限悲傷和哀悼之意。

農村喪葬有句俗語「七不葬父,八不葬母」,是什麼意思?這「七」和「八」又是指什麼?有什麼講究?

首先要說明的是,喪葬的一些講究,並不是封建迷信色彩,而是人們對逝者的一種崇高敬重和無限哀思,表達心裡的一種願望,千萬別曲解了這些習俗。

農村俗語「七不葬父,八不葬母」中的「七」和「八」是指農曆日期,「七」是指每月的初七、十七、二十七,「八」是指每月的初八、十八、二十八。

在古代社會,人們崇尚陰陽學說,數字也有陰陽之分,單數為陰,如一、三、五、七、九……雙數為陽,如二、四、六、八、十……

因此,數字是由陰陽相互有序合在一起,表示數字完美無缺,是美好的象徵。

喪葬就非常講究古人的陰陽學說,因此父母離世以後,在安葬的時候,必須遵循古人的陰陽學說,讓離世的父母安葬以後,好好長眠如黃泉厚土而安息。

「七不葬父」,意思是說,在每個月的初七、十七、二十七這三天,是不能夠安葬男性逝者的,因為男性在古代陰陽學說中是屬於「陽」,因此,依據古代的陰陽學說,在含「七」的日子裡,只適合安葬女性逝者,不能安葬男性逝者,所以,就有「七不葬父」的傳統文化習慣了。

有人說這是迷信,是非常錯誤的,因為,古代人的喪葬是遵守陰陽學說的,依據這種古老的學說來處理喪葬的,是當時的一種最為科學的方法,自此一代一代地傳承下來到今天,所以說,這種習俗並不是有些不懂的人,錯誤認為是一種迷信,是不正確的,是對傳統文化的否認。

「八不葬母」,意思是說,在每一個月的初八、十八、二十八這農曆三天,依據古代陰陽學說,是不能安葬女性逝者的,應該是安葬男性逝者的時子。

因為,在陰陽學說里,男性屬於「陽」,女性屬於「陰」,所以,含「八」的日期,只有安葬男性逝者的,不能安葬女性逝者,所以說,在每月的初八、十八、二十八這三天,只適宜安葬男性逝者,父親離世後,可以安葬,母親離世後就不能在這三個日期里安葬。

總而言之,農村俗語「七不葬父,八不葬母」是一種傳統文化喪葬習慣,在當今社會上,提倡移風易俗,因此,這種傳統文化習俗,就在很多地方逐漸消失了,當然,在這裡並不是提倡過去的已經過時的,不適宜的傳統文化習俗,而是對傳統文化習俗的科普,讓大家能夠了解「七不葬父,八不葬母」,究竟是怎麼回事而已,了解歷史和文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