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景發展的三種制約,導致其尚未蓬勃,但已逐漸滲進電影藝術

優晉視州 發佈 2024-01-28T01:31:26.666423+00:00

聲景發展的制約因素在時代文化、創作環境和創作者個人表達的驅使之下,北京城市聲景逐漸成型,那些富有濃郁生活氣息的信號曾建構出上世紀京城人民的日常點滴。而在城市化已基本完成的當下,北京城市電影卻再次開始面臨城市聲音同質化和無名化的問題。

聲景發展的制約因素

在時代文化、創作環境和創作者個人表達的驅使之下,北京城市聲景逐漸成型,那些富有濃郁生活氣息的信號曾建構出上世紀京城人民的日常點滴。

而在城市化已基本完成的當下,北京城市電影卻再次開始面臨城市聲音同質化和無名化的問題。

在思考上述問題究竟從何而來時,可以從以下三方面進行考慮。

其一,創作意識方面的制約。一直以來,人類都有著視覺至上的傳統,在觀看電影時,觀眾也會依據他們習以為常的視覺思維,或多或少地忽視聲音本身具有的意義和文化功能。

圖像時代到來之後,當代人的注意力更會為繁雜綺麗的視覺畫面所吸引,而在這種意識的趨勢之下,創作者本身也會更加重視視覺而不是聽覺層面的創作。

其二,市場因素方面的制約。工業流程的發展加快了電影生產過程中各個環節的耗時速度,同時,略顯浮躁的市場環境使一些電影人更加重視影片背後的商業利益而不是藝術價值。

於是,這些影片「放棄了早期第六代電影中因清醒而痛苦、因迷茫而焦慮的靈魂寫真,向著物質主義大踏步前行。」不同的創作模式導致不同的創作心態,不同的創作氛圍則會滋生角度完全不同的城市作品。

現如今,隨著產業化的深入發展,創作者身上背負的商業目標愈發沉重,因此,收穫票房和觀眾好評也就成為了創作者不可避免的「追求」。

此種情況之下,部分電影的拍攝、製作時間被壓榨,創作者的發揮空間愈發有限,記錄城市變化、剖析社會問題、展現城市特質很少再成為他們創作的重點,電影聲音方面的設計也就因而受到了影響。

其三,個人經歷方面的制約。在討論城市電影對現實的觀察和反思時,「導演」的主體身份不容忽視。

電影這一視聽媒介呈現出的城市空間始終建立在導演的個人認知和想像之上,而電影中所包含的現實狀況,也會因導演對城市生活的態度看法而受到影響。

現如今,隨著越來越多城市家庭出身的青年導演走進觀眾視野,前幾代電影人也帶著他們特有的時代氣息逐漸離開一線。

現代化催生大量新興城市,消費主義氛圍的籠罩下,不同城市間的差別本就逐漸縮小,城市人能感同身受的景觀差異自然也大不如前。

另一方面,生活節奏的加快使如今的90後、00後對歷史和社會產生了前所未有的疏離感。

網絡交流取代傳統對話,快遞外賣讓他們足不出戶,比起上一輩人,現實空間在年輕人生活中所占的比重明顯更低,地域性的城市邊界也因此愈發模糊。

另外,繼續和上一輩人相比,如今的年輕人本就在喧鬧混雜、充滿刺耳噪音的氛圍中長大成人。

而長時間佩戴耳機、經常從影院或電視中獲得強刺激性的聽覺體驗等習慣特點,或許也會影響他們對於聲音的感知能力。

目前為止,雖然此種觀點尚未經過科學研究確認,但若是從這一點出發,聲音景觀細節特徵的減弱便可以得到一種全新角度的解釋。

總結而言,多方面的因素導致聲景發展尚未蓬勃,但這並不意味聲景建構和聲景研究的價值會隨之降低,現如今,聲音依然可以是城市文化的傳遞者和城市歷史的見證者。

在科學技術不斷進步的前提下,經由高科技媒介傳遞而出的聲音想必能帶來更多的聽覺可能。

聲景發展的未來可能

作為城市文化的忠實記錄者,城市電影被當作一面鏡子,以各種親切熟悉的聲畫氛圍讓觀眾沉浸,構建並保留著城市的文化積澱和形象變遷。

在電影與城市之間,電影聲景也搭起一座橋樑,一面從創作的角度輔助電影呈現城市事實,一面從文化層面出發給予城市鏡像式反饋。

如今,聲景理論已慢慢滲透進電影藝術之中,但就北京城市電影的創作而言,該理論其實可以被更為廣泛的應用,從而賦予當下作品以更深厚的時代感和文化性。

對於聲音景觀的研究和創作層面的應用首先可以解決作品同質化和無名化的問題。

2005年,為了迎接萬眾矚目的奧運會,北京人民廣播電台新聞台曾發布一張名為《聽,北京的聲音,2008秒》的音響專輯。

在這段長達2008秒的音頻中,聽眾跟隨想像中的主人公度過了一整天的北京生活。

在毫無視覺輔助的情況下,這段作品通過精準提取出的京味元素(如廣播、鴿哨、京韻大鼓等)立體、全面地還原了當時的京城氛圍和其中的歷史文化內涵,多層次地給予聽眾沉浸之感。

由此可見,豐富、恰當的環境聲景可攜帶的文化信息無窮,對於電影創作而言,即便故事本身的本土色彩和地標性質有限。

特定聲音元素的編排加入仍可以幫助影像明確空間時間、輔助電影成為城市生活的縮影。

這種做法一方面可以大幅增加作品中的文化厚度,另一方面也可以以忠於現實的創作邏輯給予觀眾真實感,避免商業化創作中的虛假和架空。

另外,在當下的城市電影創作中,對聲景的強調也不再等同於寫實主義的還原。

電子技術給予人類無限可能,創作者也可以藉此機會尋找全新的北京標誌和時代信號,以任何風格化的方式創造基於現實、但前所未有的北京印象。

例如,在音樂音響化、音響音效化、音效電子化的聲音大趨勢之下,北京城市電影也可以以更本土的基礎元素創造獨屬於京城的音響音效。

再者,語言方面,重視方言的回歸和京味腔調在劇作層面的設置均可以增加影片的地域性,將九十年代的「北京爺」轉變為2020年代的新「北京青年」,也不失為一種彰顯京城魅力的獨特道路。

其次,如今的數位技術似乎賦予了創作者無盡的「還原」能力,聲音方面也有了能將真實聽覺模擬到極致的杜比音效技術等等。

此種情況之下,城市電影的創作者得以打造出更加真實細膩的聽覺空間,這種打造甚至可以與當下熱門的4D、VR等技術相結合,共同催生出全新的北京城市電影熱潮。

總而言之,交錯並置的聲音訊號中,導演和聲音設計師可以藉此捕捉下最鮮活的城市現實,讓觀眾在城市這一公共空間中產生文化的自我認同。

在這一意義上,觀眾便不止從視聽感覺的層面「浸入」電影,而是經由感官刺激觸發內心情感,從而進入一種更為深邃和廣大的文化時空。

不過,雖說貼近現實的城市聲景可以創造和傳遞意義價值,但同時我們也要警惕對聲音元素的濫用。

有聲電影誕生初期,好萊塢創作者就曾無節制地引入音樂和對話,這一舉動大大影響了電影藝術的敘事發展和視覺藝術性,從而被以魯道夫·愛因漢姆為首的諸多學者詬病。

聲音並不與視覺對立,發展聽覺也不意味將聲音推向感官文化的中心。

米歇爾·布魯和萊斯·拜克曾在其著作《聽覺文化讀本》中提到,「任何分離感官各自為政的想法都是愚蠢的,同樣愚蠢的是對感官的濫用和遮蔽,這與分離沒有區別」。

而電影聲音的理論先驅米歇爾·希翁也曾說過,「單憑聲音不足以幫助我們重建對現實的知覺」,如果以聲音文化代替視覺文化霸權,我們只會完完全全地陷入黑暗之中。

因此,對於電影創作者而言,視與聽之間應當相輔相成而不是以線性的接替關係對抗存在。在建構城市聲景之時,最好的做法是從視覺和聽覺兩方面出發。

讓所有的感官體驗協調配合,恢復作品中日漸消失的城市全貌,在著手創作更精良作品的同時,也試圖為時代留下新時期的文獻聲光影像。


#頭條創作挑戰賽#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