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尼克森打碎牙往肚裡咽的恥辱,1969年美國電子偵察機被擊落事件

顧氏造船廠廠長 發佈 2024-01-29T19:52:09.390969+00:00

參加會議的5名核心閣員包括國務卿羅傑斯、國家安全顧問基辛格和國防部長史萊辛格等,他們和尼克森總統一樣,手裡都拿著一份今天凌晨3時才剛剛收到的十萬火急的密電。

1969年4月15日清晨6時許,上任還不足百日的美國總統——「美聽宗」尼克森在白宮的橢圓形辦公室里召開了他上任以來的第一次緊急國家安全會議。參加會議的5名核心閣員包括國務卿羅傑斯、國家安全顧問基辛格和國防部長史萊辛格等,他們和尼克森總統一樣,手裡都拿著一份今天凌晨3時才剛剛收到的十萬火急的密電。

密電是駐日美軍司令部發來的,內容是一架從日本厚木基地起飛的美國海軍第1電子偵察中隊(VQ-1)的1架EC-121電子偵察機在朝鮮半島東海岸的清津港外「失蹤」了!報告同時還提到了東京的美軍監聽站監聽到朝鮮的廣播聲稱「當地時間周二下午1時30分,朝鮮人民軍空軍對1架侵入共和國領空並進行嚴重挑釁的美國偵察機採取了嚴厲措施,在高空將其一彈擊落。

辦公室里死一般的沉寂,所有人都不禁回想起去年底才結束的「普韋布洛」號間諜船事件,這可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此前的大選期間尼克森還拿過此事嘲諷過詹森的民主黨政府,稱他們被「一個四流軍事力量的小國玩弄於股掌之上」,可沒想到這麼快自己手裡也拿到了一個「燙手的山芋」,這回他該怎麼應對這個事件呢?

時間回到一天前,當地時間4月15日星期二上午7時整,美國海軍VQ-1中隊的一架 EC-121M 在日本的厚木海軍航空基地咆哮著飛上了天空,這架編號135749的EC-121M奉命前往日本海上空執行例行的情報收集和偵察任務。

EC-121M是在洛克希德公司生產的C-121「星座」運輸機基礎上改造的,機長為35米,翼展為38米,航程約為6700公里,實用升限為7620米。該機安裝了大量先進的無線電波接收裝置,機身頂部如同大疣一樣突出里安裝AN/APS-20搜索雷達,其探測距離高達400公里,可以探測地面對空遠程警戒雷達信號,機上另外一個可上下移動的接收器能夠確定波束延伸的高度和方向,因此可以對敵方的雷達站實施精確定位。

此外,機腹還安裝了可截獲無線電通訊的天線,整架飛機上各種無線電設備的重量達6噸,這是當時最大也是最尖端的電子偵察機。部署在厚木基地的EC-121的主要任務是對朝鮮、中國、越南和蘇聯遠東沿海地區的雷達以及無線電通訊進行偵察和監聽。

當天出發執行任務的這架EC-121的任務是沿著朝鮮東海岸到蘇聯遠東沿海地區轉一圈,先向西北飛越日本海,然後在穆蘇角近海地區轉向東北沿著蘇聯至朝鮮半島東海岸飛行,整個飛行軌跡大約是一個長222公里長的橢圓形,耗時大約10個小時。 雖然名義上VQ-1中隊的指揮權是隸屬於太平洋艦隊和第7艦隊,但這類任務是歸國家安全局的指揮,由駐日本神谷的海軍安全部分遣隊負責一線指揮。

這種「多重指揮」的模式在美軍的秘密行動中屢見不鮮,它可以保證行動得到幾個單位在財政、情報、人員和設備方面的支持,同時獲得的好處大家也能一起分享。但缺點是一旦出事,很容易因為「政出多頭」,大家相互推諉責任,互相「甩鍋」,找不到真正的責任人。

EC-121主要是收集遠東地區社會主義陣營國家的雷達和無線電信號。當時由於中蘇在珍寶島地區爆發了武裝衝突,美方迫切需要了解雙方,尤其是蘇方的部隊調動、部署和戰備等情況。

雖然當時正值冷戰高峰期,雙方的關係相當緊張,但由於這種飛行任務不像去年的「普韋布洛」號間諜船那樣貼著對方的領海線進行,而是在距離海岸線大約50海里處(也就是距離12海里的領海線38海里左右)。飛機速度比起慢吞吞的間諜船可謂是「來去如風」,即使對方雷達發現EC-121,在確認目標並且通知駐場航空兵部隊出動飛機攔截,一頓操作下來,EC-121沒準早就飛遠了。加上電子偵察機本身對雷達波束和無線電通訊就具有極高的感知能力,一旦對方的雷達開始追蹤偵察機並且利用空地無線電通訊呼叫戰鬥機攔截,這賦予了EC-121高度的靈活主動,要麼呼叫增援要麼加速向公海方向脫離。

再加上當年社會主義陣營使用的米格戰鬥機多數航程有限的「短腿」,無法深入遠海作戰,飛行員也缺乏在遠海追蹤並攻擊目標的能力,所以美方認為朝鮮的米格戰鬥機並不構成威脅。

EC-121M也並非孤軍作戰,美國國防部並沒有完全無視偵察中可能遭遇到的問題,日本和韓國的美軍基地都會使用雷達對該機進行追蹤並協助其監控周邊海域和空域,以防止社會主義陣營國家的戰鬥機威脅到該任務。在五角大樓的協調下,駐日本博多空軍基地的美國空軍第6918中隊、橫田空軍基地的美國空軍第6988中隊和駐韓國烏山空軍基地第 6922聯隊第1支隊通遠程防空雷達來監測蘇聯和朝鮮的反應。位於烏山的美陸軍安全局通信攔截站還負責監聽朝鮮的防空無線電通信。

在這多重保險下,這種任務簡直就和海上兜風一樣安全。

VQ-1中隊的EC-121自1967年起已經在這條航線執行了2年多類似的任務,美國海軍將該任務的風險等級評為「最低」。在1969年的前三個月里,美國海軍和空軍的偵察機在朝鮮東海岸執行了近200次類似任務,沒有發生任何意外。

這架代號為「深海129」的EC-121M的31名乘載員(機組人員19人,包括10名航空電子技術人員和9名密碼技術員,有1名海軍陸戰隊士官是海軍安全部門的密碼技術員和俄語和韓語翻譯,其餘12人是隨機出行的培訓人員,共8名軍官和23名士官,機長是斯特賴克少校)都只認為這不過是一次例行的偵察任務,大家在登機出發時還有說有笑,完全沒有意識到他們已經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朝鮮方面對美國的這種偵察行動自然是恨之入骨,在朝鮮海軍1968年初俘獲「普韋布洛」號間諜船,並迫使美方不得不答應此後再也不進行類型的挑釁行動後,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日成就向朝鮮人民軍空軍發出明確指示:要求他們對美方的空中偵察採取有效行動,確保美國人能信守他們的「承諾」。

朝鮮人民軍空軍對此自然不敢怠慢,通過對在東海岸進行偵察的美國偵察機長時間的跟蹤和監測,逐漸發現了其活動規律,美機一般都是在貼近蘇聯海岸線後再掉頭向朝鮮東海岸飛去,並且與朝鮮的海岸線保持著80公里以上的距離,由於米格機作戰半徑較小,而且朝鮮的機場多數在內陸地區,加上電子偵察機對周邊海域和空域的感知能力很強,因此實施的攔截窗口很小,必須計算精準才能保證一擊致命。

經過反覆研究,朝鮮方面把攔截任務交給了剛剛裝備了先進的蘇制米格-21PF型戰鬥機的近衛第56戰鬥機聯隊。米格-21PF的一大優勢就是可以用2倍音速接敵,即使被目標發現,以EC-121M的最大航速也很難擺脫米格-21的追擊,極大地提高了攔截的成功率。

行動總指揮是韓戰王牌飛行員(戰績17架,其中9架獲得美方的確認)、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時任金策航空大學校長的金基玉中將,他也是第56聯隊的老首長,對部隊的情況以及飛行員都相當熟悉。

金基玉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該怎樣才能出敵意料之外實施成功的突襲。近衛56聯隊部署在平壤以南的平安南道順川市北倉基地,擔負平壤面向韓國一方的防空任務。由於朝鮮地域狹小,幾乎所有的機場都在美方的嚴密監視之下。如果直接從北倉機場起飛撲向東海岸外海的美機,很可能在接敵之前就被美方雷達發現,失去突然性。金基玉和56聯隊的少數知道內情的幹部反覆地討論了作戰方案,一致認為將飛機秘密轉移到東海岸,從那裡直接起飛攻擊美機勝算更大。

經過仔細推敲,他們選定了東海岸咸鏡北道的漁郎郡的漁郎機場,那個機場在韓戰期間遭到了美機的反覆轟炸,雖然幾經整修,但一直無法投入使用。戰爭結束後,機場雖然不再挨炸了,但也一直空在那裡沒有投入使用。如果能從漁郎機場起飛,能最大限度提高攻擊的突然性,打美機一個措手不及。

於是在嚴密的保密措施下,56聯隊以檢修飛機為名將2架米格-21PF型戰鬥機拆解成部件,然後趁著夜暗運到火車站,再裝上一列運輸礦石的火車,用帆布蓋著飛機零部件,從北倉基地運抵東海岸的漁朗,然後再用汽車拉到漁郎基地,在基地的機庫里將其重新組裝,然後等待戰機。

為了能儘可能地搞清楚EC-121M的出動情況,在日本的朝鮮情報機關在日朝鮮人總聯合會(朝總聯)的偵察員還想方設法接近了一名在厚木機場當清潔工的朝鮮僑民,並將其發展為自己「線人」。這個「線人」在數個月的時間裡記錄了自己觀察到的EC-121M的起降時間,金基玉等人將情報機關提供的信息結合東海岸的雷達網對美機的追蹤情況,逐步地摸清了EC-121M的活動規律。

在反覆的圖上作業和討論後,金基玉等人將預定的攔截空域定在清津外海約152公里處,這裡距離漁朗機場最近,也是EC-121M沿著朝鮮半島東海岸南下的必經路線。金基玉親自挑選了56聯隊聯隊長玄淇洙大校作為當天攻擊美機的長機,同時為他配備了另外1名少校作為僚機。朝方在做好了一切準備工作後,就等著美機上門!

4月15日清晨7時許,當代號「深海129」的EC-121M電子偵察機的龐大身軀消失在厚木基地上空的雲層里後,在基地的朝總聯線人立即用基地的公用電話打給了朝鮮偵察員,用暗語通知他偵察機已經起飛了。隨後偵察員立即將情報報告上級,1個多小時後,這份情報已經擺到了朝鮮人民軍偵察總局領導的辦公桌上。

金基玉在接到偵察總局的通報後,立即通知漁郎基地正在焦急地等待著出擊命令的玄淇洙「做好出擊準備!」收到命令的玄淇洙馬上命令地勤給飛機加油,掛載空對空飛彈,暖機。此時,玄淇洙還面臨著兩個挑戰:

第一個挑戰是漁郎基地的跑道。該基地的跑道是為螺旋槳戰鬥機和輕型飛機準備的,長度僅為600米,而滿載的米格-21戰鬥機起飛需要的跑道長度至少要800米!玄淇洙果斷地命令地勤把米格-21PF戰鬥機機腹的Gsh-23型雙聯裝機炮給拆下來以減輕飛機的起飛重量。

但這樣一來第二個挑戰就接踵而至。飛機的攻擊手段就只剩下2枚K-13型空對空飛彈,雖然這種型號的飛彈在中東和越南戰場的實戰記錄都不怎麼樣,但玄淇洙認為如果連飛彈都不能對龐大的EC-121M一擊致命的話,憑著23毫米機炮的200發炮彈要想迅速結果這種大型四發偵察機是非常困難的,留給米格-21的攔截窗口時間只有5分鐘,一旦不能一擊斃命,EC-121M必然會拼命向日本海深處逃跑並且呼叫駐韓美軍的F-102和F-106截擊機趕來護航。

別無選擇的玄淇洙只能賭一把。

4月15日中午12時許,2架米格-21PF戰鬥機從洞庫里被拖了出來,在跑道的末端待命出擊。戰鬥機除了機內的1320升航空燃料和機翼下2枚K-13空對空飛彈外,沒有攜帶任何額外的武器或者設備。

部署在朝鮮與蘇聯交界處的岸基雷達站已探測到EC-121M偵察機,對方顯然已經已完成對蘇方情報的收集,正轉向朝鮮東海岸準備南下。朝軍各雷達站的的報告接連送抵此次戰鬥的指揮中心,為了避免美軍截獲朝軍的無線電通訊泄露作戰意圖,此次戰鬥的所有通訊全部使用有線通訊。

金基玉冷靜地聽取報告,看著飛行圖上代表美機的符號一點點地向預定截擊空域接近,計算著己方雙機編隊出擊的方位和速度。很快美機已經按照事先推算的時間抵達了預定空域,金基玉馬上命令玄淇洙雙機出擊!早就已經等得不耐煩的玄淇洙和僚機迅速關閉艙蓋,啟動發動機。為了縮短起飛距離,2名飛行員踩死了剎車,將發動機功率開大,然後鬆開剎車,米格-21戰鬥機立即在跑道上滑行起來,很快地2架飛機都成功起飛,並且向著預定攔截空域飛去。

12時54分,駐韓美軍烏山基地雷達站突然發現到朝鮮東海岸出現了2個高速小目標,這2個目標在爬升到正常飛行高度後就飛出了海岸線,並且向「深海129」的預定航線快速逼近。雷達站人員於是打電話報告上級,但「深海129」的指揮權是駐日美軍的,駐韓美軍只能逐級上報,再通過駐韓美軍司令部聯絡駐日美軍司令部。13時許,尚不知自己已經大難臨頭的「深海129」還通過無線電向厚木基地發去一份「一切正常」的例行報告。

13時22分,美軍雷達屏幕上朝軍雙機編隊的信號突然消失了。這到底是朝鮮飛機返航了還是發生了什麼意外引起了美軍的一陣猜疑。在猜疑和逐級上報的過程中,時間就這麼一點點過去了。

玄淇洙編隊起飛後,很快就飛到了海上。為避開EC-121M和駐韓美軍的雷達,他們在高空確定了自己的飛行方位後就迅速降低飛行高度,緊貼海面以超低空飛行接敵。米格-21雙機保持無線電靜默,也沒有啟動機載雷達搜索目標,完全憑著作戰預案向預定空域高速接敵!

由於米格-21戰鬥機的結構比較特別,機內的燃料箱位於機身前部,如果燃料消耗太多,機身的重心就會發生改變,在沒有地面導航和坐標物參照的海上飛行時,如果飛行員稍有失誤就會偏航錯過目標。玄淇洙和僚機一面極力保持飛機在超低空飛行穩定,一面焦急地四處搜索敵情。

10多分鐘後,朝機編隊抵達了預定清津東南方150公里的預定攔截空域。按照作戰方案,EC-121應該正沿著固定航線在高空飛行。玄淇洙先是確認了僚機的方位,然後迅速爬高,在3000米的高空打開了機載雷達,此時是13時37分。

也正是在這個時候,美軍雷達站才重新發現米格-21戰鬥機編隊信號,而且雷達回波明確顯示2個快速小目標的航線直逼EC-121M,直到此事美軍意識到朝鮮人是要來真的,要對EC-121M進行攔截攻擊。

13時44分,接到駐韓美軍緊急通報的美國海軍VQ-1中隊才向「深海129」發去了一份「III級警告」,這表明「深海129」可能遭到攻擊。「深海129」的指揮官斯特賴克少校隨即回電:「確認收到警告,我們將取消任務,立刻返回基地。」

可此時已經太晚了!這句話也成了「深海129」向基地發出的最後訊息。

3分鐘後,13時47分,美軍雷達顯示2架米格機已經飛抵「深海129」附近。玄淇洙座機雷達已經捕捉到EC-121,他調整方向,並將雷達從搜索模式切換為追蹤模式。輕巧靈敏的米格-21很快追上了才剛剛開始加速並轉向準備向日本海深處逃竄的美機。當雙方距離縮短到4000米時,玄淇洙鎖定了目標,射出1枚K-13空對空飛彈。

往常向來「不太靠譜」的K-13飛彈今天發揮異常穩定,因為相比靈活的戰鬥機,笨拙的EC-121絕對是更適合的目標。飛彈頭部的紅外導引頭準確地捕捉到了EC-121發動機排氣孔的熱源,引導著飛彈順著這些熱源迅速向目標接近,很快就擊中了美機的左翼。

「POM——」

劇烈的爆炸將EC-121M的左翼撕裂,左翼的1號和2號發動機當場停車,隨後因為油箱被引燃起火,火勢蔓延很快,不到2分鐘就幾乎完全吞沒了龐大的EC-121M,在濃煙和烈火的包圍下,失控的美機一頭墜入日本海——

此時是1969年4月15日13時55分。

玄淇洙在確認對方已經墜毀後,與僚機一同勝利返航。玄淇洙一戰出名,被授予「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的光榮稱號,最終官至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

當「深海129」從美軍雷達屏上消失後,VQ-1最初並不以為然,因為EC-121已經接到了警告,這很可能是機長降低飛行高度以擺脫朝鮮雷達的監控和追蹤。在美軍眼裡,那些「共軍」飛行員離開了地面雷達的指引跟瞎子一樣,還能幹啥?但10多分鐘過去了,已經到了14時的正常聯絡時間,但「深海129」一直沒有重新出現在雷達屏幕上,也沒有用無線電通報情況。這時VQ-1總部才開始慌亂起來,他們一面聲嘶力竭地在無線電里對「深海-129」進行長時間的呼叫,一面緊急請求上級協調駐韓美軍烏山基地出動2架F-106截擊機立即趕往「深海129」最後失去聯絡的海域進行搜索。

14時20分,美國陸軍安全部門首先注意到了海軍和空軍出現的異常情況,他們立即發布了一條實時消息通報發生的異常情況。眼看陸軍搶了先,駐日美海軍情報部也不得不在14時44分,也就是EC-121被擊落後差不多1個小時向國家安全局發送了緊急報告,通報了「深海129」可能被擊落的消息。由於時差,此時正是華盛頓的凌晨2時44分,鑑於此事非同小可,國安局立即將這條消息第一時間通知了包括尼克森總統等在內的6名核心人員。

被從睡夢中叫醒的尼克森完全被這次出乎意料之外的襲擊搞懵了,其他幾名閣員的第一反應也和他大同小異,無法理解這次襲擊。稍事恢復冷靜的尼克森隨後命令海空軍立即出動搜索飛機殘骸和可能的倖存者,同時命令駐韓和駐日美軍進入高度戒備狀態,以應對可能發生的突發事態。

當地時間14時53分,美空軍315聯隊的2架F-106截擊機和1架HC-130從韓國烏山基地起飛,飛往出事海域查看情況。第7艦隊司令威廉·F·布林格爾中將親自出馬,他搭乘「俄克拉荷馬城」號輕巡洋艦(CLG-5)帶領驅逐艦領艦「戴爾」號(DLG-19)和驅逐艦「亨利·塔克」號(DD-875)緊急從日本佐世保軍港起錨出航,以最大速度趕往該海域進行搜救,這支艦隊預計可以在當晚21時許抵達預定海域展開搜索。

在外交層面,美國國務院緊急約見蘇聯大使,要求蘇聯方面「制止」朝鮮的「挑釁」,並且協助美方打撈飛機及營救可能被俘的機組人員。事實上,2艘蘇聯紅海軍紅旗太平洋艦隊的驅逐艦已經趕往事發地點展開搜索和打撈工作,這種時候怎麼可能少了蘇聯人呢?

15時55分,美國負責監聽朝鮮廣播的監聽站突然收聽到朝鮮方面中斷了正常的廣播節目,插播了一條最新消息,朝鮮政府宣布一架美國飛機在對朝鮮進行挑釁並侵入朝鮮領空後於13時50分被朝鮮人民軍戰鬥機一發擊落。朝鮮政府稱這是一次「輝煌的勝利」,並警告說,美方的報復行動將遭到朝鮮「百倍報復」。

至此,靴子落地,美國人最不願意看到的事情終於被證實了。

4月16日,1架P-3型海上巡邏機在日本海上發現了一些飛機殘骸,蘇聯紅海軍的「憤怒」號和「嚴峻」號驅逐艦也撈起了一些殘骸並將其移交給了美艦。

4月17號,「亨利·塔克」號驅逐艦撈起2名機組人員的屍體,分別是約瑟夫·里巴爾中尉和電子技術員理察·斯維尼,其餘29人的屍體則再也沒有被找到。

鑑於尼克森在去年的總統大選期間就「普韋布洛」號事件對當時的民主黨總統詹森進行了猛烈的攻擊,這下子輪到民主黨對他「還之彼身」了。眾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民主黨人里弗斯呼籲尼克森政府「不惜一切代價」對朝鮮進行軍事報復,甚至包括動用核武器。不知是不是出於故意,里弗斯幾乎原文抄襲了尼克森當時的發言「我們還要讓這個微不足道的國家戲弄多久?現在美國已經快成了全世界的笑柄了!

美軍的報複方案其實早在「普韋布洛」號事件發生時就制定好了,現在只不過需要重新改幾個字眼就能重新拿出來。報複方案包括在公海上擊落1架朝鮮飛機,派飛機轟炸平壤,在朝鮮投原子彈,等等。但是尼克森政府面臨著和當時的詹森政府一樣的困境:實力下降的美國實在是無力也不願意再在亞洲的另外一個地方開戰了。

在私下將朝鮮和民主黨人大罵一頓後,尼克森最終只能決定像去年的詹森一樣「忍了」。雖然朝鮮在事發1小時後就公布了擊落美機的新聞,但無論是白宮的簡報會,還是負責公共事務的助理國防部長丹尼爾·亨金都不願在記者面前證實是否朝鮮擊落了這架飛機,他們只是含糊其辭地稱一架EC-121「自美國東部標準時間周一午夜以來一直失蹤」云云。很顯然,尼克森希望通過極力淡化此事避免被民主黨人利用。

但紙終究是包不住火,這事很快就鬧的沸沸揚揚。美國政府不得不承認EC-121被朝鮮擊落的事實。為了顯示強硬的立場,白宮在4月16日凌晨6時宣布調動第7艦隊第71特遣隊進入日本海對朝鮮實施武力恫嚇,這支艦隊包括「企業」號核動力航母、「提康德羅加」號、「遊騎兵」號和「大黃蜂」號航母,以及「新澤西」號戰列艦、「聖保羅」號重巡洋艦等在內的40多艘各型艦艇。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1969年1月14日,也就是「深海129」被擊落前3個月,「企業」號航母才剛剛發生過一次因火箭彈走火造成的嚴重爆炸,爆炸和由此引發的火災造成艦員死傷341人,並燒毀15架艦載機,大火足足延燒了4個小時才被撲滅,甲板被爆炸炸開了五六個大洞,最大的一個有5.5米×6.7米,「企業」後隨後被拖往船廠進行了長達51天的大修。

在大修結束後,海軍為其重新配齊艦員和艦載機才沒多久,就因為此事被急吼吼地拉出去撐場子。但虎頭蛇尾的「威懾」僅僅持續了10天就草草收場,4月26日,「企業」號等4個航母戰鬥群奉命急調越南沿海,去支援那裡的戰鬥。從這件事也可以看出,雖然美國仍然是當之無愧的世界霸主,但其武裝力量的調度和使用已經開始陷入捉襟見肘,剜肉補瘡的窘境。

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尼克森總統很快重新恢復了美機在日本海的偵察飛行(當然偵察機是在戰鬥機的伴飛下)以顯示自己沒有被朝鮮「嚇倒」,但那些對朝鮮報復的方案卻被他鎖進了保險柜里。

「美聽宗」不得不開始認真思考一個嚴肅的問題,美國是不是還能夠維持當前「四面出擊」的態勢,是否需要在某些地方進行適當的收縮。在經過深思熟慮後,尼克森決定向中國遞出了橄欖枝。

1969年6月,他繞開持強硬立場的國務卿羅傑斯,授意基辛格恢復了已經中斷了多年的中美大使級華沙會談,同時通過出訪羅馬尼亞和巴基斯坦的機會,利用兩國領導人與中國的關係,傳達美方願意緩和並改善中美關係的意圖。

尼克森的善意得到了中方積極的回應,最終促成了1972年尼克森訪華的破冰之旅。

「深海129」是美軍在冷戰期間單次損失人員最多的一次空戰,但經由此事卻最終導致了中美關係走向緩和並最終正常化,這也算是「失之東偶收之桑榆」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