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堂華夏不齒於列邦!「國民黨嬰兒」興中會創建發展終結全過程

小仙女的子望君 發佈 2024-01-30T03:54:40.627058+00:00

孫中山自己這樣說,可以印證:「至甲午中東戰起,以為時機可乘,乃赴檀島,美洲創立興中會,欲糾合海外華僑,以收臂助。」

孫中山繞了好幾個彎子,上書李鴻章,被拒,毅然走上了反清革命道路。

他想到了檀香山的故交親友,決定再游檀香山,為發動反清起義作組織上和經費上的準備。孫中山自己這樣說,可以印證:

「至甲午中東戰起,以為時機可乘,乃赴檀島,美洲創立興中會,欲糾合海外華僑,以收臂助。」

由此,誕生了中國國民黨最早的組織興中會。

經過一個多月的籌備,11月24日在銀行經理何寬家裡召開了成立大會。

列席的有何寬、李昌、劉祥、程蔚南、鄧蔭南(原名松盛)、鄭金、黃亮、黃華恢、鍾木賢、許直臣、卓海、李祿、李多馬、林鑒泉、鄭照、劉壽、鍾字、曹采、劉卓、宋居仁、陳南、夏百子、李杞、侯艾泉等20餘人。」

孫中山為會議主席,提議定名為興中會,宣讀章程,經討論一致通過。會議選舉劉祥、何寬為興中會正、副主席。

入會會員需要填寫《檀香山興中會盟書》:

聯盟人某省某縣人某某,驅除韃虜,恢復中國,創立合眾政府。倘有二心,神明鑑察。

檀香山興中會有以下特點:

《盟書》不僅提出推翻清王朝封建統治,而且確定了「創立合眾政府」的目標。這個「合眾政府」有明確的政治內涵,它是孫中山生活在海外、香港,接受西式教育,耳濡目染西方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模式而形成的嶄新的政治概念。孫中山將推翻清王朝與建立新的民主共和國緊密聯繫在一起,形成了近代中國比較完整的反封建民主革命綱領。

綜合起來看,成員里:商界13人,銀行家1人,農業家1人,公務員3人,報界1人,工人5人。顯然,這是一個以中小資產階級為主體的團體。

我們在分析檀香山興中會成員情況時,不難發現,除孫中山外,其餘都是檀香山的華僑。正因為這一點,決定了檀香山的興中會在以後的國內鬥爭中尚難成為領導核心力量。

興中會的章程,起初很具有民主精神,其中安排:

凡會內所議各事,當照舍少從多之例而行,以昭公允。

檀香山興中會《章程》的前言部分,即《宣言》,充滿愛國救亡的熱情:

中國積弱,非一日矣!上則因循苟且,粉飾虛張;下則矇昧無知,鮮能遠慮。

近之辱國喪師,剪藩壓境,堂堂華夏不齒於鄰邦,文物冠裳被輕於異族。有志之士,能無撫膺!

夫以四百兆蒼生之眾,數萬里土地之饒,固可發奮為雄,無敢於天下。乃以庸奴誤國,塗(荼)毒蒼生,一蹶不興,如斯之極。

方今強鄰環列,虎視鷹瞵,久垂涎於中華五金之富、物產之饒。蠶食鯨吞,已效尤於接踵;瓜分豆剖,實堪慮於目前。

有心人不禁大聲疾呼,亟拯斯民於水火,切扶大廈之將傾。用特集會眾以興中,協賢豪而共濟,抒此時艱,奠我中夏。仰諸同志,盍自勉旃!

以上各點表明,檀香山興中會具備了近代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政黨的雛形。中國國民黨的歷史應該從檀香山興中會算起。

檀香山的興中會建立之後,到1905年同盟會建立之前,又相繼發展了其它總部:

香港興中會、廣州興中會、橫濱興中會、南非興中會、台灣興中會、河內興中會、舊金山興中會。

馮自由對興中會創建、發展和終結有一個簡要概述:

興中會自甲午年十一月在檀香山創立以來,致力革命工作共十一年,當時國人思想閉塞,國人桎梏於滿族淫威壓迫,畏懼官吏甚於蛇蠍,很少有贊同起兵造反的。所以興中會的倡議,服從者寥寥無幾。海外的分會僅有四五處,也很快衰落了,只有位於香港的中國日報為永久機關。十年間,全部會員也不足三百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