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萬年前「開悟」的智人打遍世界,靠的是什麼武器?

知社學術圈 發佈 2024-01-30T15:40:17.368079+00:00

但實際上在那之前,曾有很多人類進化史上的不同類型的「人類」離開非洲,或者在世界其他地方獨立進化,但是它們基本上都滅絕了,如同那個時候地球上很多其他物種一樣。

目前比較流行的理論認為現代人類都是起源於非洲的晚期智人的後代,它們出現的時間約在6萬年前。但實際上在那之前,曾有很多人類進化史上的不同類型的「人類」離開非洲,或者在世界其他地方獨立進化,但是它們基本上都滅絕了,如同那個時候地球上很多其他物種一樣。為何進化到智人的人類就能夠繁衍至今呢?腦神經科學家認為,這是因為從6萬年前開始,人類真正具備了想像力和創造力,而這是人類相對於其他動物最大的競爭優勢。


早期人類遷徙地圖。智人(紅色),穴居人(棕黃色),早期原始人類(黃色)。

圖源:化石網


現代人類從何處而來?這個問題依然沒有一個完整、準確的答案。人類最早的文字記錄出現在距今5000~6000年前,在此之前的事情,都只能靠科學方法來猜測。主流的觀點認為,人類大約在700萬~500萬年前從非洲的猿類進化而來。早期的人類曾有不止一個物種,也不止一次走出非洲,如直立人(舊稱猿人,北京人和元謀人都屬於這個人種)、尼安德特人(主要分布在歐洲),但是這些人類最終都滅絕了。


元謀人復原銅像


究其原因,科學家認為早期人類不過是一種直立行走的猴子,並沒有太強的競爭優勢來保證它們通過自然選擇的淘汰而存活下去:跑的不夠快,力量不夠強,爪子不鋒利,繁殖後代時間長而脆弱,還缺少毛髮禦寒。以這種硬體條件來與其他動物爭奪生存資源並無優勢。而這並不是人類特有的問題,哺乳動物作為地球上的後起之秀,一直面臨著嚴重的生存問題。



大腦的第一次進化:記住路線摸黑去找吃的

大約2.4億年前的三疊紀,恐龍出現在地球上,它們依靠豐富的種類和龐大的體型成為了地球的霸主長達1.8億年,直到6500萬年前完全消失。哺乳動物的出現時間稍晚,但是失去先發優勢帶來了嚴重的問題:恐龍非常擅長捕捉和食用小型的、毛茸茸的哺乳動物。為了生存下去,哺乳動物第一次「開動腦筋」,進化出了對策:晚上活動。


在白天面對恐龍沒有任何優勢的哺乳動物,只能選擇夜晚

圖源:Daniel Eskridge/Stocktrek Images by Getty Images


恐龍是冷血動物,像現代冷血爬行動物一樣,只能在天氣溫暖的白天活動和捕獵。哺乳動物放棄了白天的便利條件,選擇在夜晚出來覓食。在那時,哺乳動物調節體溫的能力也很有限,但是為了活下去,硬生生讓自己變成了恆溫動物,付出的代價則是,新陳代謝的速度遠高於恐龍,同樣體重的哺乳動物需要爬行動物好幾倍的食物才能夠維持下去。


如何在黑暗中找到更多的食物?這種壓力迫使哺乳動物的大腦完成了一次進化:記憶和導航系統的連接。它們的大腦在最外層的新皮層中編碼視覺景觀特徵,在內嗅皮層編碼導航,。整個系統通過被稱為海馬體的大腦結構相互連接。依靠這個系統,在黑暗微光的夜晚,哺乳動物也能找到可能存在食物的地點,而這套系統依然存在於人類大腦中,人們認路回家或者在停車場找到自己的車還是使用這個機制。


海馬體結構有助於合成不同類型的信息來產生記憶。

圖源:Sebastian Kaulitzki/Science Photo Library by Getty Images


大腦皮層中的神經元群對這些物體和過去事件的記憶進行編碼。回憶一件事或一段經歷會重新激活最初編碼它的神經元。所有哺乳動物都可能通過重新激活這些神經元群來回憶和重新體驗先前編碼的物體和事件。這個2億年前進化而來的基於新皮層-海馬體的記憶系統成為了產生想像力的第一個關鍵步驟。



在腦海中「編造」不存在的記憶

而下一個步驟則是,構建一個尚未發生的「記憶」的能力。


根據現代醫學的研究,人類想像新的物體和場景的最原始的形式是做夢。這種生動、奇異、無法控制的幻想都發生在快速動眼期(REM)。科學家推測,有快速眼動期的動物也會做夢。有袋類和胎盤類哺乳動物基本上都有,但卵生哺乳動物針鼴沒有,這表明睡眠周期的這一階段是在1.4億年前的不同進化路線分叉後出現的。事實上,大腦中被稱為位置細胞的特殊神經元記錄表明,動物可以「夢見」它們以前從未去過的地方。


很多哺乳動物都會做夢

圖源:pixabay.com


事實上這種人類進化得來的「非理性創造力」從未消失,從門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到凱庫勒的苯環,做夢激發靈感一直都是有效的。但是這種不受控制的「胡思亂想」與人類真正的思考能力還是有距離的,就像是自主痙攣的肌肉和受控制而收縮的肌肉完全不同:渾身抽抽是病,但是合理的調配肌肉的使用則是技巧。但不可否認的是,沒有這種突破常識的「胡思亂想」,創造力也不會產生。


有意識的組合思想是可控的,而且是可以用來完成某種具體任務的,俗稱「想辦法」。這種深思熟慮的、反應靈敏的、可靠的組合和重組精神對象的能力被稱為前額葉合成,它依賴於位於大腦最前端的前額葉皮層控制其餘新皮層的能力。人類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獲得這種能力的呢?根據許多考古資料,幾乎所有時間早於7萬年前的人類遺蹟,如岩畫,都是完全寫實的,用簡單的線條描繪他們看到的一切。而在那之後,則出現了很多虛構的形象和物品,如獅頭人,骨針,弓箭,紋飾,甚至是圖騰,這些都是自然界不存在的東西。


德國Hohlenstein-Stadel洞穴發現的獅頭人造像,距今約3萬年

圖源: Nature 425, 7 (2003).

https://doi.org/10.1038/425007a


大約65000年前,與前額葉合成相關的多種考古文物同時出現在地球的許多地方。這種想像力的突變被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描述為「認知革命」。其中最為重要的是弓箭的發明,這給原始人帶來了前所有未的競爭優勢,可以在更加安全的距離狩獵,幾乎可以對抗絕大多數捕食者。


南非Sibudu洞穴發現的石制箭頭,距今約6.32-6.02萬年

圖源: Marlize Lombard


值得注意的是,這幾乎與晚期智人再次走出非洲,展開大規模遷徙的時間吻合:他們大約是沿著印度洋北岸前進(當時的海平面比現在低一百多米,智人的前進路線很可能在今天的海面以下),經東南亞到達澳大利亞,然後在約5萬年前進入中國南部,約4萬年前進入歐洲,約3萬年前到達日本,約1.4萬年前跨過白令陸橋進入美洲,約1萬年前到達大陸最遠的角落——美洲最南端的巴塔哥尼亞。更不可思議的是,約4000年前,人類駕著獨木舟把茫茫太平洋上的諸多島嶼都逐一征服。在這個宏偉的擴張過程中,智人把遇到的其它種群都消滅或者融合了,所以今天生活在世界上的所有人類都是智人的後代。


圖源:360doc圖書館


對於人類這個物種來說,擁有想像力是一個經歷了數百萬年的進化旅程。但是這個決定性的「天賦點」一旦點亮,人類就真正站起來了:這種能力不光讓人類相對於其他動物具有了根本性的競爭優勢,而且對於自然環境的變化也具備了足夠的應對能力,不斷的繁衍壯大。


原來,想像力與創造力才是人類的祖魂。



參考文獻:

1.https://theconversation.com/imagination-makes-us-human-this-unique-ability-to-envision-what-doesnt-exist-has-a-long-evolutionary-history-190870

2.https://zhuanlan.zhihu.com/p/395148130

3.https://www.cambridge.org/core/journals/antiquity/article/antiquity-of-bowandarrow-technology-evidence-from-middle-stone-age-layers-at-sibudu-cave/144C2A7FAB990C2AA559D810C3297CFA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