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困猛於虎,三招助你昇陽氣、養脾土,解春乏,提升精氣神!

健康之路頻道 發佈 2024-02-26T15:24:40.159805+00:00

根據「九九」計算法的規則,冬至日是2022年12月22日,九九是最後一個九,因為一個九是九天,所以九九就是第七十三天至第八十一天,也就是2023年3月4號開始,3月12號最後天,至此數九結束,到處是耕牛耕田的畫面。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河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望柳;


七九開河,八九雁來;


九九又一九,耕牛遍地走。


根據「九九」計算法的規則,冬至日是2022年12月22日,九九是最後一個九,因為一個九是九天,所以九九就是第七十三天至第八十一天,也就是2023年3月4號開始,3月12號最後天,至此數九結束,到處是耕牛耕田的畫面。


風中已經帶著微微暖意,路邊的野花和一夜之間從土中露頭的小草,無不是在宣告著春天的來臨。


一天之計在於晨,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節,既不用感受酷暑,也不用擔心嚴寒。


在這個季節里,人們可以盡情奔跑打鬧,這都是來自大自然的饋贈。


凡事皆無完美,春天也是如此,民間有句俗語叫:春困秋乏。


在春天這個季節里,不少人整日提不起精神,控制不住的犯困,這是怎麼回事呢?該怎樣來避免這種情況呢?


為什麼一到春天就犯困?



《內經》有云:春氣者,病在頭,年高氣弱,清氣不能上升頭面,故昏悶爾。


春日暖陽升,春天對應著陽氣升發,陽氣上升至腦竅則神清氣爽,反之,陽氣不升,則氣血無法運送至大腦,容易導致大腦缺氧。


脾胃是人體氣機上下升降的重要樞紐,脾主升清,胃主降濁,兩者既對立又統一,維持著氣機升降出入的動態平衡。


只有升清降濁,方能氣化正常,若這個平衡打破,就會導致清陽不升,濁陰不降。


什麼是濁陰?人體產生的不好物質,代謝的垃圾都是「濁」。濁擁堵清竅,則易出現頭昏的情況。


春天在五行中屬木,而人體的五臟之中肝也屬木,因此春天正是肝旺之時,肝主疏泄,若疏泄太過,則會克制脾土。所以在春天,脾的功能很容易受到影響。


此外,春季氣溫漸升,北方地區冰雪開始融化,南方地區漫長的回南天來臨,外界環境水濕增加,濕邪過勝,脾胃容易被困住,反之,脾胃不運又易生濕。


正如《臨證指南醫案》中指出:「濕喜歸脾者,以其同氣相感故也。」


脾為濕困,脾運不及,一則不能運化水谷,不能將食物轉化為對人體有用的精微物質;二則脾不升清,不能將水谷精微等清陽之氣,吸收並上輸於心、肺、腦。


同時,胃的通降功能也會受到影響,從而導致濕邪等濁陰蒙住清竅。故而人體會出現神疲乏力、容易睏倦、嗜睡等一系列「春困」症狀。


這三類人容易被春困盯上



1

長期伏案人群

現在的生活節奏往往是白天上班坐一天,交通必須坐車,手機基本不離手,不存在運動。


《醫效秘傳》有云:動則生陽,靜則生陰。


只有動起來,脾陽才能振奮,一身之氣才能運轉起來。


尤其是春季濕氣重,濕在體內或外邊,濕性粘滯,不動則濕氣難去,體內的濕氣淤積多了,脾陽容易被困住,從而無法正常的升清降濁,清竅易被濁陰堵住,導致睏倦、嗜睡等症狀,所以春困也稱為「濕困」。



2

喜食生冷食物人群

脾胃主陽,主要通過其運轉來化解人體濕氣和水分,如果長時間食用生冷的食物,很容易對脾胃造成一定的傷害。


常年食用生冷食物就會導致人體內水分、濕氣不斷淤積,導致出現手腳冰冷、食欲不振等問題,再加上春季雨水增多,身體就會出現疲乏的症狀。



3

經常熬夜人群

《素問·生氣通天論》中說:陽氣者,一日而主外,平旦陽氣生,日中而陽氣隆,日西而陽氣已虛,氣門乃拒。是故暮而收拒,無擾筋骨,無見晨露,反此三時,形乃困薄。


入夜後還在勞作,特別是在23點以後,還從事緊張的腦力勞動或費氣力地玩耍,是大耗身體庫存的陽氣的,陽氣不足容易被濕邪侵犯,脾不能正常運化,從而出現嗜睡、精力不足、疲倦等症狀。


三個妙招,昇陽健脾,不做特困生



根據分析,春困是由體內陽氣不足、脾胃虛、濕濁內滯等原因造成,因此,想要解決春困,如何調動身體陽氣、恢復脾胃功能是關鍵。


1

調整作息,守住陽氣

中醫提倡起居有常的養生原則,人的睡覺時間要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變化,春天應夜臥早起。


陽氣的升發和閉藏與睡眠密切相關,清醒時,陽氣行於表;睡眠時,陽氣行於內。


春天適當調整睡眠時間,有利於陽氣升發。



2

打坐,提昇陽氣

打坐,首先是調整精氣神,提升體內的陽氣。


如果體內陽氣不足,陰氣重、濕氣重,陰氣慢慢凝結,就像陰天下雨一樣,體內容易發生於堵,出現結石、肝硬化、三高等問題。


打坐,簡單來說,就是要提高身體的陽氣,回到嬰兒的身體狀態,「後天返先天」。



3

飲食調養,健脾養脾

脾不健運,為濕所困,單純補脾則容易越補越滯,所以應該補中帶消,恢復脾土功能。


如補脾佳品山藥,可健脾補虛,和赤小豆、芡實等利濕之品搭配則可健脾利濕,一補一消。


如此,脾氣健運,濕氣排出,則可清陽升,濁陰降,心清神明。


春季到來,讓我們一起動起來,莫要被春困阻撓,從而辜負這大好春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