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為何是唯一沒有中斷的古文明?余秋雨總結五點,一針見血

飛魚說史 發佈 2024-02-27T01:24:30.389497+00:00

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和中國,被譽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其實這是對世界四大文明的統稱,說白了,它們名義上指的是國家,實則指是四種文明。而根據它們所處的位置,則對應著四個文明的發源地,是大型的人類文明的最早誕生的地方,即尼羅河流域、兩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黃河流域。

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和中國,被譽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其實這是對世界四大文明的統稱,說白了,它們名義上指的是國家,實則指是四種文明。

而根據它們所處的位置,則對應著四個文明的發源地,是大型的人類文明的最早誕生的地方,即尼羅河流域、兩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黃河流域。

正如美國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所言:

中東、印度、中國和歐洲,這四塊地區的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平原,孕育了歷史上最偉大的文明,這些文明使得歐亞大陸成為起重大作用的世界歷史中心地區。

那麼究竟該怎麼定義文明的內涵?

文明是人類發展歷史上的特殊階段,是人類脫離動物界之後,進一步又脫離了原始的野蠻,是人類成為真正的人的重大跨越。

但是文明的演化中,卻離不開暴力、野蠻,這些隱藏在人類內心的占有欲和擴張欲,又使得文明有時候會被撕扯地支離破碎。

而四大文明古國中,已經有三個在野蠻的衝撞中黯然失色,但只有中華文明屹立不倒,延續至今。

那麼中華文明究竟強大在哪裡,為何它能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沒有中斷的古代文明?

當我努力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時,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一書中總結的五點因素,我認為最能詮釋這個問題,可謂是一針見血。

地理環境的阻隔

如果我們換個思考方式,將同一時間內的歷史進行橫向對比,就會產生非常大的震撼,早在中國的先秦時期,當時世界上古代的大型文明已經走上了野蠻擴張進而走向覆滅的路子。

商代時,埃及遠征了西亞;春秋時代,波斯與巴比倫打得不可開交;戰國時代,希臘的亞歷山大又向埃及和巴比倫亮出了屠刀……

當這些文明古國打得昏天暗地時,中國的文明卻依然還在延續,雖然也是戰亂不斷,但這些戰亂皆是文明內部的紛爭。

這也就是說,當時中華古文明並沒有受到外來文明的強烈衝擊,自成一體,而地理環境的阻隔則為中華文明提供了外來文明無法逾越的屏障。

確切地說,這個屏障就是中國地理環境周圍的山和海,西南的喜馬拉雅山的海拔讓外來文明望而卻步,在它的北邊還有崑崙山、天山、阿爾泰山,緊接著又連接著難以穿越的荒漠,而在中國的東部和南部則是茫茫大海。

在冷兵器時代,這種地理環境就好似在中華文明四周建立了堅實牆壁,中華文明得以在其中快樂地傳承,保護了它可以不受外來文明的衝擊。

而其它三處古代文明,無一例外,全部都是在彼此的征戰中,走向覆滅,進而斷裂。

中華文明的體量

文明的體量包含著地域體量和精神體量兩個方面。

中華文明的地域體量非常龐大,整個黃河流域的面積極為驚人,如果再加上長江流域,那麼這個體量要比其它三個古文明的總和還大。

中華文明的精神體量,綜合來說,在四大文明古國中未必能排在第一位,但是一定比周邊少數民族承載的文明要高的多。

在這兩種體量之下,中華文明呈現出了極大的包容和靈活。

當一個地方生存不下去的時候,就遷徙到別處,只是遷來遷去還都在中華文明的體量之下,當然中華文明也受到過周邊少數民族文明的衝擊,只是他們的體量太小,對中華文明構不成威脅,更吞噬不了中華文明,反倒是最後都被中華文明所吞噬。

這就是龐大的文明體量具備的獨一無二的底氣。

漢字的普及系統

在中華文明不間斷地傳承之中,漢字的作用功不可沒,歷經數千年歲月的沖刷洗禮,漢字依然具備著勃勃生機。

很難想像,數千年之後,我們依然能毫無阻礙的品讀古代的文明,這種穿越了時空的能力,就是漢字所賦予中華文明的優勢。

在很多人看來,漢字平平無奇,但是當你了解了,這些方方正正的文字在傳承中的作用後,便會覺得它們非但不普通,反而各個都閃爍著文明的光輝。

古代文明傳承的數千年之中,所爆發的內戰並不少,但是打來打去,他們爭得只是這種文明得主導權。

等到他們掌控了這種主導權之後,並不會想著廢除漢字,更不會想著另外創造一個文明,這就使得中華文明自始至終,沒有在根本上受到傷害。

如果真沒有了漢字,中華文明便會失去傳承媒介,覆滅也會在頃刻之間,所以無論什麼時候,漢字都不可以被廢除。

理性和中庸之道

理性和中庸之道理解起來恍惚很讓人費解,甚至有些人還會覺得中庸之道阻礙了中華文明的對外擴張。

其實這種觀點極為危險,因為擴張並不意味著是一種好事,就拿其它三個古文明來說,它們確實熱衷擴張,但是結果呢?

是覆滅。

因為它們偏離了理性和中庸之道,走向的是一種極端主義。

在理性和中庸之道的影響下,華夏子孫並不熱衷跨國遠征,也其實是對中華文明的一種保護,即便是強盛的王朝在對外擴張時,也僅僅只是想著讓他們臣服,而不是想著將他們徹底摧毀。

長此以往,理性和中庸之道就成為了一種集體性格,即便在歷史中,也出現過極端主義的肆虐,但終究沒有形成完成的宗教極端主義,這種沒有支撐的暴戾,終究無法長久。

即便到了現在,這種中庸之道依然深深印刻在我們的骨子裡,我們喜歡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我們也不垂涎別人田地里結出的果實。

始終在自己的文明中,前行。

延續的科舉制度

中華文明未被極端主義左右,建立起的是一種連接朝廷的森嚴的社會倫理結構,這種結構在商周時期萌發,經過春秋戰國的洗禮,在秦朝時最終形成。

儒家的理性和法家的權術,是這種倫理結構的兩大支撐,而在支撐之中起到調和作用的是可以延續的科舉制度。

或許在很多人看來,科舉制度是封建王朝選拔人才的途徑,與中華文明的傳承不甚相關。

當然,這是一個誤區。

因為科舉考試的核心是以中華文明為精髓的,這也使得中華文明在無數學子的生命中得到更深刻地滋養。

社會管理的延續和文化體制的延續,都在科舉制度中,從遠古中走來,又直奔未來而去。

由此可見,中華文明能成為古代四大文明中唯一不間斷的文明,並不是一種文化的僥倖,而是一種歷史的必然。

余秋雨所總結的這五點,可謂是一針見血。

時至今日,中華文明依然閃爍著耀眼的光芒,我們不僅能享受來自中華文明的滋養,而且更能在中華文明之中體察到自豪。

世界在瞬息萬變,中華文明則永遠不會凋零,無論時代如何變遷,文明之中,總有中國。

參考資料:《全球通史》、《文化苦旅》等。

(圖網,侵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