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事件都是擺拍的?抖音新規要求標註「演繹內容」

新京報傳媒研究 發佈 2024-02-27T05:25:21.953850+00:00

治理虛假擺拍一方面需要網際網路平台不斷升級針對虛假擺拍視頻內容、創作者的處罰規則。另一方面,主流媒體也承擔著內容把關、輿論監督、核實闢謠等多重責任。政府專項治理、平台嚴格監管、媒體核實闢謠,各方共治必更見其效。

治理虛假擺拍一方面需要網際網路平台不斷升級針對虛假擺拍視頻內容、創作者的處罰規則。另一方面,主流媒體也承擔著內容把關、輿論監督、核實闢謠等多重責任。政府專項治理、平台嚴格監管、媒體核實闢謠,各方共治必更見其效。

2月4日,河南伊川縣鳴皋鎮,一則「姐弟倆被拋棄靠撿垃圾生活」的視頻在網上引發熱議。經了解,相關報導中多處情節失實,系謠傳。據悉,兩個孩子是兄妹關係,一直和父母在一起生活,偶爾陪爺爺的哥哥一起撿垃圾,不存在被拋棄,撿垃圾為生,發育不良的情況。視頻作者鄧某稱,他首次拍攝視頻被多家自媒體轉發,他為了熱度再次找到孩子拍攝,對於兩人關係以及是否被父母拋棄等並不清楚。

破舊的房屋,昏暗的燈光,老人和小女孩在火塘邊吃飯,身旁雜物堆積,主播指著低矮的小屋說,「這是祖孫兩人居住的地方……」同樣在2月,某短視頻平台,自媒體博主「雲南波波」(曾用名:波波善行),展示了大涼山一名老人和小女孩的簡陋生活環境,稱女孩是老人撿來的孤兒,兩人相依為命。不少網友看後,直呼「太心酸」,在評論區留言想要資助這個家庭,也有一些網友分析認為,視頻的真實性值得懷疑。後經記者調查,當地多名村民確認,此博主的多條視頻內容都是「導演」的,他還曾向村裡的老人借錢來擺拍「發錢」的視頻。其中一條視頻里,博主自稱「資助」一名老人3000元,但視頻拍完後,又收回了2800元。

擺拍視頻截圖

2月24日晚,安徽阜陽市潁州區委網信辦發布情況通報稱:2月23日20時左右,我辦在網上巡查中發現,某平台號「阜陽敏姐」發布一段視頻,視頻顯示其在家中被一男子「毆打」。22時許,該女子在某平台直播,稱自己被前夫家暴,已經報警。經查,該號註冊人譚某(女),為博取同情、吸引流量,與其前夫共同擺拍視頻,並在直播時謊稱報警。譚某對自己 擺拍發布虛假視頻以吸引增粉的行為,供認不諱,已自行將擺拍視頻刪除。有媒體未經信源求證就直接轉發轉載,誤導了公眾。目前,公安機關正在依法取證處置。

擺拍視頻截圖

2023年以來,虛假擺拍事件在網際網路短視頻平台屢有發生。網上部分劇情演繹類視頻作品網絡傳播過程中,因為前後語境缺失,被誤以為是真實事件,造成了不良影響。此外,還有極個別創作者試圖利用虛假人設、情節等編造不實信息,凸顯對立或衝突效果,騙取流量和錢財。

線上線下,以虛假擺拍為「首」的不實信息的擴散,一直是各方深惡痛絕的現象。3月2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2023年「清朗」系列專項行動新聞發布會。據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副主任牛一兵介紹,2023年「清朗」系列專項行動將聚焦新情況新問題和難點瓶頸,開展包括「自媒體」亂象、短視頻信息內容導向不良問題、網絡戾氣等一系列專項整治。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到,我國「網絡生態持續向好」,要「推動形成良好網絡生態」。不實信息的擴散,源自社會、經濟等多方面因素,短視頻平台雖然不是首發誕生地,僅是其映射區域之一,但也應該承擔起責任,採取更多的措施對虛假擺拍等亂象進行治理。

對此,3月30日,抖音官方帳號發布了關於「演繹」類作品的內容創作的最新規則。新規要求創作者發布劇情虛構內容時,「需在顯著位置標註作品系演繹」。此舉意在打擊網絡上的虛構擺拍行為。新規明確表示,利用虛假擺拍進行不當營銷的帳號,平台將從嚴處罰。

新規要求:「創作者通過劇情演繹方式創作、發布虛構內容時,需在顯著位置標註作品系演繹」(文案包括但不限於「虛構/演繹作品,僅供娛樂」等),避免作品被誤解。對未註明「演繹」標識,又刻意利用虛假擺拍獲取流量進行不當營銷,誤導公眾的帳號,平台將視情節對其進行無限期封禁等處罰。

同時,抖音在新規中明確,即便視頻已經主動打標,內容仍需遵守《抖音社區公約》,包括但不限於:不得包含虛假慈善、虛假賣慘等違反公序良俗的內容,不得含有低俗、暴力、歧視等違法或不良內容。另外,抖音將開通申訴通道,若創作者認為自己發布的虛構作品無責,僅因被不合理曲解或者其他原因引發視頻被處罰,可向平台提出申訴。

抖音表示,這一規則更新,既是為了進一步加強對虛假擺拍現象的治理,也是為了避免內容創作引發錯誤解讀,服務廣大創作者製作、傳播合法合規演繹劇情內容的需求。上述規則已經開始試運行,並將於2023年5月1日起正式生效。

相關業內人士

對於模擬現實的擺拍內容,目前網絡平台在審核識別上存在較大的困難。明確創作規範,對違規內容進行嚴懲,或許是現階段打擊虛構擺拍內容的最為現實的手段。

某短視頻mcn的運營負責人

抖音的新規既是打擊擺拍博流量的行為,也是對優質內容創作者的保護:「此前就有一個同行的段子視頻被人掐頭去尾傳播,造成了不好的影響,給他造成了極大的困擾。過去沒有這個意識,將來都標註清楚也是保護自己。」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張志安

治理虛假擺拍一方面需要網際網路平台不斷升級針對虛假擺拍視頻內容、創作者的處罰規則。另一方面,主流媒體也承擔著內容把關、輿論監督、核實闢謠等多重責任。政府專項治理、平台嚴格監管、媒體核實闢謠,各方共治必更見其效。

抖音在公告中還表示,為了方便創作者,將在創作發布頁面上線「演繹」聲明打標功能。其中,「發布後打標」功能已經於近日上線。具體形式為,當平台發現某個作品真實性可能存疑時,會向創作者發送通知,提示其作品疑似存在「演繹擺拍」,為避免他人解讀對作品產生影響,創作者可以選擇勾選「該作品為演繹作品,僅供娛樂」等聲明,相關標識會在視頻下方自動展現。

抖音正在積極開發「發布前打標」聲明等功能。圖/受訪者供圖

目前,抖音正在積極開發「發布前打標」聲明等功能,未來創作者可以在發布頁面一鍵勾選,對作品進行打標。

2022年以來,抖音針對不實信息已經上線了預警、溯源、存疑(提醒)、跳轉、粉絲抹除、謠言庫、攔截、打標、推送等多項能力。2023年1月1日至今,抖音針對以擺拍為重點的不實信息現象予以嚴厲打擊,共對2648個帳號予以封禁等處罰,下架133.7萬個視頻。

此次上線的新規則,雖然拉升創作者在抖音發布作品的成本,但這也是平台治理擺拍及不實信息必經之路。不過,僅憑單個平台的努力,無法徹底杜絕不實信息出現,抖音此次率先建立行業新標準,希望各短視頻平台能夠主動看齊,通過實際行動共同治理擺拍和不實信息傳播。

良好的網絡生態,源自創作者規範自覺、短視頻平台嚴格把關以及監管持續治理,希望通過多方面共同努力,共同營造生態向好的網絡空間。

本文來源:新京報、新華網、極目新聞、封面新聞等

本文編輯:徐彥琳

xjbcmyj@bjnews.com.cn

- 閱 讀 推 薦 -

千名專家呼籲,能讓ChatGPT研發按下暫停鍵嗎 | 周末談

抖音嚴打虛假擺拍;騰訊宣布推出「微信版知乎」 | 傳媒動態【3.26-4.1】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