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紀錄片,電影版《走近科學》,《宇宙探索編輯部》做對了什麼?

閒人電影 發佈 2024-02-27T19:26:39.807983+00:00

#好內容我來評#國產科幻片沒有被《上海堡壘》《滿江紅》之流結束,反而越走越好。既出了《流浪地球2》這樣的硬科幻,也有偽紀錄片形式,類似於《走近科學》的軟科幻《宇宙探索編輯部》。後者沒有特效堆砌的視覺奇觀,是純靠文本取勝的奇思妙想,渾身上下散發著後現代主義的氣息。

國產科幻片沒有被《上海堡壘》《滿江紅》之流結束,反而越走越好。

既出了《流浪地球2》這樣的硬科幻,也有偽紀錄片形式,類似於《走近科學》的軟科幻《宇宙探索編輯部》。

後者沒有特效堆砌的視覺奇觀,是純靠文本取勝的奇思妙想,渾身上下散發著後現代主義的氣息。

唐志軍在片中就是一個符號,代表的是無數有著純粹理想的追夢人,軸、固執,為了一個虛無縹緲的東西搞到妻離子散。

這種堅持追夢的人在大眾的眼中就是異類,整天無所事事,不務正業,為什麼人們會有這樣的認知,導演將唐志軍解構化,全部展現在觀眾面前。

年輕時的唐志軍躊躇滿志,覺得天外有天,地外文明肯定存在。‍‍‍

可30年過去,外星人沒有光臨,UFO熱逐漸褪去,他們所在的「宇宙探索」雜誌社也因沒有受眾而面臨倒閉的風險。

身邊的同事、朋友都由發燒友變成了安心過日子的普通人,一次次的無功而返讓他們放棄了為愛發電,務實地為「牛糞」奔波。

只有唐志軍還沉迷在外太空,不肯回到現實里,就連電視機的雪花都被他當成宇宙的餘暉,電視機不亮被他解讀成宇宙過載。

人生不是詩歌,沒有那麼多浪漫主義,經常轉身就會撞到生活里的刺。

暖氣片不暖,太空衣被賣,周遭異樣的眼光和不理解,都會讓浪漫主義轟然墜地,因為現實的引力太重了。

如郭帆為了拍好科幻片《流浪的球》,來到雜誌社買幾十年前的太空衣,但太空衣的錯漏百出讓他拒絕為此付款。

理想讓他不可能接受敷衍了事,因為科學是嚴謹的,然而猜拳讓他屈服於現實的不堪,無人投資只能用破舊太空衣應付。

可這個世界需要理想主義者,需要他們歷經九九八十一難西行取經。

唐志軍等來了一個機會,一群口嫌體正直的朋友還是選擇陪著他瘋,陪著他鬧,陪著他不被理解。

他們先是拿到了「金箍棒」(外星人的大腿骨),後遇到了孫悟空孫一通,取經團隊集結完畢,麻雀爬滿石獅,西行之路由此開啟。

這一路上,即使有齊天大聖沿途護送,也有人半途而廢,現實讓熱情消散,變成孤身一人。

但就像影片的英文片名Journey to the West(西遊記)一樣,人生的旅途是一場修行,理想者終會找到他的驢子和蘿蔔。

也許蘿蔔不是外星人,也許驢子是神跡,但「大乘佛法」一定是生活,度己亦度人,度的己是唐志軍,度的人是觀眾。

取真經的路途即是感悟人生的過程。

因此,《宇宙探索編輯部》採用了公路片的形式,在公路情節中,完成生命體驗、思想變化、性格塑造,學會成長和改變。

當夢做完了,真經取到了,還是要回歸到正常生活,孫悟空可以回花果山,不理世事,但唐僧必須回大唐,弘揚佛法。

片尾,我們看到了唐志軍的這種蛻變,說明他取到了「大乘佛法」,那對觀眾來說,又度了什麼?存在主義。

每個看到《宇宙探索編輯部》的觀眾都曾是唐志軍,理想千奇百怪,但絕不是房子和車子,以及一份穩定的工作。

只是當生活的重擔壓到肩膀上,成熟隨之而來時,什麼外星人、UFO,什麼宇宙與人類的必然聯繫,都成了玩物喪志,朋友不再瘋狂,夢想也會變得窒息。

雖說人生遠看是喜劇,但生活處處是近看的悲劇,《宇宙探索編輯部》所傳達的絕不是這種悲涼的底色。

人是在無意義的宇宙中生活,人的存在本身也沒有意義,但人可以在原有存在的基礎上自我塑造、自我成就,活得精彩,從而擁有意義。

這份有意義就是保持一份熱愛和激情,生活的寡淡與重複會消磨人的意志,可熱愛和激情卻能叫人即使不再擁有夢想,也可以積極生活。

這就是「大乘佛法」,這就是存在主義,這就是導演用唐志軍度己又度人的目的,可這樣的概念必然會讓電影變得無聊,且說教意味很濃。

所以導演為影片披上了荒誕科幻喜劇的外衣,藉此來沖淡乏味,增加趣味性和神秘感,恰如其分的荒誕,一本正經的幽默,從而寓教於樂。

《宇宙探索編輯部》的搞笑方式主要是反差和突如其來,再輔以大量細節。

影片從一開始遠古畫質的鄭重其事的採訪,再到三十年後老學究樣子的民科唐志軍,給觀眾的初始印象就是電影說的是真的,沒在開玩笑。

隨著劇情的發展,各種忍俊不禁的故事頻發,打破了觀眾的第一印象,覺得這就是在開宇宙玩笑,便把角色們的行為舉止當笑話看,輕鬆觀影的心態就此產生。

當觀眾放鬆了,不再把電影當科學探索,再往進塞笑料就事半功倍了。

如那日蘇將燃燒的毛絨熊貓踢進帳篷,老鄉把外星人放在冰箱裡,想一睹真容,先交520功德。

還有外星人地球聯絡站的牌子,隕石獵人的帽子,搖搖車改裝的太空車,孫一通頭上的鐵鍋等。

這些設計本是比較俗套的方式,但因導演讓觀眾進入了預設的「陷阱」,陳舊的招數也就屢試不爽了。

可看到麻雀落滿石獅,唐志軍發現突然消失的驢子,觀眾又會從輕鬆的心態中抽離出來,對唐志軍是否真的能找到外星人產生濃厚的興趣。

前半段以詼諧有趣、荒誕不經留住觀眾,後半段用浪漫主義引發觀眾思考,電影的敘事節奏始終都能抓住觀眾的心理,什麼時候該讓觀眾做什麼,清晰明確。

《宇宙探索編輯部》的劇本是國內近些年少見的超強文本。

但大量的跳切和晃動的手持攝影,讓畫面的暈眩感特別強烈,可能在觀影體驗上不太舒服。

這就導致《宇宙探索編輯部》儘管有高口碑加持,票房依舊不如預期,排片也因此下降,但不可否認的是這肯定是一部好電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