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傻子,葉大架子,蕭長華和馬富祿的怪脾氣一一台下的京劇名家

倚竹聽琴 發佈 2024-02-27T21:10:18.862851+00:00

名家也是凡人,各有脾性不同。像裘盛戎先生,為人隨和,不知行內人為什麼送他一個"傻子"的雅號。他還真愛聊,到玉華台來,常和我們聊天。裘先生和我們有說有笑,沒一點名角的脾氣。

名家也是凡人,各有脾性不同。

像裘盛戎先生,為人隨和,不知行內人為什麼送他一個"傻子"的雅號。他還真愛聊,到玉華台來,常和我們聊天。裘先生和我們有說有笑,沒一點名角的脾氣。

我可以從他出科,談到在上海黃金戲院當班底;從他1945年北上後與李鳴盛、楊榮環搭班,聊到他聲譽鵲起,談得他連連點頭,稱我記得一點兒都不錯。


葉盛蘭先生則不同,儘管他常來,我們從來沒有談過話,有人送他個外號,叫"葉大架子",我看也未必如此,只是人的個性不同罷了。

我們玉華台總是主動做梨園界的生意,對京劇名流的口味都很清楚,比如見到報上的廣告,說葉盛蘭哪天有戲,就預先把定菜單下到廚房,到這天他的夫人(我們習慣稱她為四奶奶)准來取,一般是三個菜,有炒鱔魚絲、炒蝦仁、清蒸鰣魚,或干燒鰣魚等。我們總是精心料理,絕不會因個性原故而怠慢了葉先生。

說起個性,馬富祿老先生可真是個怪性子。記得他那次因為侯先生搶先結了帳,馬先生認為丟了面子,一氣之下,再也沒來玉華台。你說怪吧?

怪的還有蕭長華老先生。蕭老只是在茹富蘭續弦請客時到玉華台來過一次。那是個夏天,老頭身著漂白布疙瘩絆對襟小褂,青府綢單褲綁腿,腳下一雙灑鞋,拿把大芭蕉扇,腰上掖條白毛巾。臨走時給他雇了輛三輪車,他偏偏不坐。

老頭前邊走,三輪車只得後面跟著,跟了遠遠一段,老頭回身問車夫:"給您開車份了沒有?"回答是"開啦"。蕭老先生即說:"那你就請回吧,我溜達溜達,比坐您車舒服。"車夫回來就對我們說:"這老頭真怪!"

想到這些名人的趣事,至今讓人忍俊不禁。

還記得有一次,荀慧生夫婦到玉華台來吃飯,當晚荀先生在吉祥戲院有戲,可他和夫人一時興起,喝了一斤多黃酒,可能過量了一些。在僱車時,車夫要價也確實多了一點兒,荀先生有些惱火,說你怎麼漫天要價,出言有點過頭,那車夫便不依不饒。我忙出面調解,因為我與車夫熟識,才平息了這場風波。荀先生以後再來,還專門向我深深一揖,以致"解圍"之謝哩!

就這樣,我和這些名家熟識起來,也有了一些交往。

像徐蘭沅先生,和玉華台飯莊經理是好友,和我們也熟。玉華台營業鋪面在路北,堆房(倉庫)和會計室在路南,徐大爺用完餐總要到會計室這邊來坐坐,有時還操琴給我們托幾段。

他老人家聽說我學小生,非讓我唱。開始我唱了幾段【散板】,老先生說拉著不過癮,要我來段"扯四門",他還認認真真地指點了幾個錯處,又教了我一段《射戟》,真讓我受益匪淺。


到玉華台來的京劇名家真是不少,最熟的有張君秋、袁世海、李萬春、李少春和他的父親"小達子",葉家哥兒幾個,李元春、李韻秋兄妹,裘盛戎、譚富英、荀慧生、孫毓望、李洪春、於連泉等,他們都算是玉華台的常客。周信芳夫婦每次來京也要到玉華台吃幾次飯。

可以說,京劇界的名演員、老演員差不多都來過玉華台。

梅蘭芳先生是玉華台飯莊的老顧客,解放前玉華台在東城錫拉胡同時他就經常光臨,和飯莊的服務員都很熟悉。解放後玉華台遷至西交民巷後,他亦常來就餐。

50年代初,梅先生已近花甲之年,但從容貌上看最多只有五十歲左右。他態度非常和藹,笑容可掬。每次來他「都和我們一一握手,臨別時又是握手告辭,連聲道謝。不認識他的人誰能料到這位平易近人的顧客,就是譽滿中外的京劇藝術大師呢。

註:本文作者凌恩岳,原題《玉華台與京劇名家》,摘自於1999年第41期《戲劇電影報•梨園周刊》,原載於1997年3~4期《藝壇》。照片素材轉自網絡。侵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