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主播董倩和王世林的美好愛情:婚姻很神聖,一生只進一次婚姻

天天文學 發佈 2024-02-28T21:39:32.903296+00:00

步入職場之後,同事之間的差距,不在於學歷,而在於一種負責和認真的工作態度,一種執著和專注的工作精神,一顆紮根基層深入百姓的愛心。知識不能以學歷稱量,能力也不能以學歷評價,它只是某個階段,某個時期,某些需要的標準和條件。所有的知識,在於工作過程中的求索、學習和實踐。


步入職場之後,同事之間的差距,不在於學歷,而在於一種負責和認真的工作態度,一種執著和專注的工作精神,一顆紮根基層深入百姓的愛心。知識不能以學歷稱量,能力也不能以學歷評價,它只是某個階段,某個時期,某些需要的標準和條件。所有的知識,在於工作過程中的求索、學習和實踐。只要深入到現場,了解真實情況,諸事諸物,都有規律可遵,工作中問題的解決,並非和學歷的高低呈正比,只與一個人的嘗試、掌握及處理成正比。所有的能力,來於現場中的操作和理解,知識是在生活中隨時去學,隨時去掌握的,學以致用,只要抓住一點,可以用一生。

董倩,1971年出生,北京人,北大畢業,主攻歷史專業,剛出校門,未能找到令自己滿意的工作,央視招聘主持人,她試著去應聘,儘管心裡沒抱絲毫希望,面試也很樸素,沒做化妝,卻以一種特有的自信和朝氣打動主考老師,成為《焦點訪談》欄目編輯。剛上班,未領到門禁,早早來到單位大門前,卻無法進去,直至同事來到,才將她接進去。

雖然她是名校畢業,但一個學歷史的,和新聞格格不入,剛開始,她連新聞點評,都難以勝任,每次分配下來的稿子,當她交上去,都會被領導做大量的修改。甚至,連同事都被她問得煩了,見到她,就專門躲開她走,這令她自尊心很受打擊,甚至了動了辭職的念頭,但想想自己離開央視,也沒好的落腳地方,又只得忍了,繼續留在央視。

這一段時期,她非常焦慮,很有壓力,所有人都覺得她不適合做電視,連她自己也沒有自信。1997年,她調到《東方之子》欄目,擔任出鏡記者,這項工作,需要採訪經驗,面對採訪對象,需要知道問什麼問題,得有豐富的閱歷,問題需有深度。同事採訪一個人物只需要20分鐘,她則兩個小時都搞不定。一時,她覺得不論是採訪對象,還是攝像師,都跟著自己受影響,不僅浪費人家的時間,也浪漫人間的感情。

領導只得給他降低要求,即便這樣,半年過去了,她依然無法勝任工作,只要她出鏡,收視率就下降,很多同事不願意和她合作,並有人稱她是關係戶。連製片都稱自己看走眼了,認為,她是自己的一大敗筆。對此,北廣博導還給她寫了批評信,意見很尖銳。她將這封批評信貼在了自己的辦公桌前,讓它隨時激勵自己。

有同事不解,稱,人家批評你了,你還把人當菩薩一樣供著。她說,人家批評我,說明有人開始注意我了,也表明,我在單位,並不是一個閒人,我做的節目,也並不是無關痛癢。後來,她專門去拜訪了這位博導,兩人做了一番長談,之後,成為莫逆之友。很快,她找到了自己做節目不足的地方,閱歷太淺,總以學生心態看問題、面對他人,同時,自信心也不足。

1999年,她成為澳門回歸大型直播節目的主持人,這一次,她以自己出色的現場把控能力和從容不迫的心理素質,獲得了觀眾好評。2001年,她成為《新聞調查》欄目出鏡記者,在節目中,她形成了自己有厚重,有深度,睿智、成熟、幹練的節目特點和主持風格。2003年,她開始主持《央視論壇》、《董倩面對面》、《新聞1+1》、《新聞會客廳》等欄目,每次做節目,她都要用一個晚上時間看完大量的資料,同時,還要把這些資料消化了,每天都看到凌晨3點,每天只能休息3個多小時。

每天忙碌的工作,讓她沒有多餘的時間考慮自己的個人問題。2004年,經同事牽線,她與央視主持人王世林接觸。王世林,1956年出生,河北人,大她5歲,出生在一個農村家庭,父親當兵,母親務農,他從小在農村長大,畢業於北廣,在央視海外新聞部工作,在節目中總是本色出鏡,在單位有工作狂之稱,年過三十還未成家。兩人早些時候,在單位食堂見過面,並未交流過。王世林人很溫厚儒雅,是一個待人非常真誠的人。

2005年,兩人完婚,婚前,她對王世林講,她一旦結婚,就不會離婚,把婚姻看得很神聖,父母也很傳統。同樣,王世林也謀著一生只進一次婚姻,認真對待自己婚姻的心理。婚後,兩人很快育有一子,產子之後,董倩休息完產假,把孩子交給父母照顧,自己馬上去單位上班。兒子讀小學時,王世林一直接送孩子。而且,他把家裡的所有家務活都承攬了過去。

董倩小時,父母教育她,不管在什麼情況下,都不能丟掉做人的最基本原則,並對她講,稻子熟了才彎腰。同時,她對自己的要求也很嚴格,要求自己一旦去做一件事情,就一定要把它做好。她認為,一個人的成功,在於努力+機遇,有機會,就要抓住,要腳踏實地的把事情做好,必須踏踏實實把每一步走好。

她認為,待人要真誠,要和人用心交流。和人相處,要信任對方,了解對方,如此,別人才會敞開心扉和你相處。她每天讓自己在感性和理性之間做抉擇,不停壓抑自己的情感。她主持節目專業、客觀、冷靜,是央視家喻戶曉的主持人,也是「金話筒獎」獲得者。她主持的節目,大多有深度、有熱度、有趣味,很受老百姓喜歡。她稱,每個人都是一個小蘿蔔,沒有自己的坑,就得努力尋找,找不到,自己就變成了蘿蔔乾。為了做好節目,她稱,事業不成功就不戀愛。嫌回家浪費時間,住集體宿舍,吃在食堂。

她是一個敬業的主持人,對待自己的工作兢兢業業、廢寢忘食,節目中,她真誠、真實,採訪乾脆直截,直擊人的心靈深處,卻總是以最簡單最直接的話語,引起人最深層最激烈的心靈回應和心靈共鳴。有時,脆弱的人,難以承受她在節目中的真實和犀利,總是自作多情的以抨擊的形式,否定和反對她。但是金子,什麼時候都在發光,她以自己高度負責,高度真摯的職業態度,不停叩擊著現場及和現場以時空鏡頭轉換連接著的觀眾的心靈。因為真,讓人痛,因為愛,讓人憤,她以自己的節目,悄然撥動了十幾億國人的心弦,讓他們以自己最直接的心態,觸摸自己的情感,震動自己的愛和審視目光的眺望。

文/家奴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