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紙公告!廣汽集團與華為合作生變,AH8項目由聯合開發變更為自主開發

每日經濟新聞 發佈 2024-03-01T11:25:04.930804+00:00

每經記者:孫磊 每經編輯:裴健如廣汽集團與華為的合作出現了變化。3月27日晚,廣汽集團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子公司廣汽埃安AH8項目由與華為聯合開發變更為自主開發,本次變更後華為將繼續以重要供應商身份參與公司自主品牌車型的開發及合作;項目總投資由9.25億元調整為12.

每經記者:孫磊 每經編輯:裴健如

廣汽集團與華為的合作出現了變化。

3月27日晚,廣汽集團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子公司廣汽埃安AH8項目由與華為聯合開發變更為自主開發,本次變更後華為將繼續以重要供應商身份參與公司自主品牌車型的開發及合作;項目總投資由9.25億元調整為12.33億元,資金來源為自籌解決。

去年7月9日,廣汽集團發布公告稱,同意廣汽埃安與華為(AH8車型)項目的實施。根據協議,雙方將基於廣汽GEP 3.0底盤平台、華為CCA(計算與通信架構)構建的新一代智能汽車數字平台,搭載華為全棧智能汽車解決方案,聯合定義、共同開發,共同打造面向未來的一系列智能汽車。

「廣汽埃安與華為合作打造豪華高端品牌,推出三款系列產品,首款車型AH8於2023年推出,定位SUV。此外還有兩款基於AH8同平台的車型推出,一款MPV,一款高端轎跑。」廣汽埃安總經理古惠南此前表示。

廣汽堅持「兩條腿」走路

目前,華為參與汽車業務的商業模式有三種:一是作為零部件供應商;二是Huawei Inside模式,將華為全棧智能汽車解決方案運用到產品上;三是華為智選模式,華為在產品定義、造型設計、營銷、用戶體驗等各個環節參與更多,與車企更為深入的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廣汽集團與華為的合作為Huawei Inside模式。除此之外,北汽的極狐與長安的阿維塔也均採用這種合作模式。「Huawei Inside模式目前只是三家,不可能也沒有精力與所有車企都用這種模式。」華為方面曾表示。

不過,雙方達成合作後甚少披露合作進展。而在去年8月的一場行業論壇上,廣汽埃安副總經理肖勇表示:「華為是比較大牌的供應商,雖然零部件質量不錯,但價格也是不受控的,與華為合作基本沒有議價能力。」

此外,廣汽集團一名高層也曾表示:「我們為什麼高端化一定要靠華為?不要以為跟華為合作了就可以高端化,華為給不了品牌全部東西。」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韻 攝(資料圖)

「可以跟它合作,但是不會去依賴它,得依賴自己。我們以陳學文博士(廣汽研究院首席專業總師)為核心,打造了上千號人的團隊,就聚焦一件事情——做自動駕駛。」該高層說。

在肖勇看來,為了提升競爭力,企業需要「兩條腿」走路,既保持開放,使用行業共有資源,又要布局核心技術研發。

華為向智選車模式傾斜

對於華為而言,其汽車業務領域也在發生變化。今年2月,原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即華為車BU) COO王軍離場,華為車BU CEO余承東全面執掌華為車BU。據了解,王軍負責的是Huawei Inside模式。不過,從目前來看,這項業務推進速度稍顯遲緩,這也被業界認為是王軍被停職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比之下,余承東主導的華為智選模式,卻足夠稱得上一鳴驚人。數據顯示,自2022年3月開啟交付以來,AITO問界系列銷量在2022年超7.5萬輛,並連續多個月實現月交付量過萬。

在此背景下,華為智選車模式已經在汽車行業里大範圍鋪開,除賽力斯外,華為已相繼與奇瑞汽車、江淮汽車、極狐汽車等敲定智選車業務合作。而據余承東透露,目前其個人精力的投入也在向智選車業務傾斜。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年末的一次內部會議中,余承東曾提出,華為車BU要在2025年實現盈利。他認為,要實現這一目標,華為需要先幫車企銷售100萬輛汽車。

「汽車沒有大賣,零部件又如何大賣呢?做零部件模式,想成為博世等行業龍頭,那是不太可能的。現在我們做智能化部件,需要不斷疊代,需要不停地升級與發展;現如今已經進入智能化時代,所以我們需要通過智選車模式滿足市場需求。」余承東在一份談話紀要中表示。

中信證券探討華為在智能汽車領域的發展前景時也提到,智選模式車型「含華量」高,充分發揮華為優勢,率先跑通。

每日經濟新聞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