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鑑 | 茶具漫談——何物襯得春茶香

文旅中國頭條號 發佈 2024-03-01T18:35:58.442521+00:00

唐代中期以後,茶葉的種植面積增加,產量也有了大幅提高,正是在這一時期,茶始徵稅,茶始有字,茶始成書。

史稱茶興於唐而盛於宋。唐代中期以後,茶葉的種植面積增加,產量也有了大幅提高,正是在這一時期,茶始徵稅,茶始有字,茶始成書。唐代高度興盛的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為茶文化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飲茶之風的盛行,也使得茶具品類齊全,功用高度專業化。這些茶具不僅是飲茶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器皿,對品飲過程中的感官享受更有裨益,實用性和藝術性兼而有之。

唐代茶主要有粗茶、散茶、末茶、餅茶几大品類,團餅茶是當時的主流茶品。團餅茶的加工工序複雜,簡略來說,要經過「采」「蒸」「搗」「拍」「焙」「穿」「封」七道基本工序。當時盛行的飲茶方式則為「煮茶」,又稱「煎茶」,其程序亦十分繁複,要經過炙茶、碾茶、羅茶、煮茶、酌茶等多道步驟,用到的茶具也非常之多,包括碾磨茶餅的器具「碾」、茶臼(茶研)、棒杵,篩茶的茶羅,儲存茶的茶盒,煮茶的風爐、釜、則、熟盂、碗、水方等。

唐代的「煮茶法」雖已消逝於歷史舞台,但其飲茶方式、茶具審美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相關茶具在唐代「茶聖」陸羽的《茶經》中有文字記載,也在許多唐代畫作中留下了圖像記錄。如唐代畫家閻立本所作《蕭翼賺蘭亭圖》,描繪了唐太宗時期的諫議大夫蕭翼從辯才手中將「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騙取到手獻給唐太宗的故事,畫中左下,一頭戴紗帽、長須美髯的長者蹲坐在風爐前,爐上置一長柄釜(又作「茶銚」),銚中水將沸,長者似剛放下茶末,正欲持竹夾攪動茶湯;一旁,一童子躬身,雙手端茶托、茶碗,正待鍋內茶湯盛碗向賓主奉茶;爐邊竹几上,放置著帶托盞、碾茶的茶輪、盛茶的罐子。此畫主題雖非茶事,但畫卷左半部分為我們生動展現了唐人的煮茶場景和所用茶具。

茶煮好後,準備好「瓢」,將茶湯添入茶碗即可飲用。當時,除了用碗來喝茶外,一盞一托式的茶盞也是主要的飲茶器。《茶經》中對當時最負盛名的邢窯和越窯茶具有過一段比較:「碗,若邢瓷類銀,越瓷類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類雪,則越瓷類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綠,邢不如越三也。」除了對瓷色、瓷質本身的對比,《茶經》中還有一段通過對比茶湯來分辨茶具的高下:「越州瓷、岳瓷皆青,青則益茶。茶作白紅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紅;壽州瓷黃,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 。」可見,陸羽十分推崇越窯燒造的青瓷茶具。

到了宋代,茶文化高度發展,走向成熟。宋茶大致可分為臘茶和草茶兩種形式,臘茶為團餅茶,草茶則是散條形的茶。飲茶方式上,除了沿襲唐代的「煮茶」,宋代還有「點茶」,即將碾細的茶末直接投入茶碗中,待湯瓶水煮沸後沖點入茶盞,然後再用工具在盞中擊拂。在茶器的審美上,宋人雅俗並舉,茶具多為素色,線條流暢、平淡天真。

此外,宋代鬥茶之風盛行,為便於觀察茶湯沫浡鮮白的色澤,當時特別推崇黑釉盞。建盞就是一種黑釉瓷盞,因產於宋代的福建路建州而得名,是宋代茶人的首選。宋徽宗趙佶在《大觀茶論》中直言:「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為上。」有玉毫條的盞便是人們常說的兔毫盞,產自建窯。從蘇軾、黃庭堅、陸游、楊萬里等宋代文人筆下,可以看到他們對兔毫盞的喜愛。除了兔毫盞,像玳瑁盞、油滴盞等不同釉的深色茶盞以及一些淺色茶盞,也會得到宋人的欣賞,這展現了宋代多元的審美觀念。建窯之外,宋代的官窯、哥窯、定窯、鈞窯、龍泉窯、吉州窯都普遍燒制茶盞。「茶杯」之名亦始於宋代,南宋詩人陸游就寫過「藤杖有時緣石瞪,風爐隨處置茶杯」的詩句。

明代以來,碾末而飲的唐煮宋點飲法,變成了以沸水沖泡葉茶的瀹飲法,飲茶方式的變革,進而影響到當時的茶具,以壺與杯搭配的茶具在這一時期占據主流,品茗杯便成了用於品茶及觀賞湯色的專用茶杯。到了清代,就品茗杯而言,器型上並無太大變化,但裝飾藝術較前代更為精緻繁複,構思也更為巧妙。

一些茶具文物歷經千年,通過考古發掘等方式為世人所見,為探索千年前的飲茶風尚提供了實物見證。中國茶葉博物館藏有多件各個年代的精美茶杯(盞、碗),一件件曾裝滿香茗的杯盞,映照出中華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長沙窯青釉「荼埦」(唐):此碗高5.1、口徑14.5、底徑5.0厘米,碗內底心有「荼埦」二字刻款。在「茶」字形成之前,「荼」和「檟」「荈」「蔎」「茗」等都曾用來表示過茶。在《詩經》裡,共有7處出現「荼」字,如《詩經·邶風》中就有「誰謂荼苦,其甘如薺」的詩句。長沙窯為唐代名窯,時代大致可上溯到初唐,唐中後期漸盛行,晚唐鼎盛,衰落於五代末年,以燒造生活用瓷為主。在唐代以前,茶具和酒具、水具常常一器多用。長沙窯青釉「荼埦」的出現,也說明唐代已經有了專用的茶具。

越窯青釉玉璧底碗(唐):在唐代,玉璧底碗還有個專用名稱叫「茶甌」,是茶具之一。此件玉璧底碗為唐代越窯燒造,敞口,斜壁,高3.8、口徑16.0、底徑6.5厘米,胎骨緻密,圈足似玉壁,整體製作工藝中規中距、一絲不苟。釉質勻薄,釉色青中閃黃,有不規則的開片,光素無紋飾,質感柔潤細膩,可謂越窯青瓷之精品。根據目前的考古資料,玉璧底碗始出現於唐初,流行於唐中、晚期,以其底足頗似玉璧形而得名。玉璧底碗的器型在唐代非常多見,在當時的南北方瓷窯中普遍燒制,如河北的邢窯、定窯,浙江的越窯,湖南的長沙窯等都有實物傳世。

建窯黑釉兔毫盞(宋):這枚建盞高6.9厘米、口徑12.5厘米、底徑4.4厘米,深弧腹,小圈足。因為燒制時茶盞內外的釉面里析出的鐵結晶看似絲絲兔毫,故名兔毫盞。宋人根據「兔毫」色澤不同,又分為「金兔毫」「銀兔毫」「黃兔毫」,這件兔毫盞當屬「銀兔毫」。而兔毫盞之所以在當時就相當名貴,與燒制技藝有關,需要經年的配方、窯工的經驗,還與燒制時窯內的溫度和氧化還原氛圍相關,也需要一點運氣。

吉州窯灑釉碗(宋):這件吉州窯碗高4.6、口徑11.3、底徑4.5厘米,斂口,弧腹,矮圈足,通體施黑釉,內灑白花作為裝飾。灑釉疏密有致,隨意性強,似一幅潑墨圖,看似無意,實則有心。吉州窯位於江西省吉安縣永和鎮,始燒於五代,而興盛於宋,尤其在南宋時期,形成了規模極大的民間窯場。在建窯的影響下,吉州窯也生產各種黑釉盞。吉州窯的黑釉產品以木葉紋、剪紙貼花和玳瑁斑最為著名,灑釉也是其品種之一。

現代茶具材質、造型、品類繁多,根據功用主要分為煮具(燒水的壺具、熱源等),飲具(茶壺、杯具、蓋碗等),儲具(儲水、貯存茶葉、存放茶具、盛茶湯的器具),潔具(茶巾、水盂、茶盤、壺承等),輔具(茶道六用及其他配合器物,如濾網、養壺筆、茶荷、茶玩等);材質則包括陶、瓷、紫砂、玉石、竹木、果殼、金、銀、錫、鐵、銅、景泰藍、不鏽鋼、玻璃、搪瓷、塑料等。一般而言,愛茶之人會根據不同的茶葉與心境,搭配合適的茶具。譬如沖泡早春的名優綠茶,以透色玻璃杯或白瓷、青瓷、青花瓷無蓋杯為宜,欣賞細嫩、鮮活的茶葉在水中優美的姿態和茶湯的色澤變化,是一種美的享受。

(作者系中國茶葉博物館展陳學術部主任、文博研究館員,陳璐整理,中國茶葉博物館供圖)

責編:勾曉慶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