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已經談完了,普京說到了重點,中俄新的突破口,是軍事合作

劉慶彬 發佈 2024-03-01T21:40:28.502796+00:00

中俄雙邊會晤前不久談完了,兩國接下來要做什麼來應對愈加緊張的國際局勢,正在成為全世界輿論關注的焦點。

中俄雙邊會晤前不久談完了,兩國接下來要做什麼來應對愈加緊張的國際局勢,正在成為全世界輿論關注的焦點。在經濟領域,俄方已經打響第一槍,5名副總理親自帶隊,分別在投資、能源、人文以及遠東4大方向加強與中國的合作。而與此同時,另有3大跡象表明,中俄還將繼續深化兩國之間的軍事合作。

第一個跡象,來自俄羅斯總統普京。他日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中俄沒有建立「軍事同盟」,也沒有威脅任何國家。同時他重點指出,中俄在軍事技術領域有著大量合作,而且兩國並沒有對此掩飾,一切都是透明的,沒有什麼秘密。

普京此番表態,一是反駁西方在中俄雙邊會晤後所大肆炒作的「中俄結盟」的論調,二是強調中俄的軍事合作光明正大,沒有見不得人的地方,給未來的中俄軍事合作提前鋪墊好輿論。

近一段時間,「中俄正在結成軍事同盟」的論調再次甚囂塵上,美國政客與媒體不斷炒作所謂「新冷戰」「新軸心」,煽動民眾恐懼心理的同時,為自己擴大軍事霸權找藉口。《華盛頓郵報》不久前就發文稱,美國及其盟友應該作好準備來對抗「中俄聯盟」,因為該聯盟會「破壞二戰以來的國際秩序」。

而在「中俄結盟」論調的基礎上,兩國之間正常的軍事合作也被西方輿論所扭曲,許多媒體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聲稱「中國正在秘密向俄羅斯提供武器」。普京的表態,不僅是對這種論調最好的反駁,更是明確地告訴美西方:中俄深化軍事合作,美西方無權說三道四。

第二個跡象,來自中俄兩國的聯合聲明。中俄不久前發表的聯合聲明中明確指出,雙方將定期組織聯合軍事演習,並加強兩軍各項交流合作,深化軍事互信。

中俄之間的軍事合作,從意義來劃分,由淺到深可分為三個層面。聯合軍事演習,是中俄軍事合作中最表層的一面。比如去年11月舉行的中俄空軍轟炸機聯合巡邏,以及12月舉行的「海上聯合-2022」中俄海軍聯合演習。這些演習中俄能做,美國與非盟友的國家也能做。

相比於聯合軍演,中俄之間亦軍亦民的合作,則要高上一個層次,比如北斗與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的對接,中俄的CR929大飛機項目,以及仍在規劃中的聯合航天項目。中俄之間的這些合作,美國別說跟非盟友國家了,與自己的盟友都難以做到。

而中俄最具有戰略意義的合作,恐怕要屬於聯合反導、聯合預警體系的建立,而這也是未來雙方合作的重點方向。事實上,早在2019年10月,普京就曾透露俄羅斯正在幫助中國建立一套遠程彈道飛彈預警系統。要知道,即使是英國這樣的緊密盟友,美國也不會輕易分享戰略武器技術。英國獲得美國潛射洲際飛彈以及下一代核潛艇的技術支持,而相對應的條件,則是英國把自己潛射核飛彈的發射鑰匙交給美國人。

第三個跡象,則是美西方的步步緊逼。美國現在的目的很明確,為了圍堵、遏制中俄,美國要在東歐、亞太兩個方向都挑起衝突,讓自己的盟友與中俄在第一線對抗,而自己則在一旁煽風點火,坐收漁利,除非萬不得已,自己絕不下場。

日前有美國媒體報導稱,北約正在考慮向東歐地區派遣30萬軍隊,以「防止俄烏衝突的危機外溢」。這30萬軍隊的第一梯隊,將由來自波蘭、挪威、以及波羅的海三國的10萬軍隊組成;而第二梯隊則來自法國、德國等中西歐國家。有北約官員稱,只要俄羅斯進攻北約國家,這30萬人軍隊將在第一時間作出反應。

3月中旬,一架美軍B-52戰略轟炸機從波蘭的美軍基地起飛,飛抵距離俄羅斯北方重鎮聖彼得堡僅有200公里的地方舉行演習,挑釁意味極為濃厚。

在亞太方向,美國也沒閒著。在與菲律賓簽署軍事合作協議,得到4個新軍事基地後,美國又將在下個月與菲律賓舉行史上規模最大的聯合軍事演習,美軍將派出超過12000名士兵,與菲律賓5000名士兵進行奪島、兩棲防禦等多種實戰科目的演習。此次演習不僅是規模大,而且還將創下多個「首次」:美菲將首次在海上進行實彈射擊演習;美菲將首次舉行網絡防禦演練;美國將首次將「愛國者」飛彈投入到美菲軍演中。

中俄都是愛好和平的國家,我們不想主動挑事,但美國與北約的步步緊逼,不得不讓中俄作出必要的反應。中俄深化軍事合作,不僅是中俄進一步加強戰略夥伴關係的必然之舉,也是兩國共同應對嚴峻外部環境的迫切需要。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