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登摩爾離世,他的「摩爾定律」還能助英特爾重返巔峰嗎?

首席商業評論 發佈 2024-03-02T03:45:22.141644+00:00

戈登·摩爾是全球半導體歷史上的傳奇,他在半導體和計算機領域的貢獻深遠,對電子工程、計算機科學和信息技術等領域的發展也有很大影響。

摩爾定律提出者戈登摩爾去世了。


3月24日,94歲的他在夏威夷的家中安然辭世。


戈登·摩爾是全球半導體歷史上的傳奇,他在半導體和計算機領域的貢獻深遠,對電子工程、計算機科學和信息技術等領域的發展也有很大影響。在他的個人生涯中,經歷了從肖克利實驗室「叛逃」到創辦仙童半導體,再到創辦英特爾,帶領英特爾從存儲晶片巨頭到開啟PC時代的傳奇一生。


矽谷「八叛徒」


1929年,戈登·摩爾出生在美國加州舊金山的佩斯卡迪諾。


1950年,摩爾獲得了加州伯克利分校學士學位,1954年,再次獲得化學和物理學博士學位。


畢業後,摩爾在約翰霍普金斯應用物理實驗室開始了他的研究生涯。



沒多久,摩爾受到諾貝爾獎獲得者威廉·肖克利的邀請,作為一名化學專家加入了肖克利半導體公司。威廉·肖克利是提出電晶體的第一人,被稱為電晶體之父,他與諾伊斯與基爾比發明的集成電路 (Integrated Circuit),奠定了第三次產業革命的基礎。


在這裡,摩爾遇到了自己一生最好的合作夥伴——未來的英特爾聯合創始人——羅伯特·諾伊斯,也誕生出了矽谷「八叛徒」(Traitorous Eight)的故事。



肖克利雖然是天才的科學家,但在經營公司方面能力平平,一年之中,他們的實驗室沒有研製出任何像樣的產品。


1957年9月18日(《紐約時報》稱這一天為人類歷史上10個重要的日子之一),在諾伊斯的帶領下,摩爾和公司里其餘6位意氣相投的青年科學家決定「叛逃」,集體向肖克利辭職出走。


在「叛逃」後,這八個好夥伴聯合創立了仙童半導體公司,並將新公司打造為一家名氣斐然的電晶體製造商,他們實現了擴散矽電晶體的首次商業化生產,在後來世界上第一個商業落地的集成電路中發揮了核心作用。


仙童成立不到半年就開始盈利,並且憑藉其技術優勢,成為半導體行業的第二大巨頭。1959年,摩爾被提拔為仙童半導體的研發總監,與此同時,諾伊斯成為了公司總經理。


「出走」後創辦英特爾


在仙童風頭無兩的時候,開始陸續有人從仙童半導體「叛逃」出去創業,後來「八叛徒」也開始出走,而諾伊斯和摩爾這兩位親密無間的工作夥伴也於1968年組團離職,進行11年後的再次創業,而這次他們新創立的公司,就是後來享譽全球的半導體公司——英特爾。



創立伊始,兩位聯合創始人是公司僅有的兩位員工,摩爾任職副總裁。


公司第一個重要產品Intel 1103存儲晶片於70年代初上市;1972年,英特爾的銷售額就達2340萬美元。存儲晶片成為英特爾在商業上獲取的第一個巨大成功。


等待在行業內站穩腳跟,摩爾和諾伊斯聘請了曾經的「八叛徒」之一——安迪·格羅夫(Andy Grove)作為公司第3號員工,他們被稱為「英特爾三駕馬車」,聯手打造了英特爾龐大的商業帝國,「Intel Inside」處理器一度占據了全球80%以上的個人電腦。



在英特爾的幾十年裡,摩爾先後擔任了英特爾副總裁(1968-1975年)、總裁(1975-1979年)、CEO(1975-1987年)、董事會主席(1979-1997年)和名譽主席(1997-2006年)。


從英特爾退休後,摩爾奔波加利福尼亞和夏威夷兩地,致力於自己的慈善事業。2000年,他和妻子貝蒂用50億美元創辦了戈登和貝蒂摩爾基金會,這是全美最大的慈善基金會之一,專注於環境事業。


2002年,美國前總統小布希為摩爾頒發了美國最高平民榮譽勳章。


2022年,最新的福布斯億萬富翁排行榜上,摩爾以95億美元位列全球第214位。


大名鼎鼎的「摩爾定律」


對大多數人來說,無論是「戈登·摩爾」還是「仙童半導體聯合創始人」、「英特爾創始人」這幾個稱呼都有些陌生。但只要對計算機科學稍有了解的人,一定都聽過著名的「摩爾定律」。沒錯,被現代無數自媒體瘋狂挪用的「摩爾定律」,就由戈登·摩爾在仙童半導體工作期間提出。


1965年,《電子學》雜誌第35期特刊邀請還在仙童半導體工作的摩爾預測未來十年的發展,由此誕生了著名的「摩爾定律」:當價格不變時,集成電路晶片上可容納的電晶體數目,每隔18-24個月便會增加一倍,微處理器的性能提高一倍。(註:「摩爾定律」1965年預測集成電路密度翻倍所需的時間是一年,1975年摩爾將這一速度修訂為兩年翻一倍)。



這一定律對後來半個世紀裡電子半導體的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


在一定程度上,「摩爾定律」揭示了信息技術進步的速度,但其意義遠不至於此。對於半導體行業來說,其意義跟「牛頓第一定律」相當。摩爾在2008年的一次採訪中曾解釋道:「我想傳達出的信息是,通過在晶片上增加越來越多的電晶體,所有電子產品將變得越來越便宜。」


事實也證明的確如此。「摩爾定律」誕生至今,晶片以指數級的速度增長,包括存儲晶片在內的半導體價格也以每年30%的幅度下降,不僅讓個人電腦出現在人們面前,還催化誕生了更多網際網路和矽谷巨頭,如蘋果、Facebook、谷歌等。


在摩爾定律的指導下,英特爾找到了一個絕佳的發展模式:每年都會投入大量的錢用於技術創新,每18個月,這家公司的產品就會有一次顛覆式創新,通過技術創新,公司從市場上收割高額利潤,再滾動投入下一次的研發周期。可以說,英特爾所獲得得巨大成功,摩爾定律當功至偉。


英特爾前景蒙塵


雖然「摩爾定律」一直被英特爾傳承,但在半導體和計算機行業,「摩爾定律」使用至今的持續適用性,仍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


去年,另一晶片巨頭英偉達創始人兼CEO黃仁勛表示:「摩爾定律已死。」 而英特爾現任CEO基辛格立馬在隨後的發布會上隔空喊話:摩爾定律沒有死!兩大晶片巨頭間關於「摩爾定律」的爭論,將這一話題推向高潮。


事實上,儘管「摩爾定律」提升了集成電路PPA——更高的性能,更低的功耗,更小的面積,但是成本的飆升讓越來越多的企業停下對先進位程的追逐,以及 AI 、新的非矽半導體材料、光電量子、半導體工藝和體系結構的改進等新技術加持,讓人們思考摩爾定律本身的合理性。


而對於摩爾一手創辦的英特爾而言,摩爾的離世無疑讓正在經歷最為嚴酷的「至暗時刻」的英特爾更加「雪上加霜」。


2022年半導體行業景氣度急轉直下,加上PC市場疲軟,英特爾備受打擊,2022年的財報也被華爾街分析師稱為「災難級」財報。


財報顯示,2022年英特爾的營收631億美元,同比下跌20.12%,淨利潤更是遭遇大幅下跌,從前一年的198.7億美元暴跌至80.14億美元,跌幅達到59.67%。


為了「求生」,英特爾從去年起一直在「節流」,包括裁員20%、向數千名愛爾蘭員工提供3個月的自願無薪假期、關停計劃投資7億美元的實驗室、終止在以色列2億美元的研發中心項目等。


此前英特爾也曾試圖通過押寶自動駕駛、圖形業務和晶圓代工幾個風口來打造第二增長極,但均因太晚入場而掉隊。


在2022年財報公布後,英特爾CEO基辛格表示:「這並非最糟糕的。由於艱難的環境導致晶片庫存過剩,2023年一季度的業績將再次低於預期。」可見,短期來看英特爾前景仍蒙塵。



不過,從基辛格誓死維護「摩爾定律」的表態來看,該公司可能還將堅持在技術上取得突破。戈登·摩爾留下的遺產,在英特爾內部依舊有效。


一條小小的摩爾定律,成就了英特爾成為市值千億的公司,驅動著半導體行業發展。在傳奇人物謝幕之後,步入中年的英特爾還能否重返巔峰續寫輝煌,目前恐難有定論。


但摩爾為推進IT及半導體產業發揮出的巨大價值,還將在信息化時代持續閃爍光芒。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