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學園 | 每天《傷寒論》—第46、47條

甘草學園 發佈 2024-03-02T19:06:23.199136+00:00

更多優質文章、名老中醫免費直播、中醫臨床驗案、書方藥學習庫,盡在「甘草學園」——純粹、專業、平等、開放的中醫學習交流社區,與中醫同道共成長。

更多優質文章、名老中醫免費直播、中醫臨床驗案、書方藥學習庫,盡在「甘草學園」——純粹、專業、平等、開放的中醫學習交流社區,與中醫同道共成長。


文章來源:甘草學園

原文連結:https://www.igancao.com/aq

作者:陳永剛


(46)太陽病,脈浮緊、無汗、發熱、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證仍在,此當發其汗。服藥已微除,其人發煩目瞑,劇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陽氣重故也。麻黃湯主之。

(47)太陽病,脈浮緊,發熱,身無汗,自衄者愈。

字面意思:太陽病,初起出現脈浮緊、無汗、發熱、身疼痛等表證症狀,八九天後表證還在,根據治療原則一般要使用汗法。假設給予患者服用麻黃湯後出現煩躁目眩,甚至流鼻血,這是因為患者素體陽氣過旺的緣故,而這種情況下疾病也必然會好轉。太陽病脈浮緊,體溫升高,無汗,如果流鼻血則病情向愈。

引申意思:太陽病是辯病位,由脈浮緊、無汗、發熱、身疼痛可知當下患者是太陽傷寒,應給予麻黃湯治療。八九日後表證仍在有兩種情況,一是經過治療,二是未經治療。經過治療後病情尚未好轉,症狀有發生變化的可能,未經治療,八九天後症狀也可能發生變化。所以"表證仍在"或指脈浮緊、無汗、發熱、身疼痛等諸症均在,或可指部分症狀存在,同時也可能伴有新發症狀。但總歸一點,此時患者仍然是太陽傷寒。既然是太陽傷寒就還可以用麻黃湯治療。問題在於服藥後的反應,在辯證準確無誤的前提下,患者服藥後出現了一些特殊症狀。這種在藉助藥力而改變人體氣機以求恢復陰陽平衡狀態的過程中,機體出現的這些難以避免的特殊症狀的現象就稱之為"瞑眩反應"。《尚書說命篇》說:"若藥不瞑眩,厥疾弗瘳。"當然並非病人一吃藥就會發生瞑眩反應,即使覆杯而愈,效如桴鼓的治療過程也不一定見到瞑眩,這是為什麼呢?仲景解釋的相當精妙,由於陽氣重故也。這個陽氣就是人體的生命力,或者自愈力,或者叫正氣,也可說是免疫力,本質上就是幫助機體恢復正常狀態的那股神秘力量就是陽氣。有種類型的人的陽氣相對充足,人體機能反應非常靈敏,因此用藥後陽氣如年輕的壯士一般奮勇殺敵,由於這股力量太過於強大以致於發生了瞑眩,所以瞑眩反應是正氣抗邪所引起的。"瞑眩反應"是疾病恢復過程中的正常現象而非藥物的副作用,藥物的副作用是除了輔助正氣抗邪以治療疾病外又引起其他方面的不適,所以副作用是由藥物引起的,要極力避免,二者自然不可同日而語。除此之外,我想還應當考慮與藥量的關係,思考瞑眩反應是否是藥物過量引起的?(按一般用藥原則並不過量,而對於這類特殊的患者而言可能過量)對於這類病人如果減小藥量是否能在治療疾病的同時避免發生瞑眩反應?關於這個問題,筆者至今尚未找到具有說服力的答案,很期待有識之士來日能解我疑惑。

這兩個條文中另外一個重點就是衄。患者服藥後正氣被鼓動而奮力抗邪,在患有太陽傷寒時,抗邪的過程其實就是促使機體發汗的過程,《內經》早就說過"血汗同源",現代的科學同樣也能支持這個說法。當患者的陽氣充足,這個發汗過程在藥物的催使下就會變得劇烈,因此,強大的向外發汗的力量勢必就會造成表層毛細血管充血過度,由於鼻腔內的毛細血管較為淺顯,所以在受到這種壓力之後最容易破裂,於是就發生了衄,衄後血管的壓力得以解除,症狀便會減緩,雖然症狀比較新奇,但其生理過程的本質卻並未改變。第47條仍然是此過程的重現。

邏輯分析:太陽病患病的核心病機只有一個,解除太陽病的生理過程本質上也只有一種,大部分條文都在對這個過程中發生的種種情況進行細化分析,而後精準治療。然萬變不離其宗,若能抓其主幹,則枝葉可得也。

I 原創聲明

本文為甘草學園論壇醫生原創,未經作者授權,嚴禁轉載;

授權後轉載請註明:來源甘草學園公眾號、作者姓名;

​文中方藥僅供參考,請在專業中醫師指導下辨證用藥,切勿擅自試藥!

​​I 甘草醫生聲明

本文僅供學習用,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繫。

我們尊重原創,若您轉載本文,請註明:來源甘草學園公眾號、作者姓名。

若因版權糾紛、擅自試藥等引發問題,後果自負。​​​​​​​​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