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容歷代舊志概略

金陵句容 發佈 2024-03-02T19:22:45.761531+00:00

句容縣舊方志現存7部,其中縣誌4部、山志2部、湖志1部。縣誌4部是:《弘治句容縣誌》、《順治句容縣誌》、《乾隆句容縣誌》、光緒《續纂句容縣誌》。山志2部是:《茅山志》、《寶華山志》。湖志1部是:《赤山湖志》。另佚縣誌2部:《萬曆句容縣誌》、《嘉靖句容縣誌》。

句容縣舊方志現存7部,其中縣誌4部、山志2部、湖志1部。縣誌4部是:《弘治句容縣誌》、《順治句容縣誌》、《乾隆句容縣誌》、光緒《續纂句容縣誌》。山志2部是:《茅山志》、《寶華山志》。湖志1部是:《赤山湖志》。另佚縣誌2部:《萬曆句容縣誌》、《嘉靖句容縣誌》。


《弘治句容縣誌》12卷,明弘治五年(1492年)修,翌年成書。弘治九年(1496年)由知縣杜槃主持刊刻,並邀南京戶部郎中周琦作序,原本今藏寧波天一閣,1964年上海古籍書店據天一閣藏本影印。


天一閣藏本署名王僖主編,程文纂,王韶校正。王僖,字太和,浙江長興人,弘治初由舉人為句容知縣。程文,字仲昭,浮梁(今江西景德鎮)人,弘治初任句容儒學訓導。王韶,字思舜,句容縣人,景泰元年(1450年)舉人,曾任湖廣蘄州同知,四川合州同知。


全書正文12卷,卷首:序、縣境圖。卷之一:沿革、邑名、分野、形勝、風俗、疆域、至到、城池、坊鎮、街巷、市、鄉、村、里。卷之二公署類:察院、府館、縣治、儒學、社學、射圃、稅課局、雲亭驛、龍潭水馬驛巡檢司、僧會司、道會司、陰陽學、醫學、惠民藥局、申明亭、旌善亭、馬廠、馬場、白土公館、鋪舍、養濟院、牌坊。卷之三:歷代衙門官吏、本縣官員年表、儒學官員年表、戶口、田土、稅糧、課程、土產。卷之四地理類:山岩、崗谷、洞湖、溪澗、河堰、潭源、溝瀆、井泉、圩岸、池塘。卷之五:壇壝、宮室、樓閣、亭台、寺觀、庵院、丘墓、義冢、先賢遺蹟、祠廟、橋樑、道路、津渡、裁革衙門。卷之六人物類:名宦、師儒、流寓、忠勛、文人、忠節、賢良、進士、鄉舉、歲貢、吏員、隱逸、義門、孝子、順孫、義士、節婦、壽官、義官、醫術、能書、善畫、仙釋、方伎、異行。卷之七制詞類:大觀聖作之碑、御製觀龍歌、御製嘉瓜贊、歷代詔誥敕諭。卷之八題詠類:古今雜賦、容山八景、循良六詠、比體十絕。卷之九文章類:縣治碑刻、儒學碑刻。卷之十文章類:祠廟碑刻、寺觀碑刻。卷之十一文章類:節孝傳記、墓道銘表。卷之十二雜錄類:五瑞圖序跋、許長史葛仙翁井銘、宋景濂嘉瓜頌、劉大尹瑞麥頌、劉大尹德政頌、吏部曹尚書歸老序、御史張紳屯田序、重修茅山志序、容山鍾秀集序等。


《順治句容縣誌》(殘本)9卷,葛翊宸、叢大為主修,胡岳、江五嶽編輯。葛翊宸,浙江上虞人;叢大為,山東文登人。二人於順治中相繼為句容知縣,順治十三年(1656年)葛卸任,叢繼任。《順治句容縣誌》修纂於順治十二年至十四年,編纂者胡岳、江五嶽均系句容縣人,儒學生員。


全書門目與《弘治句容縣誌》不盡相同。全書分地理考、建置考、古蹟考、官制考、選舉考、典禮考、祥異考、版籍考、兵制考、藝文考等。「考」下再分目,各卷的劃分又不拘於「考」的界限。卷首序。卷之一:沿革、分野、疆域、形勝、風俗、山川、圩岸、鄉都里。卷之二:土產、學校、公署、社學、壇壝、雲亭驛、水馬驛、稅課局、書院、倉庫、鋪舍、街坊、市、橋樑路津、寺觀、祠廟、丘墓。卷之三:秩官、官師年表、選舉。卷之四:祀典、恤典、禮儀、義冢、祥異、田賦、戶口、土田、賦稅、稅課。卷之五:名宦、鄉賢。卷之六:薦辟、孝行、貞節、耆隱、文士、流寓、方伎、兵防。卷之七至卷之九:藝文。根據目錄,卷首還應有凡例、四境圖和縣治圖,現存殘本闕如。現存殘本目錄部分已缺頁,是否全書不止九卷,尚須考訂。


《乾隆句容縣誌》10卷,乾隆十五年(1750年)曹襲先纂修。曹襲先,江西新建人,舉人,乾隆十四年任句容知縣。


此書在句容縣內一度亡佚,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邑人楊世源根據文瀾閣藏本重刻。1974年,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根據光緒重刻本影印。


卷首除曹襲先自作序外,還收錄了明萬曆、清順治兩部句容縣誌的序文(《萬曆志》已佚)。所設門目,卷首:序、原序、原纂修姓氏、凡例、圖記、御製詩。卷第一輿地誌:沿革、星野、疆域、形勝、風俗、鄉里、市鎮、街坊、路巷、牌坊、物產。卷第二建置志:城池、倉庫、壇壝、公暑、鋪舍、營汛、驛站。卷第三山川志:山峰、岩、岡、谷、洞、石、湖、河、溪、潭、泉、井、池、橋、閘、渡、溝瀆、堰、塘、圩岸。卷第四古蹟志:名勝、冢墓、祠廟、寺觀、宮院、殿壇、庵堂。卷第五民賦志:戶口、田賦、草場、課稅、均徭、貢輸。卷第六學校志:學宮、書院、祀典、祭器、樂器。卷第七秩官志:官制、秩官表、名宦傳。卷第八選舉志:正科表、薦辟、封蔭、應例、別進。卷第九人物誌上:鄉賢、忠節、政治、孝義、儒林、文學、武勛;人物誌下:貞節、義行、隱逸、耆年、流寓、方技、仙釋。卷第十藝文志上:碑文;藝文志下:各體詩文。卷末雜誌:軼事、遺書、祥異。


《續纂句容縣誌》20卷,張紹棠修,蕭穆纂。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修,約成於光緒二十七年,光緒三十年刊刻。現句容縣檔案館藏有民國7年(1918年)印本。1974年,台灣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據光緒三十年刊本影印出版。


張紹棠,字星五,安徽桐城人,光緒二十五~二十六年任句容知縣。蕭穆,字敬孚,安微桐城人,貢生。


全書門目。卷首:序、續纂姓氏、凡例、圖說。卷一:聖澤記。卷二:建置、大事記、古蹟。卷三:祠祀、學校。卷四:實政。卷五:田賦。卷六:水利、風俗、物產。卷七:秩官表、科貢表、選舉。卷八至卷十二:人物。卷十三至卷十五:烈女。卷十六至卷十七:金石。卷十八;藝文。卷十九:祥異、兵事。卷二十:拾補。卷末:雜俎。


卷首所列「續纂姓氏」,詳細地列出分纂、採訪等人員名單(共十餘名)、此書內容與《乾隆句容縣誌》有銜接關係。書中注重對乾隆至光緒年間一百五十餘年的動態記述。


《嘉靖句容縣誌》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增輯《已佚)。


《萬曆句容縣誌》11卷(已佚)。據《乾隆句容縣誌》卷首所載茅一桂撰《萬曆志序》,此書為丁賓修、茅一桂補修,約成書於明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丁賓,字廷禮,浙江嘉善人。明隆慶五年(1571年)進士,萬曆初任句容知縣,在任7年。茅一桂,萬曆二十六年(1547年)由舉人任句容知縣。


《茅山志》14卷,(元)劉大彬原撰,(清)笪重光重編。劉大彬,號玉虛子,錢塘(今杭州)人。約於元至大四年(1311年)入主茅山,為道教茅山派第四十五代宗師。據劉大彬自序稱:「早在南宋曾有人修山紀四卷。」劉約於元至治三年(1323年)著手修輯,「又五載,而成。是書凡十二篇,十五卷,題曰《茅山志》。」由此推論,當成書於元泰定五年(1328年)。嗣後,曾於明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成化六年(1470年)、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三次重刻。清康熙八年(1669年),笪重光據舊刻本重編。重編茅山志卷首自序落款為康熙八年,卷五所收碑銘最晚至康熙十年夏,可見成書刊刻當在此之後。光緒三年(1877年)和光緒二十四年又兩次重刻。


全書門目:卷首:笪重光自序、茅山全圖(長幅,共12頁)、原序3篇、明重刻本序4篇、道秩考。卷一:三茅真君歷朝誥。卷二:歷朝真人教書。卷三:歷代真人奏疏書札。卷四:歷代真人名臣碑記。卷五:宮觀歷代名公碑銘。卷六:三茅真君紀系。卷七:洞天職仙傳。卷八:上清嗣宗師四十五代傳。卷九:茅山高真女仙傳。卷十:宮觀泉洞異產田畝紀。卷十一:真人著述經懺道書。卷十二:梁唐宋元名人詩記。卷十三:明代名人詩記。卷十四:清名人詩、附道秩考——各宮住持姓氏。


《寶華山志》15卷,釋德基原輯,劉名芳續撰,僧福聚重校。


德基,號定庵,俗家姓林,原籍福建莆田,寶華山隆昌寺第三代祖師,於清康熙十八~四十年(1679~1701年)住持隆昌寺,曾於康熙二十九年輯修《寶華山志》12卷,原書今不存。福聚,號文海,俗家姓駱,原籍浙江義烏,寶華山隆昌寺第七代祖師,於雍正時住持隆昌寺。他約於乾隆十五年(1750年)前後主持「開館纂修」山志。劉名芳,號十六洞天,生平無考,他是福聚主持續修山志的實際撰寫者,據稱他將原康熙本山志「汰繁去謬,筆削過半」。


續撰本分15卷,門目如下:卷首:御製。卷一:山圖、形勝、星野。卷二:山水。卷三:建置。卷四:古蹟、靈異。卷五:高僧、律師。卷六:碑銘、碑記。卷七:塔銘。卷八:詔敕、奏疏、公移。卷九:記。卷十:賦。卷十一:序。卷十二:傳。卷十三:贊、考、書、啟。卷十四至卷十五:詩。


現存15卷本《寶華山志》系由隆昌寺十五代祖師聖性於清同治年間重刻,句容縣檔案館保存有完整的一部,共四冊。聖性,如皋人,生平不詳,同治初住持隆昌寺。


《赤山湖志》6卷,尚兆山撰於清光緒八年(1882年),蔣國榜校印。最初的刊行年代和版本不詳,現存有《金陵叢書》本,藏南京圖書館。尚兆山,字仰止,句容縣人,廩生,生卒年不詳。在尚兆山撰湖志之前,赤山湖曾有志。尚在自序中稱:「赤山湖舊有志,一見句容縣誌,未知明時何人著,一國朝邑人石泉著。湮佚莫睹,未敢拈毫。」蔣國榜,句容縣人,生平不可考。據他撰寫的《赤山湖志跋》,稱尚兆山是因左宗棠任兩江總督時修浚赤山湖半途而廢,「先生痛之,乃為是志,以詳其原委端末。」原書草稿初就,尚兆山即去世。其自序中題書名為《赤山湖志源委札記》,全書7卷,蔣根據草稿編集整理為6卷,題為《赤山湖志》。卷首:自序。卷一:赤山湖全圖。卷二:歷代源委圖及秦淮各鄉圖、山水全勢圖(共13幅)。卷三:赤山湖源委圖說。卷四:文。卷五:祈年譜。卷六:興作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