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場「橫掃東南亞(下)」

路過你頭頂的風 發佈 2024-03-03T00:40:35.265000+00:00

菲律賓地處亞洲東南部,北隔巴士海峽與台灣島遙遙相望,南部和西南隔蘇拉威西海、巴拉巴克海峽與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相望,西瀕南海,東臨太平洋,全國共有7000多個島嶼,其中呂宋島、棉蘭老島、薩馬島等11個主要島嶼占總面積的96%,擁有約18533公里長的海岸線;

菲律賓地處亞洲東南部,北隔巴士海峽與台灣島遙遙相望,南部和西南隔蘇拉威西海、巴拉巴克海峽與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相望,西瀕南海,東臨太平洋,全國共有7000多個島嶼,其中呂宋島、棉蘭老島、薩馬島等11個主要島嶼占總面積的96%,擁有約18533公里長的海岸線;

1898年6月,菲律賓脫離西班牙的殖民統治宣告獨立,同年美西戰爭後,成為美國屬地。美國在菲律賓的克拉克和甲米地建有亞洲最大的空軍、海軍基地。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美國在菲律賓的軍事基地不僅成為了日軍南進的最大障礙,而且還威脅到了日本本土安全。因此,攻占菲律賓群島,擊潰美菲軍隊和美國在亞洲的艦隊,同時掠奪當地豐富的資源,為日後進攻荷屬東印度群島和澳大利亞創造有利條件,就成為日軍的首要任務;

‬第一次菲律賓戰役(M作戰)

參加第一次菲律賓戰役的日軍部隊主要是本間雅晴的第十四軍、高橋伊望指揮的菲律賓戰役聯合艦隊以及陸軍航空兵第五飛行集團和海軍第11航空隊,共計擁有航空母艦1艘、水上飛機母艦3艘、巡洋艦10艘、驅逐艦29艘、運輸艦和其他輔助船隻100艘、各類型作戰飛機500餘架;

駐守在菲律賓群島的美菲軍隊合計約13萬人,其中美軍3.1萬人,由麥克阿瑟中將指揮,另有托馬斯·哈特指揮的美國亞洲艦隊(擁有各類型戰鬥艦艇45艘)和約270架飛機協同作戰;

1941年12月8日,也就是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偷襲珍珠港的同一天,日軍陸海軍航空兵開始對美軍機場和甲米地的美國海軍基地展開空襲。兩天時間裡,美軍部署在菲律賓的一半重型轟炸機和超過三分之一的戰鬥機被日軍摧毀;

12月10日,日軍第十四軍第48師團的先遣部隊約4000人分別在呂宋島北部的阿帕里和維甘登陸並占領當地的機場。12月11日,日軍第五飛行集團開始逐漸轉移至呂宋島上的已占機場,以掩護地面部隊的登陸和發展進攻。12月12日,日軍第16師團木村支隊約2500人成功在呂宋島南部的黎牙實比登陸。12月17日,美軍將僅剩的17架B-17轟炸機撤到澳大利亞,至此,日軍完全掌握了制海權和制空權;

12月22日,日軍第48師團主力在呂宋島西岸的林加延灣登陸,兩天後,第16師團主力在東南部的拉蒙灣登陸,日軍開始對馬尼拉和呂宋島上的美菲軍隊形成南北夾擊之勢。12月26日,呂宋島守軍奉命撤往巴丹半島和科雷希多島,日軍則繼續從南北兩個方向逼近馬尼拉,但是未能切斷美菲軍隊撤往巴丹半島的退路;

1942年1月2日,日軍占領馬尼拉,與此同時,日軍還在棉蘭老島和霍洛島成功登陸,原先駐守在呂宋島上的約8萬名美菲士兵撤向巴丹半島。此時,日軍大本營認為菲律賓的大局已定,於是將海軍主力和第48師團調往荷屬東印度群島,將第五飛行集團調往緬甸,僅留下第16師團繼續清剿其他島嶼;

1月9日,日軍開始進攻巴丹半島,但是遭到了美菲軍隊的頑強抗擊,戰至月底,日軍因傷亡過重喪失進攻力而被迫轉入防禦,雙方陷入膠著狀態。3月中旬,麥克阿瑟飛往澳大利亞並將留守美菲軍隊的指揮權移交給溫賴特少將;

4月3日,在增援的第4師團抵達後,日軍再次對巴丹半島發起攻擊,雙方在叢林中展開激烈的戰鬥,但是此時留守的美菲軍隊既無援兵也缺乏必要的補給,很難抵禦日軍的猛烈進攻。4月9日,巴丹半島的7.5萬守軍(其中美軍9300人)正式向日軍投降;

從4月10日起,日軍開始將美菲軍戰俘押往聖費爾南多,途中有數千人死於飢餓、疾病或被殺害,這就是臭名昭著的「巴丹死亡行軍」;

5月5日,日軍在炮火的掩護下,兵分兩路成功在科雷希多島登陸,隨後對島上的要塞發起進攻,剩餘的約1.5名美菲軍士兵則依託坑道工事堅決抗擊。5月6日,日軍後續部隊順利登陸並投入作戰,當天,溫賴特少將率美菲軍餘部投降。次日,日軍完全占領了科雷希多島;

5月10日,駐守在棉蘭老島和呂宋島北部山區的美菲軍投降。18日,駐班乃島的美菲軍停止抵抗,至此,日軍徹底控制了菲律賓全境;

第一次菲律賓戰役,日軍以傷亡1.4萬人,損失80餘架飛機和4艘艦艇為代價,擊毀了美菲軍飛機250餘架、各類型作戰艦艇8艘,擊斃美菲軍2500人、俘虜包括溫賴特少將在內的美菲軍官兵11萬人;

關島戰役(G作戰)

‬關島位於太平洋西部、馬里亞納去群島最南端,總面積549平方公里,是馬里亞納群島中最大的島嶼,1898年美西戰爭後美國從西班牙手中奪占該島,是美國的非憲轄管制領土;

進攻關島的日軍主要是堀(kū)井富太郎指揮的南海支隊和從塞班島調派而來的海軍陸戰隊一個大隊(約370人)。而駐守關島的美軍則共有547名,其中受過軍事訓練僅有海軍的153名陸戰隊士兵和一艘掃雷艇上面的137名海員,由海軍上校麥克米林指揮;

1941年12月8—9日,日軍飛機連續兩天對關島上的美軍軍營、庫房等設施進行空襲和掃射。12月10日凌晨2時15分,370名日本海軍陸戰隊士兵在阿加尼亞灣登陸成功,隨即立刻攻占了政府大樓。4時45分,日軍與美軍在阿加尼亞市區的西班牙廣場爆發激戰,見大勢已去,麥克米林於6時整決定放棄抵抗,宣布投降;

關島戰役美軍陣亡17人,傷22人,日軍被擊斃1人,擊傷6人;

‬荷屬東印度群島戰役(H作戰)

荷屬東印度群島(即如今的印度尼西亞)總面積191萬平方公里,共由約17508個島嶼組成,其中面積較大的島嶼有加里曼丹島、蘇門答臘島、蘇拉威西島、伊里安島和爪哇島,十六世紀末淪為荷蘭殖民地;

荷屬東印度群島地處亞澳兩大陸和太平洋、印度洋之間,是控制兩大陸和兩大洋海上交通的咽喉要道。並且還擁有豐富的石油、橡膠、錫和鋁土礦資源,1939年的石油年產量就達到800萬噸,遠超當時日本全年500萬噸的需求量;

進攻荷屬東印度群島的日軍主要是今村均的第十六軍,總兵力約10萬人,另有海軍第3艦隊、第11航空艦隊和陸軍第三飛行集團協同作戰,擁有各類型作戰飛機約540架;

1942年1月初,為應對日軍的南侵,美國、英國、荷蘭和澳大利亞四國共同組建西南太平洋地區盟軍司令部,統一指揮駐守在荷屬東印度群島的盟軍部隊,以英國陸軍上將阿奇博爾德·韋維爾為最高指揮官,美國海軍上將T·C·哈特為海軍部隊司令,荷蘭陸軍中將H·塔·普爾頓為陸軍部隊司令,美國陸軍少將L·H·希里爾為空軍部隊司令。四國盟軍合計擁有陸軍9.2萬人(其中荷蘭軍7.5萬人)、海軍作戰艦艇88艘以及作戰飛機約300架;

日軍的計劃是兵分三路進攻荷屬東印度群島,西路部隊在金蘭灣集結,負責進攻南蘇門答臘、邦加和巨港,占領巨港後再進攻西爪哇。中路部隊在達沃集結,負責進攻打拉根、峇里區板和馬辰,最後奪取東爪哇。東路部隊也集結在達沃,負責攻占萬雅老、肯達里、安汶、望加錫、帝汶和峇里;

當時盟軍的海軍實力並不遜色於日本海軍,美國亞洲艦隊擁有重型巡洋艦「休斯頓」號、輕型巡洋艦「馬波亥德」號、「波伊斯」號以及13艘驅逐艦,澳大利亞海軍擁有2艘輕型巡洋艦和7艘驅逐艦,荷蘭海軍擁有「特隆普」號、「爪哇」號、「魯特」號3艘輕型巡洋艦和7艘驅逐艦、16艘潛艇。因此,海戰的成敗就直接關係到此次戰役的勝負;

1942年2月22日,日軍第48師團搭乘41艘運輸船,在2艘重巡洋艦、2艘輕巡洋艦和14艘驅逐艦的護衛下,殺氣騰騰的沿爪哇海面南下。2月27日下午13時50分,一架荷蘭偵察機發現了日本海軍的蹤跡,荷蘭海軍少將卡爾· 杜爾曼隨即帶領盟軍艦隊駛出泗水港前往截擊;

此次出擊的盟軍艦隊,以英國皇家海軍驅逐艦「伊勒托拉」號、「周比特」號和「英康特」號擔任前衛,杜爾曼親率「魯特」號(旗艦)、厄克塞特」號、「休斯頓」號、「伯斯」號和「爪哇」號巡洋艦為中路艦隊,荷蘭海軍驅逐艦「威斯」號、「厄佛仙」號、「喀登涅」號護衛左翼,美國海軍驅逐艦「愛德華」號、「福特」號、阿爾丹」號和「保羅詹斯」號擔任後衛;

27日15時30分,杜爾曼在獲悉日軍艦隊的確切位置後,當即下令:「艦隊全速前進!無須顧及空襲!搜索和攻擊日艦!」不過當天由於載著32架P-40戰機的「蘭利」號航空母艦,在前往芒拉扎的途中被日軍飛機擊沉,因此導致盟軍艦隊在戰鬥開始後沒能得到有力的空中支援;

「魯特」號輕巡洋艦率先向日軍艦隊開火,隨後,日軍的「那智」號和「羽黑」號重巡洋艦從後方趕上來開火還擊。隨著兩支艦隊的距離越來越近,雙方的炮戰也愈發激烈,日軍驅逐艦利用航速快的優勢,加速前進以求占據有利的陣位,當距離盟軍艦隊還有約4海里時,數艘日軍驅逐艦先後發射了40餘枚魚雷,向盟軍艦隊發起猛攻,迫使杜爾曼下令轉舵。此時,盟軍艦隊已經漸漸開始在戰術上落入下風;

17時05分,「厄克塞特」號被擊中,緊接著「休斯頓」號也被炮彈擊中,三分鐘後,一艘受傷正欲退出戰場的日軍戰艦打出最後一發炮彈,恰好擊中「厄克塞特」號的鍋爐倉,8個鍋爐中的6個被毀,不得不減速行駛。「伯斯」號隨即在受傷的巡洋艦四周施放煙幕彈,使其免受日艦的攻擊。激戰之中,盟軍艦隊損失慘重,「喀登涅」號驅逐艦甚至被魚雷命中腰部,直接被炸成兩截;

晚上22時30分,眼見戰場形勢越來越不利,杜爾曼開始率領盟軍艦隊沿海岸向西行駛,不聊卻駛入了盟軍自己布設的雷區,損失慘重;

2月28日凌晨時分,盟軍艦隊突然發現日軍的「那智」號和「羽黑」號重巡洋艦與自己相距不足3海里,由於措手不及而失去了最佳的攻擊機會,幾分鐘後,日艦迅速掉頭北駛,在一個有利的位置連續向盟軍艦隊發射了12枚魚雷,「魯特」號和「爪哇」號巡洋艦因閃避不及而相繼被擊中,伴隨著熊熊大火沉沒海底,本可以搭乘救生艇逃生的杜爾曼少將卻選擇了與「魯特」號一同沉入大海,最終壯烈殉職;

泗水海戰的失利,使盟軍保衛爪哇島的海上力量幾乎全軍覆沒,日軍完全掌握了制海權。而此前日軍航空兵針對泗水、巴達維亞等地的連番轟炸,也將盟軍的空中力量摧毀殆盡,制海權和制空權的喪失徹底動搖了盟軍固守荷屬東印度群島的信心,不久後,西南太平洋戰區盟軍司令部宣告解體;

3月1日,日軍第十六軍分別在爪哇島的三個地點登陸,隨後在優勢海空力量的掩護下迅速推進,夾擊爪哇島上的盟軍軍隊。3月5日,日軍攻占巴達維亞,6日攻占茂物,8日占領泗水港和芝加扎,從而徹底切斷了盟軍撤往澳大利亞的退路;

3月9日,日軍攻占萬隆,同日,爪哇島的盟軍餘部全部投降。3月12日,日軍控制了整個爪哇島,3月15日,徹底占領荷屬東印度群島;

此役,日軍以傷亡1萬餘人,損失4艘運輸船、1艘掃雷艦和1艘巡邏艇為代價,擊沉了盟軍巡洋艦5艘、驅逐艦7艘,俘虜盟軍官兵8萬餘人,繳獲飛機177架,奪取石油170萬噸,並成功搶占了破壞不是很嚴重的油田設施;

PS:感謝您的支持與關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