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為救69歲掏糞老人跳入糞池的四醫大學生張華,已經去世41年了

最人物紀賬號 發佈 2024-03-03T14:56:52.447500+00:00

1982年7月11日上午9點多,在西安市康復路北口西側,人群中都在呼喊:「救人啊!掏糞的老漢掉進糞池了!」這個時候,第四軍醫大學(現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軍醫大學)大三學生張華在脫下軍裝後,毫不猶豫地跳入糞池救人。就在他拉起老人的一瞬間,他卻被糞池熏昏,和老人一同跌入糞池中。

1982年7月11日上午9點多,在西安市康復路北口西側,人群中都在呼喊:「救人啊!掏糞的老漢掉進糞池了!」這個時候,第四軍醫大學(現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軍醫大學)大三學生張華在脫下軍裝後,毫不猶豫地跳入糞池救人。就在他拉起老人的一瞬間,他卻被糞池熏昏,和老人一同跌入糞池中。之後等救援人員將其撈起時,張華已經失去了生命,年僅24歲。從此,這個為救69歲掏糞老人的張華成為了四醫大的英雄人物,也成為了全國人民心中的革命烈士。如今距離張華去世已經41年了,本期最人物紀就帶大家緬懷張華的英雄事跡。

1958年10月,張華出生於黑龍江省雞西市虎林縣的一個軍人家庭里。父母都是革命軍人,也都是我黨黨員。張華兄弟姐妹四人,他排行老二,還有一個哥哥,一個弟弟和一個妹妹。那時候,大家的生活方式很單一,每天晚上,父母就會給兒女們講述當兵的日子,講述雷鋒的故事。

正是在父母的薰陶下,張華從小就要立志參軍,並以雷鋒做榜樣,成為無私奉獻的人。有了志向後,張華便在學習中下苦,據哥哥張輝回憶,弟弟張華是家中學習最好的那一個,並不是因為他腦子有多聰明,而是他學習最認真,每天要學到晚上9點多。從小學到初中,張華每年都是三好學生。

1975年,張華高中畢業,那時候高考還沒有恢復,張華一個高中生就算是一個知識分子了,他緊跟國家政策,成為了下鄉知青。就這樣,17歲的張華來到了離家200公里以外的堯河縣農機知青點插隊。

插隊時,張華表現優秀,不到一年時間就成為了農場的團支書。但他深入工作一線,和大家一起在田間勞作。

1976年春天,農場周圍意外發生了火災,火勢越來越大,眼看就要向不遠處的森林燒去。張華臨危不亂,他立馬組織人員割草、鏟土,希望開闢出一條防火帶,可是這樣的方法實在太慢,後來張華乾脆俯身倒地,在枯草中滾了起來。這樣的方法的確有用,其他人也就照此模仿了起來,最後生生開闢出了一條防火帶,讓火勢沒能進入森林。

1977年,19歲的張華選擇了參軍入伍,對於他來說,終於實現了兒時的夢想,這讓他非常光榮。在部隊裡,經過了短暫的新兵集訓後,張華成為了一名傘兵。這是一個要求膽量和能力的兵種,對於傘兵來說,第一次跳傘無疑是對自己內心的大挑戰。一般老兵都會在身後安慰新兵,在他們跳出去推他們一把。但這樣的動作在張華看來有些多餘,他認為這樣跳傘有些不光彩。

所以張華第一次跳傘時,毫不猶豫地就跳了出去,並安穩在規定地點落地。

張華訓練刻苦,在部隊裡,他總要爭先。在得知高考恢復後,張華有了新想法,除了訓練外,他又重拾課本,開始努力學習,為的就是參加高考成為一名大學生。那個年代,對於成為大學生這件事大家都不太青睞,畢竟很多人更願意成為中專生又或者是在百貨公司當售貨員。

對於張華的行為,班裡的戰友也不解,但張華卻跟戰友們解釋道:「我報考大學是為了以後更好的工作」。

對於張華來說,他希望在和平年代選擇一個更能幫助普通人的職業,所以他的理想就是考入一所軍醫大學,成為一個醫生。

1979年7月7日,即將年滿21歲的張華參加了高考,最終他以瀋陽軍區空軍系統第一名的成績被位於西安的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醫學系錄取。張華考上大學的消息很快傳回了家鄉,全家人都為他感到自豪。

就這樣,張華來到了第四軍醫大學報到,在大學裡,張華學習認真,和其他從高中上來的同學相比,張華年齡偏大。他總把同學們當作弟弟妹妹一樣,儘量幫助同學們解決生活學習中的問題。

張華生前同學張惠中(現空軍軍醫大學唐都醫院檢驗科主任醫師、教授)曾這樣評價張華:「張華絕對是好人!熱情,仗義,是同學中的老大哥。」另一名同學朱國雄(現濟南軍區總醫院口腔科主任)則說:「張華非常樂觀、開朗,豁達、義氣,樂於助人。由於是學生幹部,所以很自律。」

能看出來,在同學眼中,張華有著非常高的評價。

1979年8月25日,張華成功獲批加入了我黨,這對於他來說是一件非常光榮的事情。當天晚上,張華就在日記本中這樣寫道:「只要黨的事業需要,我將視死如歸。」

1981年放暑假時,張華回到了老家,這個時候,家鄉正遇上多年罕見的洪水。張華家受災嚴重,水湧入了他家的房子裡,光水就有兩米高。這個時候,張華沒有著急回家,而是到村頭幫助那些困在洪水中的村民們轉移。在他的幫助下,有4人得以保全性命。這些在張華看來微不足道的事情,卻被村民們記憶猶新,張華犧牲時,這些故事才被報導了出來。

1982年7月11日,此時暑假已經到來,張華也打算回到老家。當天一大早,他就去了學校附近的康復路,在這裡給弟弟妹妹買了一件尼龍衫和襯衫。考慮到襯衫不太合身,他又帶著襯衫來到了康復路北口西側,在這裡的裁縫店裡修改襯衫。

大約早上9點多,就在他等待裁縫修改衣服時,周圍人忽然大聲呼喊了起來:「救人啊!掏糞的老漢掉進糞池了!」。

張華聽到了呼喊聲,身著一身軍裝的他連忙起身察看,原來是一位老人掉入了糞池中。

老人名叫魏志德,是西安市灞橋區新築公社的一名社員。魏志德就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農民,辛苦種田一輩子。事發時,他已經69歲了,是公共廁所的清潔工人。當天早上,魏志德來到公廁邊,發現管道堵塞。他俯身打算疏通管道,但因為沒有穿戴任何任何護具,他在蹲下後不久,便被沼氣熏暈,然後一頭栽進了糞坑中。

7月份的西安雖然是清晨,但氣溫已經達到了36度左右。魏志德掉下去後,雖然市民們都在喊救命,但沒有一個人敢靠前,因為味道實在是太臭了。

但是張華在聽到呼救後,他二話不說便來到跟前察看情況,他發現這個糞池大約有十幾平米,開口是邊長不到70厘米的正方形。張華沒有絲毫猶豫,他摘下軍帽,脫下軍上衣。然後沿著梯子俯身下去,進入到了3米深的糞池中。

此時,張華發現掉入糞池中的69歲老人魏志德還有呼吸,他大聲呼喊道:「人還活著,快放繩子!」。周圍人這才行動起來,找繩子、扶梯子。在張華的感染下,大家似乎也忘卻了糞池巨大的臭味。

人們將繩子找來後,張華已經將老人抱起,打算將老人綁在繩子上拉上去,然後自己再爬梯子上去。可是就在這時候,張華居然暈倒了,他和老人一起摔進了糞池中。原來,張華也因為長時間處於糞池中,導致沼氣中毒。

張華和老人暈倒後,周圍的群眾連忙報警,幾名群眾冒險下去將張華和老人打撈了上來。雖然群眾很快就清洗掉了張華身上的糞便,還將其送進了西京醫院搶救,但張華最終還是沒能被搶救過來,就這樣,年僅24歲的張華失去了生命。而他失去生命的代價也沒能救回69歲的掏糞老人。

當時的四醫大距離西京醫院有十幾公里的路程,當張華犧牲的消息傳到學校時,已經是中午了。平時和張華要好的同學們都不敢相信這件事是真的,他們的心情非常沉重。到了下午,同學們自發到校園裡悼念張華,他們舉著黑板寫著:「沉痛悼念張華同志!」

1982年7月12日,張華的家人在接到消息後連忙趕到了西安,可是此時他們看到的只有張華的屍體。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痛苦對於張華的父母來說極為痛心,在家人眼裡,張華是家中最優秀的一個人,他們實在無法接受這個事實。但是他們知道張華的去世和學校沒有關係,所以他們沒有索要任何賠償。

當時四醫大本來想低調處理這件事,但學校的學生們卻都自發出門悼念張華,大家紛紛要求學校給張華舉辦追悼會。幾天後,蘭州軍區獲悉了張華犧牲的消息,並最終決定將張華樹立成一個典型。

隨後四醫大決定,給張華追記一等功,批准他為革命烈士。

1982年8月5日,《光明日報》率先報導了張華的事跡,之後多家媒體相繼刊登了張華的英勇事跡。張華被越來越多的人熟知,多地多部門呼籲向張華學習,而在張華被稱讚的同時,另外一種聲音也引起了人們的注意。

在不少人看來,24歲的大學生張華本應該有光明的前途,可以為國家做更多更大的貢獻,但他卻為了救助69歲掏糞老人而失去生命,實在有些不值當,也有些衝動。但筆者認為,張華在救人的那一刻,並沒有來得及考慮後果,他只是不忍心一個鮮活的生命就這樣倒下,他認為自己可以救起老人。其實,張華就是一個為了他人可以捨棄生命的人,他曾在日記本里這樣寫道:「我活著就要為人民群眾解除痛苦,這是我最大的幸福。」

事實上,單純拿生命的意義來講,每個人都是相同的,人的生命沒有貴賤之分,大學生和老農民的生命價值都一樣。更何況張華的犧牲也對後來人影響非常大,他留下來的張華精神至今也影響了一代人,影響了第四軍醫大學。

2015年3月31日,張華烈士的骨灰被送回到了黑龍江省七台河市烈士陵園裡,讓張華重歸故土,這是張華家人的祈願,因為當時,張華年過80歲的父母都住在七台河市,他們希望兒子能離自己近一點。

如今距離張華去世已經過去了快41年了,張華這個名字對於四醫大的全體師生來說一點也不陌生。張華生前所在的班級在他犧牲後就被命名為了張華班,至今仍然在招生。張華生前穿過的軍服、鞋帽,使用過的聽診器等也被陳列在了四醫大的校史館裡。

張華烈士的雕像目前就在第四軍醫大校園內陳設,每年四醫大新生入學後,都會聆聽張華精神,也要到張華雕像前舉行宣誓儀式。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