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不休》導演廣州透露第一次見張頌文情形:他沒跟我聊一句電影

羊城派 發佈 2024-03-03T23:09:58.151128+00:00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麗由白客、苗苗、張頌文領銜主演的電影《不止不休》今日正式公映。昨日,劇組來廣州路演,導演王晶與觀眾進行了映後交流。王晶透露自己第一次張頌文見面的情形:「他沒跟我聊一句電影或角色的事。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麗

由白客、苗苗、張頌文領銜主演的電影《不止不休》今日正式公映。昨日,劇組來廣州路演,導演王晶與觀眾進行了映後交流。王晶透露自己第一次張頌文見面的情形:「他沒跟我聊一句電影或角色的事。」

《不止不休》導演王晶

《不止不休》的故事發生在2003年,沒錢、沒學歷、沒背景的「三無青年」韓東懷揣新聞理想,與女友小竹開始了北漂生涯,在知名記者黃江的幫助下進入報社實習。在一次暗訪中,他發現了當時的B肝病毒攜帶者在就業和求學中受歧視,決定用自己手中的筆改變這一切……

在影片中,張頌文扮演資深調查記者黃江。王晶透露,在打造這個角色時,他引入了「獵人」的意象:「記者是什麼樣的?我們可能都會覺得,他應該是一個文質彬彬的知識分子。但我們想,能不能給這個人物附加一些別的定義?比如,他就像一個獵人,總是一次次衝出去尋找獵物。有了這個定位以後,這個人物就有很多可能性了。比如張頌文老師身上穿的那身皮衣,其實是獵裝。另外,記者手中的筆,我們找的也是尖銳的、金屬的,看起來就像武器。」

王晶笑著透露,張頌文曾說過,他當時讀完《不止不休》的劇本,第一時間就想演韓東那個角色,「後來發現,那是個26歲的實習生,他可能不太行」。後來,張頌文跟王晶第一次見面。王晶說:「我印象特別深,那次他沒跟我聊一句電影或角色的事,只是跟我講了他當年從電影學院畢業後,那個冬天是怎麼過的。他當年跟電影裡的韓東一樣,也不知道自己未來的路應該怎麼走——是堅持下去,還是再尋找別的可能性。」王晶感嘆,現在有那麼多觀眾喜歡張頌文,其中一個原因正是「歲月給了他很多沉澱的機會」。

王晶還表達了自己對韓東的扮演者白客的喜愛:「我們最早寫劇本的時候,就想找一個普通人。因為我希望大家相信這個人很平凡,但他好像又做了一點點我們不太敢去做的事情。後來我跟白客聊這個故事的時候,我發現除了他的那張樸素中帶著點帥氣的臉之外,他身上還有更多的東西,比如他的天真。我覺得遇到他是我最大的幸運。」

《不止不休》廣州站路演合影

影片的英文譯名叫《The Best is Yet to Come》(最好的還沒到),王晶解釋:「我們最早就定了《不止不休》這個中文片名,它是一個對生活和夢想的態度,聽起來有點硬邦邦的,但挺有勁。後來我們一直在想英文名應該是什麼,然後有一天,一個同事推薦了《The Best is Yet to Come》——它其實是一首歌的名字。我一聽之下,覺得很神奇,它跟中文片名完全不一樣,但好像又在講同一件事。」

王晶出生於1984年,這是他第一部公映的導演長片。但此前,王晶曾為賈樟柯做過十幾年的副導演和執行導演。這一次,賈樟柯不但為他的導演處女作擔任了監製,還在片中客串了一把。

王晶笑著說,因為跟香港導演王晶同名,他常被認錯。「王晶導演原來不認識我,不過我在北京電影學院上學的時候,曾經去聽過一次他的講座。」他說,「後來我們倆有一個共同的做影視的朋友,常把他的一些消息發給我,又把我的一些消息發給他。據說王晶導演有一次還開玩笑說,因為我,他也成了『青年導演』了。」(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圖片 | 活動方提供

責編 | 邵梓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