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辦不成事」窗口 15分鐘把事辦成

南方日報 發佈 2024-03-04T06:27:25.561998+00:00

在市民服務中心24小時服務區,市民在工作人員幫助下辦理業務。南方日報記者 孫俊傑 攝10分鐘能幹啥?中堂鎮個體工商戶王先生的10分鐘,可以辦好一張營業執照。「以為又要預約又要填很多表,沒想到工作人員幫我在自助終端機辦成了,10分鐘搞掂。」那15分鐘呢?

在市民服務中心24小時服務區,市民在工作人員幫助下辦理業務。南方日報記者 孫俊傑 攝

10分鐘能幹啥?中堂鎮個體工商戶王先生的10分鐘,可以辦好一張營業執照。「以為又要預約又要填很多表,沒想到工作人員幫我在自助終端機辦成了,10分鐘搞掂。」那15分鐘呢?根據東坑鎮居民向先生的親身經歷,晚上7時45分向鎮政務服務中心「辦不成事」反映窗口緊急求助,15分鐘後就拿到了已續期的居住證,次日孩子得以順利報到入學。

王先生、向先生的10分鐘、15分鐘,是東莞「數字為民」的生動縮影。2023年是東莞數字政府改革建設提質換擋關鍵之年,政務服務從全域標準化向全城便利化邁進,「一網統管」從探索階段向機制優化縱深推進,賦能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3月,東莞召開政務服務全城便利化暨首席數據官工作推進會,結合省、市高質量發展大會精神以及省數字政府改革建設工作部署,實施政務服務全城便利化專項行動,充分發揮數字政府大平台、大數據、大服務、大治理、大協同優勢,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提升數位化治理與服務能力。

●南方日報記者 陳琬瑩 何綺瑩

政務服務邁進全城便利化

今年,東莞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十大行動」,其中,穩預期提信心行動、民生福祉提升行動、政務提效行動均與數字政府改革建設密切相關,「點名」涉企政務服務、莞家代辦服務、12345熱線等。

過去一年,東莞政務服務實現全域標準化——在全國率先實現港資企業開辦全程電子化,在全省率先開展村級證明事項標準化改革,在全省率先實現水、電、氣等市政公用業務「網上一鍵辦」,建成10分鐘政務服務圈,政務服務標準逐步統一,「莞家」品牌持續擦亮,「i莞家」APP上線超400項服務。

不僅要好辦,更要辦好。3月10日,《東莞市2023年政務服務全城便利化服務高質量發展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印發,提出要全面建成市鎮服務同效、線上線下並行、數據互動共享、集約智能高效的政務服務體系,顯著提高市、鎮、村三級政務服務效能和便利化水平。

效能變革在一線基層、企業廠區尤為明顯。

日前,茶山鎮政務服務中心聯合茶山公安分局,在廣東百利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開展企業服務專場,利用午休時間為該公司員工集中辦理居住證、戶政、出入境等多項業務,將移動窗口「搬」進企業。「整個辦理流程十分便捷,除了辦理業務之外,還了解到不少跟我們息息相關的政策。」員工陳女士說。

而在松山湖市民中心,某實業投資有限公司代表葉女士送來「便民利企,服務高效」錦旗。原來,公司當時有50多筆不動產抵押登記業務要辦理,時間緊、任務多,中心協調了多名窗口人員同時受理。次日,50多筆不動產抵押業務全部辦結出證。「這業務量一般預估要18個小時,但為了方便企業,最終壓縮到2個小時完成。」中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今年,東莞明確提出聚焦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提供優質便利的涉企服務,拓展公平普惠的民生服務,爭創灣區政務服務引領者。

東莞市政府副市長劉旺先指出,要以政務服務全城便利化賦能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深化涉企服務改革,助力構建「大招商」格局,構建高效的市鎮聯動代辦體系,推動重大投資項目快審快批快建;拓展企業市長直通車服務範圍,持續優化12345熱線營商環境服務專線,暢通企業訴求響應渠道。

在2023年12月底前,東莞將推動100個投資項目服務直達,100個黨群服務中心全面提升,100個高頻事項村級可辦,100個網辦事項好辦易辦。同時,擦亮「莞家」服務品牌,全面推廣「莞家代辦」服務,完善「企莞家」平台,優化企業全生命周期「證照一網通辦」系統。

首席數據官制度全面落地

何處有數據、何時用數據?在過去的6場颱風、29場強降水來襲之前,氣象監控、街道實況、物資調配就形成了一盤盤可視可析的「數」。東莞應急管理部門、城管部門、各個鎮街以數據資源、數據共享換來了高速互聯、高效應對,成為數據要素賦能城市發展的典型案例。

3月8日,根據國務院關於提請審議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議案,組建國家數據局。近年來,隨著《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數字政府建設指導意見》、「數據二十條」等文件相繼出台,數位化發展布局深化「統籌」的主基調更加明確,數據資源作為新型生產要素的重要性更加凸顯。

據東莞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介紹,今年數字政府改革建設要點之一是聚焦「科技創新+先進位造」,發展數字政府產業,培育數據要素市場,推動數位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賦能製造業高質量發展。

在廣東省率先全國探索推行「首席數據官」制度,聚焦「一網統管」深化數字政府2.0建設的引領帶動下,東莞出台公共數據管理辦法,全面推行首席數據官制度,強力開啟「一網統管」的新賽道,著力構建起數據資源、公共能力、場景應用、安全體系「大統籌」的數字政府工作格局。

制度實施以來,市、鎮首席數據官組織架構在東莞逐步建立。在首席數據官制度的推動下,各部門、鎮街的數字政府重點建設規劃實現充分融合,形成了高位統籌、市鎮聯動、同頻共振的良好開局。

經過一輪圍繞首席數據官制度的探索創新,東莞數字政府規劃建設取得了新的成效。

數據資源「一網共享」基本構建,數據共享協調應用工作經驗獲國辦肯定;城市治理「一網統管」有效賦能,統籌數據大腦、雪亮工程、空天地、融合通信等公共能力開發,助力東莞市獲得2022全球智慧城市大會「治理大獎」;數據安全防護牆堅實築牢。

今年,東莞將充分發揮首席數據官統籌作用,以考評監測、能力培訓、安全巡查為抓手,加強數據治理,計劃在2023年打造15個行業應用專題,以數據要素全面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城市治理「一網統管」三年攻堅

民以食為天。從大地到飯桌,有多少「吃」與數字政府相關?「鄉村大莞家」智慧平台實時監測蔬菜、生豬等農產品供給,助力「菜籃子」穩價保供;智慧市監一體化平台、「網際網路+明廚亮灶」聯手做好食品安全風險防範;智慧應急、消防指揮平台保障消費場所安全……城市治理「一網統管」無處不在。

作為推動社會治理發展的重要管理工具,「一網統管」正在不斷下沉至地市、鎮村,以數位化手段賦能基層一線工作人員,惠及百姓生活。

去年5月,東莞出台「一網統管」三年行動計劃,初步構建市鎮聯動機制,「數位化+網格化」治理模式逐步落地。但對比浙江、上海等地,東莞要破解自己的特大城市基層治理難題,還要加速從市級建設轉向基層延伸,從應用專題轉向體制機制變革。

今年,東莞提出要全力推進城市治理「一網統管」三年行動攻堅,建成「1+3+N」的「一網統管」基本架構,提升經濟運行精準調控能力,增強市場監管高效協同能力,提升社會管理精細化水平,增強公共服務智能保障能力,提高生態環保數位化應用水平,強化基礎設施支撐能力。

治理體系上,按照「三級聯動、一體協同」思路,加快打通市鎮村三級指揮平台。其中,市一級聚焦數據中樞和平台建設,全面實現智慧城市運營中心(IOC)、市府總值班室與各業務部門指揮中心的物理聯動,鎮一級建設綜合指揮中心著重對轄區重大事件的及時預警和高效處置,村一級落實「統采分辦」,統籌基層巡查、採集工作,完善基礎信息台帳。

治理事件上,推動各部門落實事項目錄編制主體責任,針對重點領域開展事項梳理專項行動。加快建設協同共治事件中樞,對接智網工程、12345熱線、城管、人社等多部門系統,實現城市治理事件統一管理、分撥流轉、事件數據匯聚分析。

治理場景上,充分復用現有平台能力,聚焦經濟運行、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生態環境等領域,打造15個市級應用專題,全面提升城市數位化治理水平。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