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發布「中國2.0」報告,全面審視中歐貿易投資和技術競爭現狀與前景

全球技術地圖 發佈 2024-03-04T10:22:06.683842+00:00

2023年伊始,歐盟委員會聯合研究中心發布第二份有關中國的旗艦報告《中國2.0:中歐貿易、投資和技術競爭現狀與展望》,將歐中關係定位為「處於合作與競爭之間」,強調歐盟必須在與中國的合作與競爭中找到合理的平衡。

2023年伊始,歐盟委員會聯合研究中心(JRC)發布第二份有關中國的旗艦報告《中國2.0:中歐貿易、投資和技術競爭現狀與展望》,將歐中關係定位為「處於合作與競爭之間」,強調歐盟必須在與中國的合作與競爭中找到合理的平衡。報告盤點了歐中在貿易、投資和技術競爭方面的最新進展,分析了在戰略性行業影響歐中競爭力的長期趨勢,並給出了一系列政策展望,建議歐盟:減少在關鍵行業材料和產品方面對中國的依賴,實現供應多元化;重新審視歐中貿易關係;充分利用歐盟企業在海上風電相關產品方面的優勢,加強與中國合作以進入中國市場;在全球標準制定方面與中國開展更多合作,推動形成關鍵工業部門普遍適用的標準。

歐盟委員會聯合研究中心(JRC)是歐盟委員會下設的33個總司之一(政策科學總司),其使命是在歐盟制定政策的過程中提供獨立的證據支持,是世界範圍內規模最大的「政策科技諮詢機構」之一。1月3日,JRC發布《中國2.0——歐中貿易、投資和技術競爭的現狀與展望》報告,這是JRC發布的第二份關於中國的旗艦報告,主要基於對歐中經濟數據、金融數據、貿易數據、創新和專利數據、能源和環境政策等的比較,全面評估歐盟和中國在國際市場、資本市場和技術發展方面的表現。

一 歐盟與中國關係:合作與競爭之間

根據2019年發布的《歐中關係戰略展望》,歐盟將中國定位為「目標一致時的合作夥伴」「需要達成利益平衡的談判夥伴」「在技術領導力方面的經濟競爭者」和「推廣其他治理模式選項的制度性對手」。報告認為,中國目前在全球秩序中扮演的角色正在挑戰歐盟實現「開放戰略自主」的雄心,歐盟必須在與中國的合作與競爭中找到合理的平衡,這使得歐盟有必要對本地區貿易、技術、產業政策及全球性目標等重新進行細緻的評估。

由於對關鍵行業材料和產品的需求增加,歐盟可能需要在短期內應對更加依賴中國的情況,這涉及向綠色化和數位化雙轉型相關行業。例如,歐盟價值鏈嚴重依賴原材料和關鍵資源進口,而全世界30%的原材料生產和40%~50%的加工材料都集中在中國。其中,戰略性行業值得特別關注,在電池、燃料電池、風力發電、牽引電動機、太陽能光伏發電、機器人、無人機、三維列印和信息通信技術等九大戰略性行業中中國提供了全球平均30%~40%的原材料、加工材料、零部件和最終組裝,而歐盟只提供了約20%的加工材料和組裝、10%的組件和3%的原材料。另外,在電池(66%)、太陽能光伏組件(70%)、太陽能光伏電池和矽片(89%)以及稀土永磁(90%)等領域,中國製造的份額更是達到准壟斷水平。

二 歐中貿易、投資與技術競爭的最新進展

1. 併購與收購

與2013—2016年相比,中國在2017—2020年的併購和收購增長21%,這在歐盟合作夥伴入境交易中的占比最高。從行業部門來看,製造業(尤其是製造業領域的高科技公司)是最吸引中國在歐盟進行併購和收購交易的行業,2013—2020年的占比超過47%。在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間,由於全球價值鏈重組,中國在歐盟的併購和收購量有所下降。從交易額來看,2020年比2019年下降36%,2021年持續下降。同時,自2019年起,伴隨著高科技和低技術行業併購和收購量的減少,歐中之間的貿易流動也在放緩。

2. 貿易逆差

歐中貿易逆差主要是由歐盟對中國較高的進口依賴和中國對歐盟產品的市場限制導致的。由於缺乏透明監管和智慧財產權保護,以及中國對國內生產商的優惠待遇,歐盟企業在進入中國市場時遇到阻礙。例如,在風能領域,歐盟企業進入中國市場仍存在挑戰,需要依靠夥伴關係和許可協議。雖然中國的智慧財產權保護在過去十年有所改善,但還是存在一些侵權行為,這也是歐盟企業避免將創新技術帶到中國的原因所在。

3. 電子和信息通信技術

在經濟動盪時期,歐盟的電子和信息通信技術企業對中國投資者很有吸引力,尤其是半導體方面。2017年,中國企業對歐盟電子和信息通信技術領域企業的外國直接投資交易量達到高峰,但交易額仍在不斷增長,例如2020年的交易額是2019年的3倍。

當前,中國的信息和通信技術製造部門正在進行重大升級,半導體、光學和視聽技術在專利總量方面增長最多,並正在形成集聚(專業化)優勢。這與中國在頂級研發投資公司數量(2019—2020年增加61家)及其所占研發份額(2014—2020年長9.6%)方面的增長一致。在研發占比方面,歐盟和日本下降明顯,2014—2020年歐盟下降3.6%,日本下降2.1%。

4. 出版物

考慮到中國高影響力出版物的持續增長,歐盟應該加強自身在研究創新方面的表現。在世界被引次數前1%的出版物中,中國占比超過歐盟,且2020年已接近美國。中國研究的集聚(專業化)十分明顯,這在分子生物學和遺傳學領域表現得最為突出,出版物的增長非常顯著。在中國研究出現集聚(專業化)特徵的領域中,中國與美國的合作出版比與歐盟合作更多,美中聯合出版物的增長也始終高於歐中,特別是在材料科學領域。

三 在戰略性行業影響歐中競爭力的長期趨勢

到2050年,歐盟與向綠色化和數位化雙轉型相關的九大戰略性行業對關鍵原材料的需求會繼續增長,鋰的消費量可能會比目前高58倍,鈷高15倍,石墨高14倍,鏑高12倍。

自2015年以來,中國在全球風能容量部署方面的占比排名世界第一,但2019年歐盟企業的產品僅占新裝機容量的2.5%。預計在中長期內,中國在風能部署和風能發電方面將繼續領先全球,到2030年累計風力發電量將達到800吉瓦,到2060年將達到3000吉瓦。

另外,在對歐盟未來具有戰略意義的行業中,中國的競爭力正穩步增長。最近幾年,中國提高了大多數高科技部門生產結構的複雜性,如信息通信技術、材料和能源行業。在與雙轉型相關領域,與中國相比歐盟更具競爭力,但從長遠來看,歐盟可能將失去相對的貿易競爭力,特別是中國在新材料、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製造和生物產業等四大行業將取得積極進展(詳見圖1)。

圖1 特定領域產品進展概率

(註:產品進展概率是指一個國家在五年內成為或保持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特定產品出口國的概率。)

無論是歐盟、中國、美國都無法在全產業鏈中普遍保持競爭力,不同經濟體之間存在互補性。例如,在「工業4.0」相關產品方面,歐盟在工業機器人方面保持領先,但在某些組件方面的競爭力水平較低,如處理器(美國領先)。在風能發電方面,中國占據優勢,但歐盟在相關產品上保有總體競爭力。在高壓配電板和氣象測量設備方面,歐盟領先,美國和中國有所落後。在新功能材料方面,美國和中國領先,歐盟落後。在極化材料方面,美國領先,但在技術相關的光纖方面又並非如此。在新能源汽車產品方面,中國鋰離子電池具有競爭力。在鐵路運輸設備方面,歐盟領先美國和中國,但美國在交通控制設備和機車方面前景看好。這表明,在技術高度複雜的戰略性領域,產品層面的競爭力具有異質性,最先進的經濟體之間相互依賴。因此,全球價值鏈將繼續發揮重要作用。

四 政策展望

1. 減少關鍵行業材料和產品對中國的依賴

歐盟需要減少在關鍵行業材料和產品方面對中國的依賴,以實現競爭可持續。為此,歐盟應在技術方面確保開放戰略自主。其中,部分依賴性可通過進口多樣化或加強區域內生產來解決,另一些依賴則比較難解決,如缺乏替代供應商或交易成本過高。因此,歐盟需要提升應變能力,減輕供應鏈中斷影響,以應對新冠疫情、俄烏衝突等突如其來的挑戰,並管控未來可能出現的挑戰帶來的影響。

2. 重新審視歐中貿易關係

歐盟需要重新審視目前的歐中貿易關係,以確定從長遠來看如何更好地通過貿易傳播技術。當前,歐中貿易關係並不平衡,中國的市場壁壘仍持續存在,這是由中國保護國內市場的一系列政策造成的。

3. 重視新興海上風電市場

正在崛起的新興海上風電市場為歐盟企業進入全球市場提供了機會,因為歐盟公司在這一領域供應鏈的關鍵環節上具有豐富的經驗。同時,與歐盟在海上安裝風電船方面開展合作對中國海上風電市場至關重要,因為當期中國海上風電船的可用性與其部署計劃並不匹配,歐盟企業有進入中國市場的重大機遇。

4. 確保關鍵材料和產品供應安全

歐盟的雙轉型長期目標和對開放戰略自主的追求凸顯了歐盟對關鍵材料和產品安全供應的需求,而中國在稀土、鋰離子電池等相關市場上占據主導地位,這使得歐盟關鍵材料和產品相關價值鏈變得極其脆弱。目前的全球晶片短缺揭示了類似的價值鏈中斷可能對產業界帶來重大影響。為應對中國和其他供應商帶來的風險,歐盟可以採取以下有針對性的干預措施,如:實現材料供應多元化;提高歐盟製造能力;回收、再利用、替代相關材料和產品;促進企業研發,更有效地實施科技和創新政策及支持工具;培養相關技能和能力;加強與志同道合的夥伴的合作;促進國際合作和標準化活動。

5. 推動在關鍵工業部門達成普適標準

歐盟和中國有機會在關鍵工業部門形成一套普遍適用的標準,包括努力提升跨境供應鏈的可持續性、擴大生產者責任。歐盟、中國和美國在全球標準制定方面的合作將有助於避免技術鴻溝,加強民主問責制,提升透明度。採用新產品設計開發標準,跟蹤監測材料流動情況,也將有助於開啟政策對話,共同制定路線圖和目標,用以衡量社會經濟和環境的影響。

免責聲明:本文轉自科情智庫,原作者曾凡珂。文章內容系原作者個人觀點,本公眾號編譯/轉載僅為分享、傳達不同觀點,如有任何異議,歡迎聯繫我們!

轉自丨科情智庫

作者丨曾凡珂

研究所簡介

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IITE)成立於1985年11月,是隸屬於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非營利性研究機構,主要職能是研究我國經濟、科技社會發展中的重大政策性、戰略性、前瞻性問題,跟蹤和分析世界科技、經濟發展態勢,為中央和有關部委提供決策諮詢服務。「全球技術地圖」為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官方微信帳號,致力於向公眾傳遞前沿技術資訊和科技創新洞見。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小南莊20號樓A座

電話:010-82635522

微信:iite_er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