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克拉瑪干」是進去出不來嗎?

錢candy 發佈 2024-03-04T20:29:53.550715+00:00

在新疆的南部,有一塊我國面積最大、世界第二的沙漠,它長約 1000 公里,寬約 400公里,在塔里木盆地中央,相當於8個瑞士的面積,達33萬平方公里,這就是世界聞名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長期以來,對「塔克拉瑪干」一詞究竟是什麼詞義,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在新疆的南部,有一塊我國面積最大、世界第二的沙漠,它長約 1000 公里,寬約 400公里,在塔里木盆地中央,相當於8個瑞士的面積,達33萬平方公里,這就是世界聞名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

長期以來,對「塔克拉瑪干」一詞究竟是什麼詞義,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流傳最為普遍的說法是,「塔克拉瑪干」 是維吾爾語,意思是「進去出不來。」但是,語言學家指出,「進去出不來」並沒有文字依據,大概是一種推測,或者是詐傳。

在我國的古代漢文典籍中,也沒有「塔克拉瑪干」這個地名,它最早出現於何時,目前還不好確定。

人們所以要給「塔克拉瑪干」賦予「進去出不來」的詞義,大概與這片大沙漠的兇險有關。2000多年來,人們對這片沙漠留下了太多的使人聞風喪膽的記載。這是一塊死亡之地,人們無不談其色變。晉代高僧法顯在其《佛游天竺記》這部著作中,對他途經塔克拉瑪干時的情形作了這樣的描述:「上無飛鳥,下無走獸,遍望極目,欲求度處,則莫知所擬,惟以死人枯骨為標幟耳。」唐僧玄奘途徑這片沙漠時,也是「四顧茫然,人鳥俱絕,夜則妖魅舉火,爛若繁星;晝則驚風擁沙,散如時雨。」真是令人毛骨悚然。這樣的地方誰敢進去呢?進去了當然出不來。

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還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遏勞落迦城」原是一個富庶的城市,但這兒的居民不敬神佛.欺凌過往僧侶,最後惹怒了神佛,在7天之後,一場突發的黑風暴將全城沙埋。全城居民中只有一戶接濟過僧侶的人家被提前告知,余者全部喪命。這個被沙埋的富庶的城市有數不清的珍寶,吸引了無數貪財之徒去找寶,但不論是誰,只要進去接近此城,就狂風四起,煙雲回合,道路迷失,進去的全都出不來。這固然是一則神化了的故事,不足為信。但塔克拉瑪干惡劣的氣候、浩瀚的沙海,使這裡成為人間畏途卻是不爭的事實。

19世紀末20世紀初,瑞典人斯文·赫定在塔克拉瑪干沙漠的探險中,由於對路程計算的錯誤,斷水之後,喝駱駝的尿和血,在沙漠中連滾帶爬,艱難地度過了 11天,最後是和田河畔的一個積水窪地救了他們,才倖免全軍覆沒的厄運。但是,2名隊員、7峰駱駝永遠也沒有走出這無垠的沙漠,落了個「進去出不來」的結果。斯文·赫定因此稱這片沙漠為「死亡之海」。

但是,不論千百年來在這片沙漠中有多少人「進去出不來」,有的專家還是認為「塔克拉瑪干」就詞義而言,並沒有「進去出不來」的含義。

還有人說:「塔克」是葡萄,「瑪干」是故鄉,完整的含義是「葡萄的故鄉」。但是,這一說也有人持反對意見,他們認為「塔克」如果是「葡萄」,「拉」怎麼解釋?而且「塔克」與「太克」(葡萄)的讀音有差別。所以他們認為,「葡萄的故鄉」之說很牽強,有斷章取義之嫌,亦不可取。

還有人認為,「塔克拉瑪干」意為埋在地下的村落或寶藏。這個說法聽起來也有道理,因為古西域三十六國基本上是環繞塔克拉瑪干沙漠出現的,而今這些古國早已被歷史的風沙掩埋,成為「埋在地下的村落或寶藏」。

19世紀維吾爾族學者伊斯麥圖拉·穆吉孜在《樂師傳》中提到過「坦爾克瑪干」一詞,就是今天的塔克拉瑪干。他解釋為「被遺棄的地方」。結合歷史演變分析,這個說法似乎也有道理。

還有專家分析,「塔克拉」為突厥語,是「野山羊」的複數說法,「瑪干」是處所、地方,「塔克拉瑪干」就是有野山羊的地方。

上述種種解釋,各有各的出處和道理,但究竟哪一個是準確的,還有待語言學家破解。由於新疆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包括漢族在內的多民族聚居區,而歷史上新疆的古代民族又經過不斷融合,語言不斷發生變異,有很多名稱是根據民族語言音譯為漢語的,在長期流傳中,詐傳、誤傳的現象也不在少數,所以給地名釋義帶來不少困難,這大概也是有些新疆地名一詞多義、一詞多種寫法的原因之一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