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半家庭老人「經濟再哺」子女,你是「啃老族」嗎?

株洲日報 發佈 2024-03-05T21:46:54.227986+00:00

【原標題】兒女成家後父母還有必要在經濟上給予幫助嗎?過半家庭老人「經濟再哺」子女△短視頻截圖△短視頻截圖策劃/羅小玲 執行/株洲晚報融媒體記者 謝嘉前陣子,69歲的張師傅一筆理財到帳了,他沒有繼續購買,而是取出現金,「補交」孫子學費。

【原標題】

兒女成家後父母還有必要在經濟上給予幫助嗎?

過半家庭老人「經濟再哺」子女

策劃/羅小玲 執行/株洲晚報融媒體記者 謝嘉

前陣子,69歲的張師傅一筆理財到帳了,他沒有繼續購買,而是取出現金,「補交」孫子學費。「經濟支持他們,本來是幫忙,如今好像變成理所當然的事兒。」為了錢,張師傅與兒子兒媳鬧了點不愉快,他找到晚報記者求助:老人到底應不應該幫襯兒女?應該怎麼幫襯?

不是子女贍養老人,而是老人補貼子女和孫輩。晚報調查結果顯示,約51%的老人經濟上支持兒女,相比「子女為老人花錢更多」,「老人為子女花錢更多」的家庭比例高出二成。

負擔

一半的退休金補貼兒子家庭

張師傅夫妻有一個兒子,如今兩個孫子一個讀小學、一個上幼兒園。5年前,大孫子讀幼兒園的時候,張師傅夫妻承諾,每學期的學費由他們負擔。

「現在想起來,太不理性了。」張師傅說,他是公務員退休,妻子是民營企業退休,孫子們生活主要由外公外婆照顧,他就想著經濟上多支援一些。他坦言,明面上是給孫子,其實還是幫襯兒子,畢竟自己百年後,財產都是兒子的,這樣給,一來可以緩解兒子壓力,二來面子上也過得去。

張師傅原本想著,夫妻倆每個月有近9000元退休金,加上積蓄,壓力應該不會太大。可生活沒有按照他的計劃來,大孫子剛開始上幼兒園,費用是一個月1400多元,張師傅每個月給2000元足夠了。隨著孩子上小學,課外班增加,小孫子也上幼兒園,折合下來,一個月兩個孩子的學費、課外費差不多5000多元。

「我們年齡也大了,要看病吃藥,留點養老錢。」張師傅算了算,兩個孫子出生到現在,他們老兩口一半的退休金都支援給孫子了。上個月開學,沒有及時給學費,還和兒子兒媳鬧了點不愉快。一想到這些,張師傅就覺得頭疼,打算和兒子、兒媳攤牌,不管學什麼,他們一年頂多給3萬元,再多就沒有了。

擔心

最怕兒女不領情

與張師傅夫妻經濟支援型不同,今年64歲的廖阿姨和老伴是全身心奉獻型。「我們是河南過來的,兒子在這裡成家,我們就搬過來一起住了。」廖阿姨說,老伴管做飯,她管買菜和接送孫子,他們承包了家裡的伙食,每個月開銷至少2000元,過年還要添幾千。

相比出錢,廖阿姨說,更難受的是出力不討好。廖阿姨性格開朗,以前喜歡到處走走,有了孫子的這4年,她只和親戚短途旅遊過一次,「我也知道趁身體硬朗應該要出去走走,可這些都要花錢,小孩也沒人帶。」即使這樣,老人也沒得到家人的感謝。廖阿姨說,兒媳還會「不經意」地透露,某某的爺爺給孩子請了保姆、某某的奶奶送了孩子幾萬塊的鋼琴。不想硬碰硬,廖阿姨每次就生悶氣,只私下裡和老伴吐槽一下。

「我兒子還說,孫子、孫女就是給我們生的,老人應該養。」昨天下午5時許,在蘆淞區某幼兒園門口,很多老人都跟記者表示,直接或間接都出了學費。他們有共同的觀點:兒女當前正面臨各種生活壓力的困擾,所以才會去幫扶自己的兒女;不希望兒女多感恩,只要不覺得出錢理所當然就行。

調查

70歲以下的老人要補貼子女更多

人老了,還得給子女花錢,成了不少老年人面臨的一項「必修課」。

近日,記者在株洲市幼兒園門口、天元區王家坪社區,對40名60歲以上老年人進行採訪調查。結果顯示,近五成的家庭中,「老人為子女花錢更多」比「子女為老人花錢更多」的家庭高出近二成。按照年齡上看,老年人到70歲以上,能更多地享受子女為其花錢,而70歲以下的老人要補貼子女更多。

「父母資助子女的現象其實並不稀奇,怎麼具體支持,跟每個時代背景有關吧。」今年59歲的陳女士認為,養兒防老,是中國人的傳統家庭價值觀,中國的父母覺得自己一生的努力就是為了孩子,總是想從各方面為子女分擔,時下有些年輕人也覺得接受父母的支援是理所當然的。

問起在哪方面為子女花錢?大部分為資助性,如子女購房、購車等,得到了老人的經濟支持。超出35%的老年人會在子女購房時予以經濟「補貼」,子女購車時的比例也達15%。此外,給孫輩買東西、支付學費等,也是老人為子女曲線花錢的一種重要方式,達到42%。

90後的黃佳表示,中國「啃老族」擴大,或許跟經濟不景氣造成的青年就業難有關,拖後了年輕人實現經濟自立的時間。

專家

獨立生活的成年子女,父母並沒有撫養的法定義務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面對一邊付出,一邊被嫌棄,很多老人更多地選擇忍氣吞聲,不會輕易和兒女翻臉。

對此,聶煒律師說:父母給予子女經濟幫助,在現實生活中較為普遍,且多數並未明確是借款還是贈與。因此,很多人理解為這是理所當然,是父母對子女應盡義務的延伸。然而,我國法律明確規定,父母撫養子女的義務僅限於未成年子女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對於獨立生活的成年子女,父母並沒有撫養的法定義務。

聶煒律師建議,老人體諒子女生活壓力大,樂於在物質上幫助子女是好事,但也要明白撫育下一代是子女的義務,「建議老人要為自己的晚年生活進行合理規劃,切不可傾其所有,代替子女承擔全部的義務和責任。」

「我們應該思考如何更好地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讓他們人格獨立、生活獨立。」有多年社工經驗的黃燦燦表示,有些子女習慣了一切由父母包辦,長大成人後無法從精神上斷奶、經濟上難以獨立,導致了這些年輕人的身上出現一些不求上進、害怕競爭、責任心偏差等缺陷。

【相關故事】

一條10萬+的短視頻

一位帶著工地安全帽的老父親,哭訴孩子都「叛變」了,當家了,只要財產房屋,不要人。

評論區,「老人活著的時候千萬不要把全部財產給孩子!口袋裡有錢會多點安全感。」獲得近5萬點讚。

評論區

@MU123xuesheng

各個家庭情況不同,老人要不要幫助兒女,如何幫助孩子,應以具體情況而有所不同,不能千篇一律,都採取一種方式。

@青藍紫001

其實做什麼事都要適度,同樣的事別人能做,你可能就不能做。

@里指離I

不知感恩的子女,父母不應該給予經濟上的幫助!

@567567liyaling

困難時期,一家人一定是抱團取暖,相互扶持才能在溫暖中渡過難關,也彰顯家庭為單元的魅力傳承。

編輯:青琪

二審:戴萍、唐劍華

三審:葉新福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