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醫費伯雄,「江南四大名醫」之首,道光帝御賜「是活國手」匾額

豔子健康新生活 發佈 2024-03-05T22:55:32.081173+00:00

費伯雄(1800~1879),他是清代著名的中醫大師,以擅長治療虛勞馳譽江南,先後兩度應召入宮治療道光皇帝失音症和皇太后肺癰,均取得顯著療效,得到道光皇帝的欣賞,稱其「是活國手」,御賜匾額和聯幅。

費伯雄(1800~1879),他是清代著名的中醫大師,以擅長治療虛勞馳譽江南,先後兩度應召入宮治療道光皇帝失音症和皇太后肺癰,均取得顯著療效,得到道光皇帝的欣賞,稱其「是活國手」,御賜匾額和聯幅。

費伯雄在長期的臨床生涯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中醫學術思想,是孟河醫派的創始人,是當時江南四大名醫之首。費伯雄名氣非常大,找其看病的人非常多,以至於孟河鎮因此而繁盛,成為著名的醫藥之鄉。

費伯雄出生於一個中醫世家,從小聰慧過人,四歲時可以背誦大量唐詩,6歲時能夠作對聯,被稱為奇才。他的祖父和父親都是當地的名醫,到費伯雄時已經第七代了,在家庭的薰陶下,費伯雄從小就研讀《內經》《傷寒》等中醫名著,中醫功底非常紮實。

青年時期的費伯雄多次參加科舉考試,並獲得了秀才的功名,但是在舉人考試時屢次失利,於是就放棄了仕途,專心承繼家傳中醫。

費伯雄獨立行醫之後,在家傳中醫的基礎上有所創新,在疾病的治療上,他提倡「醇正」「緩和」,這也成為了他的鮮明特色。世界上普通病、常見病居多,而奇疾不多,因此,治療方法不能太偏、太雜,在治療方式上主要採用「和法」和「緩治」。

他認為,天下沒有什麼神奇的辦法,平淡之極就是神奇,如果一味標新立異,用違其度,反而有害,因此應以緩和為主。他認為李東垣的補陽之法、朱丹溪的滋陰之法,是非常正確的。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費伯雄自製了許多平和的新藥方,在臨床上收到了非常顯著的療效。

除了先後兩次進宮給皇帝和皇太后治病之外,費伯雄在民間的聲望非常高,治好大量的患者。有一次,有一個患者從早到晚不斷出汗,下肢發涼,非常怕冷。患者找了很多郎中看了,但是沒有效果。於是他找到了費伯雄。

通過仔細診斷,費伯雄發現患者的病情非常嚴重,脈象細弱,精神萎靡。經過分析以前的方子,費伯雄認為以前的治法太過刺激,應該回到「和緩」的方法上來。於是開了一個非常簡單的方子,但是患者卻不相信,認為以前那麼多複方都沒有治好,這麼簡單的幾味藥根本不可能治好。但是,患者也沒有其它選擇,於是將信將疑。不想,2劑藥下去,病情明顯好轉,再服3劑,症狀全消。患者直呼「神醫」。

費伯雄的醫名,全國都有名氣,以至《清史稿》都為他作傳,認為他:「清末江南諸醫,以伯雄最著。」

費伯雄對後世的影響非常大,他認為醫學發展當時,比較蕪雜,必須執簡馭繁,回歸簡單。於是他投入了一生精力進行了摸索,從臨診實際出發,通過博採古今精華,拋棄門戶偏見,努力探求平允不偏的醇正醫學。經過有十年的努力,他終於完成24卷的《醫醇》書稿,可惜的是此書邊同板書全部毀於太平天國的戰火。

後來,他將自己的學術思想重新梳理,撰成了《醫醇賸義》4卷,後來又撰寫了《醫方論》4卷。

註:圖片來自網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