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強 | 99.9%的人都有這樣的遺憾,原因更讓人無奈

曾仕強留聲機 發佈 2024-03-06T11:35:41.656685+00:00

馮夢龍在《醒世通言》中說:「天下無有不散筵席,就合上一千年,少不得有個分開日子。」不管是親情友情愛情,在我們的生命中總會有一些人與你漸行漸遠。

人生相伴同行是幸運,漸行漸遠是常態。

「曾仕強每日箴言」


馮夢龍在《醒世通言》中說:「天下無有不散筵席,就合上一千年,少不得有個分開日子。」

相信每個人對這句話都會有深切的感觸。

不管是親情友情愛情,在我們的生命中總會有一些人與你漸行漸遠。

以前的熱熱鬧鬧,變得冷冷清清;以前的無話不談到現在的欲言又止,更別提反目成仇,老死不相往來。

從前相遇相識,甚至相親相愛,後來呢?

曾經說要一輩子的那些人,在你生命中只出現過一陣子......

01

道不同不相為謀

《世說新語》上記載過這樣一個故事:

管寧與華歆是相伴讀書的好朋友。


有一次,管、華二人一起在菜園裡鋤地的時候,發現地上有一塊黃金。


管寧繼續揮鋤,把黃金看得如同瓦石一樣,而華歆把黃金拿起來,然後又扔掉了。


還有一次,管、華同坐在一張席上讀書,正好官員的車駕經過門口,管寧仍在讀書,而華歆卻扔下書跑去看熱鬧。


然後,管寧就跟華歆說「你不是我的朋友」,割席斷交。


古人說:「道不同不相為謀。」

這兩人可謂是「道不同不相為謀」的典型,今天我們管這叫三觀不同。

知乎上曾經有一個熱門提問:好朋友為什麼會漸行漸遠?

其中有個高贊回答:「可能是因為漸行的歲月和漸遠的三觀。」

時間和空間會讓一些人逐漸疏遠,然而真正淡化掉關係的還是那不同的三觀。

就像現實和理想總是格格不入,成年人的精力不該浪費在一段心累的關係中。

哪怕是如膠似漆的情侶,最開始因為五官在一起,卻因為三觀分開的比比皆是。

人與人之所以在一起,是因為有一種接近性的東西,這叫臭味相投。

一旦這種相近的連接變質,那麼你們的關係也就過了保質期,分道揚鑣在所難免。

這世上哪有那麼多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幸事。

與其避免話不投機半句多的尷尬,還不如相忘於江湖的各自珍重。

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兩不相厭,各自安好。


02

漸行漸遠是常態

林徽因曾說過這樣一段話:

有些人漸漸的不聯繫了,不是淡了遠了,而是因為,沒有合適的身份陪伴,沒有合適的理由聯繫,沒有合適的機會見面,只能放在心裡,偶爾回憶經常想念...

少年時代,魯迅與那個在月光下手握鋼叉刺猹的閏土是多麼要好的玩伴啊!

然而當魯迅中年回到故鄉後,閏土的一聲「老爺」,一下子把少年時的記憶中拉回了現實。

所以魯迅說:「我們之間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

人生的境遇不同,軌跡不同,註定有一些人只能陪伴你走一小段路。

試問,你兒時的玩伴、同窗的好友,還有多少一直再聯繫的?

時過境遷,那些相遇過的人,大多數只是一次擦肩而過,然後便後會無期。

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樣的尷尬情況:

一個好久沒有聯繫過的人,當你原本打算點開她的微信跟她敘敘舊,在發出「最近怎樣?」這句話以後。

聊天框回應你的卻是一個紅色的感嘆號,已被對方刪除了好友。

明明是曾經的好友,如今卻成了江湖陌路。

其實沒必要傷感,在人生路上,總會有一些人走著走著就散了,處著處著就淡了。

生活本來就已經不堪重負了,該舍掉就舍掉,何必浮於不打緊的人事呢!

就像兩根直線,只不過在某一點有了交集,之後便漸行漸遠,各奔東西。

電影《一代宗師》裡有句台詞:

有時候,我昨天遇到一個人,感覺他非常有意思,印象深刻,但後來就再也碰不上了,人生就是這樣。

所以說,人生相伴同行是幸運,漸行漸遠是常態。在不斷遇見中,又不斷說著再見。

03

且行且珍惜

雖然註定會有很多人與你擦肩而過,但是與有些人的相遇會成為你生命中最難忘的記憶。

《羅馬假日》中安妮與喬的偶遇,註定是一場無疾而終的愛情。

一個歐洲王室公主與一個報社小記者,只有浪漫沒有結果。

公主不能丟掉她的身份,她的責任。哪怕是邂逅了也許是這一生僅有的愛情。

當有記者問她,最喜歡的城市是哪個。

她本可以帶著冷靜,按照官方預設的答案回答下去。

但終於話鋒一轉:「羅馬,我最愛羅馬。」

她遙遙地凝望著喬,眼睛裡閃爍著光芒:「我在羅馬的日子定會畢生難忘。」

愛上一個人,愛上一座城。

這句隱晦的話是對喬說的,也是對她自己說的。


《佳期如夢》裡說:「很多時候我們放棄的,以為是一段感情,到了最後,才知道,原來那是一生。」

太多人在你的生命中一閃而過,但有些人會成為你生命中「我」的一部分。

人生若只如初見,許多美好只能定格在相遇相識的當初。

很多人都希望友情是一輩子的,但有些人有他自己的路要走。作為朋友只能揮揮手祝福。

電影《心靈捕手》中,威爾是個天賦異稟的數學天才。

他與好哥們查克卻一直做著最普通的體力工作。

當威爾有機會實現自我價值時,他卻放不下自己的死黨。

查克卻怒斥道:「離開吧,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你擁有我們沒有的天賦。

我若有你的才華,我什麼都肯做,你再窩在這20年,那就是在侮辱我們,是在浪費時間。」
他很認真地告訴威爾:

「每一次我敲門,都希望你離開了,沒有告別,不說再見,什麼都沒有,你就是走了。」

電影最後,威爾開著兄弟們送他的車不辭而別。

人海茫茫,有幸遇見,有幸同行,就已經很好。

如果離開,就道一聲謝謝,且行且珍惜,各自奔赴人生下一個山海。

電影《千與千尋》中說:人生就是一列開往墳墓的列車,路途上會有很多站,很難有人可以自始至終陪著走完。

當陪你的人要下車時,即使不舍也應該心存感激,然後揮手道別。

在我們生命中出現的每一個人,都是一種饋贈。愛你的人帶給你溫暖,不愛你的人教會你成長。

每個人也都不免成為他人的過客,也許這便是點綴在時光里的意義,人間值得的真相。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