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種糧 促增收 拓產業

中國網三農 發佈 2024-03-06T16:22:33.842812+00:00

安徽省桐城市新渡鎮雲水村是當地耀眼的「明星村」,因為種糧,這個中等村在短短的一年時間內一躍成為20個村裡的綜合排名第一。平均年齡不到35周歲的村「兩委」帶領村民共同種植2500畝土地糧食,不僅一年收入翻兩番,黨建引領能力也大為增強。

 安徽省桐城市新渡鎮雲水村是當地耀眼的「明星村」,因為種糧,這個中等村在短短的一年時間內一躍成為20個村裡的綜合排名第一。平均年齡不到35周歲的村「兩委」帶領村民共同種植2500畝土地糧食,不僅一年收入翻兩番,黨建引領能力也大為增強。

  


  從懷疑到信賴


  「當初村黨總支書記江濤向我提出村集體準備『接盤』流轉的農民土地種糧食,我表示絕對大力支持,但對他們能否堅持住也心存懷疑。畢竟他們這一代年輕人都沒有吃過什麼苦,更別說從事種糧等農事活動。」新渡鎮鎮長潘東香介紹。但令她沒有想到的是,江濤帶著村「兩委」一班人說到做到,真正把汗水灑在田間地頭,與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取得了村民的信賴。

  新渡鎮雲水村總人口3560人,有耕地3500畝,95%都是基本農田。過去該村田地是由承包大戶耕種,村集體每畝收取管理費30元,由於承包大戶自身經營管理不善,經常無法按時支付村民的土地流轉費和村集體的管理費。截至前年年底,最大的承包戶已拖欠村民的土地流轉費10萬元,管理費5萬餘元。「眼看著種植大戶已經無法續約,村民的利益就要受損。村『兩委』集體商量後決定把2500畝地接下來,自己種糧食。村幹部都是本村農民,村里不缺技術也不缺人才,為啥要做甩手掌柜,不能自己種地?這既能壯大集體經濟,又能兼顧長遠利益,還能通過生產實踐發現短板,做好群眾工作。」江濤透露了「接盤」的初衷。

  村「兩委」形成一致意見後,又分別召開了老幹部座談會、村民代表大會、黨員大會和股份經濟合作社股東大會。在會上村「兩委」詳細解釋了田地自主經營的想法和好處。面對部分村民代表提出「如果虧損了怎麼辦」等質疑的時候,村「兩委」向大家承諾會公開每一個環節:比如洽談採購農資的時候,邀請部分黨員和村民代表參加議價,並在年底結算時公開所有經營收入和成本。通過最後的股份經濟合作社股東大會後,雲水村正式把田地自主經營項目立項為2022年雲水村書記項目,旨在解決現有田地耕種承包的方式問題。

  由雲水村黨總支抓統籌,雲水村經濟合作社抓推進,成立村委會和股份經濟合作社的全資子公司雲澤水岸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與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簽訂合同承包其流轉的2500畝田地,種植優質富鋅水稻。為解決土地自主經營中人才難題,村「兩委」在全村範圍內擇優聘請了3名有十餘年農田管理經驗的管理員,並採取「5萬元底薪+最低1200斤產量」的績效考核薪酬模式,激發他們的工作熱情。整合全村的農用機械資源,成立農機服務隊。在整個種植過程中除了無人機「飛防」作業,其他環節均由本村農機服務隊完成,村級支付種植費用超50萬元。在農忙時節發動全村剩餘勞動力參與勞動,據統計有40餘名群眾因參與種植獲得報酬15萬餘元。在面對資金困難的時候,村「兩委」充分研判風險,集體多次會商決定利用AAA級信用村優勢向新渡鎮農商銀行貸款100萬元,在農資漲價前訂購150噸化肥等農資產品,節約農資成本5.2萬元。

  


  看變化贏人心


  「以前大戶種植時,每年的土地流轉費都要等到第二年春節才跟村民清算。村『兩委『種地後,當年10月賣了水稻後就主動付清了土地流轉費。村『兩委』種糧說到底是把村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的,跟普通種糧大戶還是不太一樣。」村民組長程松林向記者細細說起村「兩委」種地帶來的變化。農忙季節,村「兩委」幹部都自己帶頭上陣參與耕、種、收等農事勞動。村民們壓根沒有想到這些年輕的幹部也能像老農民般吃苦,對他們刮目相看。然而令大家沒想到的是,第一季種植水稻就遇上了罕見的高溫乾旱災害。村「兩委」幹部為了及時給水稻澆水,千方百計找水源灌水,個個曬得像個「黑猴子」。水稻收割季節,江濤為了每斤水稻多賣一分錢,幾乎每天要聯繫幾十個糧食經紀人討價還價,把村裡的事當作自己家的事來處理。

  村黨總支副書記汪倫在最熱的天氣里每天負責押運糧食到糧站,最多的一天要跟著車跑了十來趟。「以前並不知道一粒大米究竟是怎麼種出來的,通過村『兩委』參與種糧,才深深知道了種糧是一件多麼辛苦的事。付出汗水就有收穫,所以押運的工作很重要,每一車都要測水分,同時不能讓糧站壓價。我每天都在糧站那裡觀察其他人送去的糧食,跟糧站工作人員磨嘴皮子,一分錢一分錢地摳。」汪倫說,村里留守在家的農民很多都是父輩甚至爺爺輩的人,他們以前對年輕的村幹部缺乏信心,但看到村幹部們真的是一心一意為村里謀利做事,大家的心扉漸漸敞開。村「兩委」的公信力、凝聚力越來越強。

  平時忙著種糧,村「兩委」的日常行政工作怎麼兼顧?江濤說,種糧是季節性農忙,每年主要集中在幾個比較忙碌的月。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村「兩委」分工明確,每兩人對接一名管理員,堅持每天到分工區域查看農田種植情況,協調矛盾解決困難。在深入田間地頭的過程中,與村民打交道、拉家常、聽意見。平時村民生活中的矛盾困難和訴求都體現在聊天的過程中,圍繞村民的訴求,村幹部做了相關的具體工作,獲得村民的支持並得到好評。2022年11月當季水稻全部收割完畢,所得經營性收入330萬元,在去掉土地流轉費和經營成本之外,為村集體增收超20萬元。此後村「兩委」又迅速進行了冬季農作物的種植,目前2000餘畝油菜和小麥長勢良好,收穫在望。

  「經過一年的田地自主經營讓雲水村嘗到了甜頭,我還有幸成為桐城市唯一的村代表參加市里召開的高質量發展總結表彰大會並作典型發言。」江濤說,今年村「兩委」將堅定不移把種糧這條路走下去。目前100畝的景觀油菜已初步開花成型,結合村部周邊120畝的垂釣中心開展鄉村微旅遊。採用優質富鋅水稻種植提高畝均收入,深化與蘇州臻佳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的合作,將雲水村作為其餐飲原材料供應基地,不斷提升雲水村富鋅水稻原產地知名度。與直播達人合作,打造抖音熱門帳號雲澤水岸和桐雲鄉品牌的富鋅農產品直播間,譜寫富裕生態雲水新篇章。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