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天採購211萬噸美玉米,從替代品的角度看未來玉米價格走勢如何?

新農鳴 發佈 2024-03-06T23:32:27.506994+00:00

隨著基層餘糧持續消耗和持糧主體向中間渠道商轉換,玉米價格重心逐漸上移似乎才符合市場的供需邏輯,但為何近期玉米價格漲跌卻陷入兩難境地?後期玉米價格走勢如何?本文將從替代品的角度進行詳細分析。

隨著基層餘糧持續消耗和持糧主體向中間渠道商轉換,玉米價格重心逐漸上移似乎才符合市場的供需邏輯,但為何近期玉米價格漲跌卻陷入兩難境地?後期玉米價格走勢如何?本文將從替代品的角度進行詳細分析。

供需「緊平衡」,替代來補充

從2016年開始,我國取消玉米最低收購價保護政策,由「市場化收購+生產者補貼」的新機製取而代之,也意味著玉米定價由政策保護向市場定價過渡,玉米市場重回供需基本面。經過四年左右時間的消耗,臨儲玉米庫存見底。同時,隨著種植面積下降以及生豬產能恢復,從2020年開始,國內玉米供需進入所謂的「緊平衡」狀態,供需差額由替代品補充。

替代品方面,通過價格剪刀差和替代性價比,構成了國內、國外兩個市場來源渠道。國內方面,主要有小麥、稻穀替代,而國際市場,除了進口玉米外,還有高粱、大麥、碎米以及木薯乾等等。經過近幾年的演變,國內玉米市場逐漸形成「上有頂、下有底」的定價機制,而這個「上有頂」指的是國內小麥價格,「下有底」指的是進口玉米價格。而目前,頂部和底部都出現了一定的變化,並且對國內玉米市場帶來明顯影響,這也是我們今天要了解的重點所在。

小麥飼料中替代玉米優勢再現

在2021年下半年之前,由於小麥具有較好的替代性價比,國產小麥成為飼料中替代玉米的主力軍。但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隨著小麥價格持續上漲,小麥替代性價比逐漸下滑,至2022年二季度,在國內外一系列因素的聯動之下,國內小麥價格一度突破1.7元/斤關口,小麥替代優勢全無,玉米形成反替代。

但隨著小麥價格的再次走低,特別是進入3月中旬以後,在小麥消費中占據主導地位的麵粉廠大肆砸盤,部分地區的小麥價格已經低於1.5元/斤的價位。從替代技術、營養價值方面考慮,意味著小麥替代玉米的優勢開始再次出現。根據市場調研情況來看,目前已有小部分飼料企業開始逐步採用小麥飼用,但採購量有限,大多飼料企業仍處於觀望階段。

4天採購211萬噸美國玉米,中國開始大規模進口玉米

上周,美國農業部連續四次披露我國採購美國玉米的情況。從3月14日至17日,分別採購了61.2萬噸、66.7萬噸、64.1萬噸、19.1萬噸美玉米,在四個交易日的時間裡,累計採購量達到了211.1萬噸。在我國強勁需求的帶動下,美國CBOT玉米期貨價格周漲幅2.7%,這也是美玉米一個多月以來首次出現周線上漲。

根據數據顯示,在巴西第一季玉米出口枯竭的情況下,未來可能還會有更多美國舊作玉米進入我國市場,但最終結果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巴西即將到來的第二季玉米收成和烏克蘭未來的出貨量。

巴西方面,由於第一批玉米出口占比較小,在巴西玉米輸華走廊打通以後,11月至2月期間,我國從巴西進口了220萬噸玉米。第二季巴西玉米目前尚在生長階段,但我國已經提前採購了150萬噸,如果巴西第二季玉米收成符合預期,這將為我國提供了以前所沒有的三、四季度進口選擇權,可能會進一步減少我國對美玉米的需求。

烏克蘭方面,根據Refinitiv統計的數據,本年度,截止2月末,我國從烏克蘭進口玉米330萬噸,而去年同期為425萬噸,隨著近期黑海糧食出口協議續簽,預計未來仍有烏克蘭玉米進入我國。

業界普遍認為,本年度我國的玉米進口量低於去年的2060萬噸,在1800萬噸左右。這也意味著,截止目前,進口玉米採購已經完成了年度進口量的一半以上。

從進口價格來看,前幾個月烏克蘭玉米在國際市場是最便宜的報價,但隨著一季度美玉米持續下跌,報價已經低於烏克蘭玉米,這也是我國近期轉向採購美玉米的主要原因之一。截止3月20日,美玉米到港理論完稅後成本2659元/噸,和南方地區國內玉米銷售價格相比,有350元/左右的差價,進口利潤明顯。

另外,此前業內熱議,3月份將開啟新年度陳谷拍賣,至今仍未兌現,據傳將推遲至4月份,在當前玉米市場購銷低迷,小麥替代優勢再現、大規模進口玉米的內外夾擊之下,將會給市場帶來進一步利空的影響。

綜上所述,從替代品的角度來看,小麥替代優勢再現和玉米進口速度加速,無疑給國內玉米價格的頂部和底部都帶來壓力,即使後期玉米價格從在預期上漲,漲幅也十分有限,因此,提醒持糧主體,切勿因盲目貪圖高收益反而給收益帶來風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