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煙囪巨型溫度計定會創意回歸,以當代藝術溫度再顯城市表情

澎湃新聞 發佈 2024-03-07T01:38:46.000508+00:00

近日,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PSA)大煙囪上「溫度計」不見引發了上海市民的關注。作為建築的標誌之一,這支長達165米的溫度計伴隨著這座城市十餘載,也見證著從南市發電廠到藝術場館的變身。「溫度計」正在拆除的消息一出,勾起了上海市民的城市記憶,甚至還有「大煙囪會否也被拆除」的疑問。

近日,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PSA)大煙囪上「溫度計」不見引發了上海市民的關注。作為建築的標誌之一,這支長達165米的溫度計伴隨著這座城市十餘載,也見證著從南市發電廠到藝術場館的變身。

「溫度計」正在拆除的消息一出,勾起了上海市民的城市記憶,甚至還有「大煙囪會否也被拆除」的疑問。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今天對澎湃新聞表示,目前該溫度計使用已超過時限,其固定鋼結構和設備均出現鏽蝕和老化現象,近期出現高空墜物,存在安全隱患,經專業機構檢測和評估,建議拆除,以確保市民生命安全。目前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啟動了施工拆除溫度計的工作。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同時表示,巨型「溫度計」將創意回歸,未來將立足上海城市文化特點,和全球創意人士一道,積極探索煙囪發展的可能性,用當代藝術的溫度,積極彰顯上海城市表情和文化深度,續寫上海城市美好記憶。

周一是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例行閉館日,澎湃新聞今天在周圍看到,因為安全隱患,與煙囪對應的花園港路一側人行道已經臨時封閉。

據悉,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的煙囪為上海市第五批優秀歷史建築,其附著物(溫度計)是2010年世博會期間的臨時裝置。

2022年10月,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PSA)建築和煙囪,當時溫度計已經關閉。

澎湃新聞記者了解到,目前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煙囪溫度計上使用的LED屏是十年前的老式屏,加之長期點亮、暴露室外,LED屏出現了光衰,數字早已看不清。

2021年8月,經專業機構檢測,認為當代館煙囪附著物(溫度計)外部鋼結構原設計按臨時建築考慮,損傷較為嚴重,承載力和耐受力均不符合耐受要求,應及時採取圍擋或臨時拆除措施。2022年4月,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再次發現巨大的高空墜物,墜落時彈射出20米。館立即對煙囪進行了高空360度拍攝,並召集市內高聳建築專家,鋼結構專家,以及LED廠家進行安全評估,均表示急需拆除,以確保路人安全。2022年6月23日,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官方微信服務號上發布了「煙囪排險」的公告。

幾年前,煙囪溫度計點亮時的狀態。

目前拆除工作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中,由於是高空作業,160米以上風力極大,施工受天氣制約較大。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表示,館方會儘快消除安全隱患,將這座建造於上世紀80年代的煙囪修舊如初,續寫上海城市記憶,用當代藝術的溫度彰顯上海城市表情,也給全球創意人士更多表達的空間。

大煙囪上工人正在吊籃當中進行高空施工 沈國棟 2023年3月15日拍攝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大煙囪上的「溫度計」的歷史要追溯到2010年,據當時的報導,4月28日由原上海南市發電廠煙囪改建而成的世博氣象信號塔正式啟用,具有天氣預報提示和燈光預警等功能。氣象信號塔塔身70米至160米部分是一個巨大「溫度計」,由形似溫度計的模塊燈具和三個大刻度顯示屏組成,可以顯示園區內的實時溫度,10分鐘更新一次園區實時溫度。

上海南市發電廠歷史資料圖

而承載「溫度計」的大煙囪的歷史則是一部上海城市電力工業的發展史。1897年,上海十六鋪老太平碼頭建起了首個官辦電燈廠「南市電燈廠」;1906年,上海內陸電燈公司成立,電燈廠由官辦改為商辦。1918年電燈公司改為上海華商電力股份有限公司。1935年,華電公司開始在半淞園修建新電廠,誕生了現今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PSA)建築的雛形。2010年上海世博會期間,老電廠變身「城市未來館」,工業煙囪也改造為超大「溫度計」,重新探索人類對於未來生活的想像,也見證著上海從工業到資訊時代的城市變遷。「溫度計」甚至成為了抬頭可見的天氣預報。

2012年10月1日,這棟老建築作為新城市文化的「生產車間」重新發電,把百年前的自覺地發聲延續到當下,帶給這座城市新的能量。

坐落於黃浦江畔的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左側有煙囪的建築)由原上海南市發電廠改建

大煙囪的空間也成為一處展覽的特別場域,是呈現藝術作品無可複製的空間。從博物館三樓的一條過道向前,穿過玻璃門,走過一段露天的通道,便進入了煙囪內部。

2018年第12屆上海雙年展「禹步」上,墨西哥藝術家巴勃羅·巴爾加斯·盧戈(Pablo Vargas Lugo)和上海大同中學與市八中學的125名學生在此以彩色紙板與管弦樂的方式演繹未來一千年內上海所能觀測到的兩次日全食——煙囪里黑暗的高度化成了圍繞日食鋪展的天空,煙囪里的溫度更接近室外當日的最低溫度,置身其中,如同來到另一個時空。

巴勃羅·巴爾加斯·盧戈在第12屆上海雙年展上的作品「上海日食」,開幕式日食表演由上海學生完成。

對於煙囪與溫度計的關係,也有市民解讀為,煙囪是代表工業,溫度計表達了一種環保的態度。然而,煙囪外的「溫度計」一直存有安全隱患。最早在2013年夏天,大煙囪頂部的控制箱被雷電擊中,導致溫度計無法正常顯示。管理人員只好在底部切斷溫度計控制箱的電源,巨型溫度計暫時停止工作。

2019年的溫度計。

對於工業遺產改造為藝術空間,上海有不少案例。其中黃浦江兩岸的濱江美術館群的表現尤其令人矚目。僅西岸文化走廊就有龍美術館、余德耀美術館、西岸藝術中心、星美術館等,幾乎每座藝術場館的開放,都是一個工業遺產的改造故事,藝術場館注入更是成為激活整個區域的開始。

2019年,隨著5.5公里楊浦濱江的開放,原本楊浦濱江岸線上的電廠、紗廠、制皂廠的部分工業建築在大規模的建設中被妥善地保護,並發揮生活化的功用,近20餘件永久公共藝術作品從秦皇島路碼頭延伸至原楊樹浦電廠,原楊樹浦電廠的煙囪也成為一道特殊的風景線條。

楊樹浦電廠濱江帶現狀 © 田方方

延伸到全國,乃至世界範圍內,煙囪等體量較為矚目的建築體往往一經改造,很快會成為焦點。其中最為有名的無疑是同樣由發電廠改建而來的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

從1995年的招標競賽開始,瑞士建築師、普利茲克獎得主赫爾佐格與德梅隆前後對老發電站一共改造了3次。包括2000年贏得競賽後對發電站的改造、2005年的內部空間設計,以及2016年在發電站南側油塔基礎上新館(Switch House)的設計。

由發電廠改建而來的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煙囪也是其標誌。

2000年的改造,在原先的渦輪大廳基礎上,為美術館留下縱向的長坡和高敞的空間,這次改造一度被赫爾佐格稱為「職業生涯的最佳作品」。2016年建成的新館則是一個上下扭轉的長方體,共11層。最底層是老油塔基礎層,由下至上漸漸變小。出於對老發電站的尊重,赫爾佐格與德梅隆仍然選擇褐色磚作為新館立面材料,由此產生的結構與立面之間的疏離也被誠實地表達。新館的四層與發電站展覽空間的最高層通過廊橋連接,登上新館頂層可眺望泰晤士河岸與倫敦城的景色。然而,頂層觀景平台卻因與新河岸公寓間隔過小,引來了不少麻煩。可見,位於城市中心工業遺產的被關注度和局限性。

城市的溫度如何「可感知」,而不僅是「可觀看」?一個藝術機構如何建立起歷史和未來之間的橋樑?2010年世界博覽會「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承諾如何通過藝術和創意的形式再次綻放?當代館這座藝術發電廠正在積極探索中,也讓人期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