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能放養孩子?看了《家有兒女》後,我從劉星身上找到答案

知子花家庭教育 發佈 2024-03-07T06:29:10.464371+00:00

這些年很流行放養式教育,強調放手讓孩子自由生長。但其實,孩子的眼界和格局還沒有足夠大的時候,他需要我們的指引。惰性是人的本性,教育上永遠不要指望孩子自覺。面對電視、手機、遊戲、零食,孩子很難保持克制。孩子在養成自律自覺的前期,父母一定要盡到監督職責。

這些年很流行放養式教育,強調放手讓孩子自由生長。但其實,孩子的眼界和格局還沒有足夠大的時候,他需要我們的指引。

惰性是人的本性,教育上永遠不要指望孩子自覺。面對電視、手機、遊戲、零食,孩子很難保持克制。孩子在養成自律自覺的前期,父母一定要盡到監督職責。當孩子養成了好的習慣,後面的路才有可能好走。

所以,有時候你必須逼孩子一把。

你不逼孩子一把,他只會越來越放縱自己。雖然父母的嚴厲可能讓孩子很不喜歡,但當孩子長大了,卻會感謝這份嚴厲,督促他們成為更好的人。

董卿:十分感激父母的嚴厲

周末放假,小編重溫了《主持人大賽》,一不小心又被才女董卿給震驚到了。明明各個選手都很出彩,可身為評委的董卿只要一開口,全身都在發著光。

關於董卿,不少網友都很好奇:到底怎樣才能培養出這樣優秀的女孩?

其實她童年受到的教育,不同於現在許多人信奉的「放養教育」。

在董卿小時候,她的父母對她是十分嚴厲的。

剛開始識字,就被督促著每天抄詩詞、成語並背誦。

所以才有念了四年小學,就因優異的成績,破格考進初中的驚人成果。

上了中學,父親的要求更高了,不僅列出書單,明確要求她必須讀完多少部名著,還得摘錄精彩語句,這些功課,她父親是會天天檢查的。

訪談中,董卿也坦言,她年輕的時候很不喜歡父親的嚴厲,難過得想哭,但現在她卻十分感激。

正是因為父母從小的嚴厲教導,董卿才養成了堅持閱讀的習慣,才有了如此豐富的知識寶庫。

在央視《開學第一課》上,談到閱讀的重要性,董卿更是直言:不去管教孩子,等孩子長大了,將來逼他的是生活。

莫言說:孩子的優秀,都浸透著父母的汗水。

是的,每一個優秀的孩子,背後都是父母的奮力托舉。


劉歡:後悔沒有沒有迫使女兒學音樂

劉歡在歌壇上的地位毋庸置疑,但談到對女兒的教育,他卻有些無可奈何。

劉歡和太太,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一直崇尚「快樂教育」、「放養教育」,尊重孩子的任何想法,不強迫孩子做她不想做的事。

但是在一次採訪的過程中,劉歡卻表示現在「後悔了」。

劉歡的女兒其實是個很有音樂天賦的人,小時候也很喜歡擺弄一些樂器,彈彈琴,但是卻不願意去練琴。

當時劉歡夫婦覺得孩子不願意練,那也不強求,現在看到身邊其他人都多才多藝的,不免有些後悔:

「從小沒有迫使她學音樂,我覺得有點後悔。其實你迫使她練一練,她可能就很好。有這方面天賦的孩子,還是可以推一把。」

但是世界上從來沒有「如果」這回事,孩子的成長也不能重來一次。懶惰是人的本性,孩子也不例外。

家長一定要明白:指望孩子自覺,是非常無力的教育,大多數孩子是需要家長教育引導的!

劉星:「我不願意學,你就不讓我學啦?」

《家有兒女》中有一集,劉星和小雨怪母親劉梅小時候沒給自己報興趣班培養特長。

一直尊重孩子的劉梅很委屈,「小時候給你報這班那班,想讓你學,你自己不學啊!」

劉星辯駁:「我不願意學,你就不讓我學啦?那時候我還小,我還不懂事,難道您也不懂事嗎?您就應該從小培養我、教育我,從小您就得逼著我學呀……」

寥寥幾句話,卻字字誅心,劉梅無言以對。

其實,劉星的「歪理」,在很多家庭中都上演過。

蔡康永先生說過一段話,本人非常認同:

5歲覺得游泳難,放棄游泳,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你只好說『我不會耶』;


18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28歲出現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耶』。

現實就是這麼殘酷,沒有付出,就沒有收穫。

不要等到孩子錯失某個機遇時,反過來質問你:「為什麼當初沒有逼我一把!」

沒有一定的規則指引和良好習慣的制約,「放養」只是一種盲目的「放任」,最終無法養成優秀的孩子。

作家蘇心曾經勸誡孩子:「讀書不苦,不讀書的人生,才苦。」

做父母的,儘量不要讓孩子有這樣後悔的時刻。學習上給孩子過多的自由會滋生出懈怠,行為上也是如此。

孩子闖了禍,溺愛的家長會開脫說:「沒事,孩子還小呢,樹大自然直,長大自然而然就好了。」家長總覺得孩子到了一定的年紀,自然就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事實呢,很多孩子在被給予了自由之後,行為產生偏差,出現自私、放縱、無視規則、任性等問題。而且孩子已經錯過了教育的好時機,越來越難糾正。

給孩子自由成長的空間是沒錯,但自由是有邊界的,愛和尊重是好的教育,但真正的愛不是放任不管,父母一定要對孩子未來擔負起責任。

優秀的孩子離不開父母在背後默默的支持和付出。世界上沒有什麼成功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獲得。真正的靜待花開,不是真的放任孩子,也需要父母的用心和努力。父母要因材施教,可以嚴厲,但要有耐心,可以慈愛,但要有威信,用心澆灌,總會有花開的一天。

文章來源於公眾號「知子花教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