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逆全球化?歐盟要求40%電解槽和燃料電池在本土生產

氫雲鏈 發佈 2024-03-07T06:55:34.166673+00:00

目前,逆全球化之風盛行。美國前腳宣布所有享受《兩黨基礎設施建設法案》資助的電動汽車充電樁即日起必須在美國製造,同時所有鋼或鐵製的充電樁外殼的生產和組裝環節也必須在美國本土進行,並且到2024年7月還要實現充電樁55%的組件由美國製造。然而這股「妖風」也進一步吹到了氫能產業。

目前,逆全球化之風盛行。美國前腳宣布所有享受《兩黨基礎設施建設法案》資助的電動汽車充電樁即日起必須在美國製造,同時所有鋼或鐵製的充電樁外殼的生產和組裝環節也必須在美國本土進行,並且到2024年7月還要實現充電樁55%的組件由美國製造。然而這股「妖風」也進一步吹到了氫能產業。

氫雲鏈獲悉,3月16日,歐盟委員會發布了《淨零產業法案》,以擴大歐盟清潔技術的製造,並確保歐盟為清潔能源轉型做好準備。歐盟希望通過該法案加強歐盟淨零技術製造的彈性和競爭力,並使歐盟的能源系統更加安全和可持續。目標是到2030年,實現其氣候和能源目標所需的技術至少有40%由歐盟生產。這將加速實現歐盟2030年氣候和能源目標,並向氣候中和過渡,同時提高歐盟工業的競爭力,創造高質量的就業機會,並支持歐盟實現能源獨立的努力。

歐盟委員會主席烏蘇拉·馮·德萊恩說:「我們需要一個監管環境,使我們能夠迅速擴大清潔能源的轉型。《淨零產業法案》將做到這一點。它將為那些對我們到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至關重要的領域創造最佳條件,包括風力渦輪機、熱泵、太陽能電池板、可再生氫以及二氧化碳儲存等技術。歐洲和全球的需求正在增長,我們現在正在採取行動,以確保我們可以通過歐洲的供應滿足更多的需求。」

《淨零產業法案》氫能相關內容

氫雲鏈獲悉,該法案特別支持8項戰略淨零排放技術:太陽能光伏和太陽能熱技術、陸上風能和海上可再生能源、電池及儲存、熱泵和地熱能、電解槽和燃料電池、沼氣/甲烷、碳捕集與封存(CCS)、網格技術。其目標是在2030年之前,達到歐盟製造的戰略淨零技術年度部署需求的至少40%。歐盟目前是幾種淨零排放技術和相關零部件的淨進口國。法案指出,這些措施⾸先涉及⽤於部署可再⽣能源的公共採購和拍賣項目,公共當局在授予合同或對投標進⾏排名時必須考慮《淨零產業法案》的相關標準。

同時,《淨零產業法案》對淨零排放相關設備製造項目和戰略項目都設置了工期期限:

  • 年製造能力低於1吉瓦的淨零技術設備製造項目為12個月,年製造能力超過1吉瓦的項目為18個月;
  • 年製造能力低於1吉瓦的淨零戰略項目為9個月,年製造能力超過1吉瓦的項目為12個月。

歐盟計劃到2030年國內可再⽣氫⽣產量達到1000萬噸,可再⽣氫進⼝量進⼀步增加⾄1000萬噸。為確保歐盟的技術領先地位轉化為商業領先地位,歐盟電解槽製造商應進⼀步提⾼產能,以便到 2030 年部署的電解槽總裝機容量⾄少達到 100 GW 氫⽓。

目前,該法案需要歐洲議會和歐盟理事會討論和同意,然後才能通過和生效。但是氫雲鏈認為,法案的不確定性是條款明細和目標,相關法案通過則是確定的。這意味著國內企業想要獲得更多的歐洲市場光靠技術已經不夠了,企業需要做更多的工作。而從目前全球的逆全球化趨勢來看,更多發達國家甚至發展中國家可能都會設置類似於歐盟的氫能貿易保護條款。國內企業也需要做更多的長期準備應對,如近期瑞麟科技開啟了國內電解槽企業出海的新篇章——其電解槽合資工廠將落地埃及。

編輯:風氫揚 校對:氫氫我心 審核:氫雲小仙女

源:氫雲鏈

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並不代表氫雲鏈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部分圖文來源網絡,氫雲鏈整理髮布,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