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知道:李逵吃硬不吃軟武松吃軟不吃硬,還有兩位好漢軟硬不吃

半壺老酒半支菸 發佈 2024-03-07T16:07:28.545080+00:00

#頭條創作挑戰賽#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梁山一百單八將,自然是啥人都有,他們上梁山前的社會地位有天壤之別,性格也是迥然有異,宋江能把這些五花八門的好漢攏到一起,也真是很不容易了。記得有這樣一個笑話,甲問乙:你吃苦、吃力、吃醋、吃官司,還有啥是你不吃的?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梁山一百單八將,自然是啥人都有,他們上梁山前的社會地位有天壤之別,性格也是迥然有異,宋江能把這些五花八門的好漢攏到一起,也真是很不容易了。

記得有這樣一個笑話,甲問乙:你吃苦、吃力、吃醋、吃官司,還有啥是你不吃的?乙冷冷地回答:不吃軟、不吃硬、不吃眼前虧。

這當然是一個笑話,能不吃軟、不吃硬也不吃眼前虧的人幾乎沒有,梁山好漢就更是做不到了,要是讓宋江來評價,他手下那一百零七個兄弟,李逵是吃硬不吃軟,武松是吃軟不吃硬,只有兩位好漢軟硬不吃,而宋江也拿他無可奈何。

李逵那廝吃硬不吃軟,這誰都知道:他打歌女、罵老頭、砍小孩,只要武功弱一點、地位低一點,他都可以欺負一下,但是遇到硬茬子,他馬上變得比綿羊還乖。

李逵這種性格,在古往今來都不少見,甚至可能是一種常態,從泡菜到倭寇,都是畏威而不懷德:把他揍得越狠,他就越孝順;對他越好,他就越囂張。

沒有證據表明李逵的後裔闖關東跑遠了,也沒有人說李逵的子孫會游泳,據說坐在面盆里拿擀麵棍劃著上島並獨創武功和文字的是武松的武大郎,為了怕西門慶藏在床底下,他乾脆以國王的身份下令,鋸掉了全部床腿。

李逵雖然沒有北遷或東渡,但是他認慫的樣子,我們看著卻實在眼熟:燕青一言不合就將李逵一跤跌翻,他根本就不敢翻臉;焦挺上面一拳下面一腳,打得李逵也不敢爬起來。

面對入雲龍公孫勝,李逵寧肯當孫子:「李逵懼怕羅真人法術,十分小心扶侍公孫勝,哪裡敢使性。」「他和羅真人一般的法術,我如何敢輕慢了他!」

公孫勝拿捏李逵就像貓捉老鼠,宋江修理李逵,也是非打即罵,「黑廝」、「黑禽獸」不絕於口,一個不高興就要將其拖出去斬首,李逵卻不停地表忠心:「我夢裡也不敢罵他。他要殺我時,便由他殺了罷。」

公孫勝本事大,宋江權力大,在這兩個硬茬子面前,李逵腰軟腿軟嘴軟,但是面對本事不大地位不高的旱地忽律朱貴和鼓上蚤時遷,他馬上就硬實起來了,對剛入伙還沒入冊的韓伯龍,他先吃霸王餐後掄板斧,事後居然沒受半點懲罰。

宋江摸准了李逵吃硬不吃軟的脾氣,將他拿捏得死死的,最後還拉他墊背,但是面對吃軟不吃硬的武松,宋江就只能「以理服人」了。

武松一雙拳頭專打不明事理的好漢,但是對蜈蚣嶺上孤苦無依的弱女子,卻能眼睛不眨地送出一二百兩一大包金銀。

武松這個人一貫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點水之恩湧泉相報,睚眥之怨十倍還之。對武松這種吃軟不吃硬的好漢,宋江從不說硬話。

在梁山重陽節酒會上,第一個唱反調的是武松,李逵只不過是跟著瞎起鬨,宋江喝令將李逵「推去斬訖報來」,轉過臉來對武松卻是另一副面孔:「兄弟,你也是個曉事的人。我主張招安,要改邪歸正,為國家臣子,如何便冷了眾人的心?」

宋江不敢對武松發狠,是因為他知道武松刀子硬,拳頭也硬,把武松惹翻了,最後沒法兒收場。

宋江對武松放軟口氣,也給足了武松面子,武松也不好意思不接著,所以他沒有再出聲,也算給了宋江一個台階。

宋江軟功夫磨倒了武松,卻忘了在武松背後,還站著一個軟硬不吃的花和尚魯智深:「只今滿朝文武,俱是奸邪,蒙蔽聖聰,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殺怎得乾淨。招安不濟事!便拜辭了,明日一個個各去尋趁罷。」

魯智深不吃軟也不吃硬,他認的只有道理,不管壞人如何服軟,他也不會放過,這一點鎮關西鄭屠有痛入骨髓的感受。

魯智深拳打鎮關西,雖然嘴上說「若是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饒了你」,但是讀者諸君都知道,鄭屠即使討饒,魯智深也不會放過他。

倒在魯智深拳腳和禪杖之下的惡人有很多,這些惡人有的強硬有的軟弱,但是只要被魯智深認定該死,他就一定活不成。

宋江對只講道理不吃軟硬的魯智深,可以說是毫無辦法:誘惑魯智深「在京師圖個蔭子封妻,光耀祖宗」,魯智深不屑一顧;勸說魯智深「去住持一個名山大剎,為一僧首,也光顯宗風,亦報答得父母」,魯智深也沒興趣。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魯智深大徹大悟無欲無求軟硬不吃,宋江只能由他去了,這要是換做李逵或武松,宋江完全有可能軟硬兼施迫其就範——宋江沒有勸武松跟自己受封是看走了眼,如果他真心實意表示要照顧武松後半生,自己也不用喝那杯毒酒了。

花和尚魯智深軟硬不知,只按照道理和本心行事,入雲龍公孫勝則是不食人間煙火,軟的硬的酸的辣的,他通通不吃,宋江拿不出任何東西能讓這位九天神龍撩一下眼皮。

宋江對公孫勝是十分重視的,但是公孫勝卻完全沒把宋江放在眼裡。宋江上了梁山,公孫勝被排擠出核心三人組,然後就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最後既不打魚也不曬網,征方臘前飄然而去,連招呼也沒跟宋江打。

公孫勝參與智取生辰綱,根本就不是貪圖那點黃白之物,沒有宋江通風報信,官府也奈何他不得。

我們細看水滸原著,就會發現宋江通報消息並沒有改變晁蓋等人的命運,該打的時候還是要打,在絕對的實力面前,情報和伎倆都是浮雲。公孫勝根本就不需要感激宋江,更何況宋江的人情,是賣給晁蓋的——宋江不來,兵丁和衙差也抓不住公孫勝。

宋江擅長割貓兒尾拌貓飯,他送給李逵和武松的銀子,也都是慷他人之慨,面對視金錢如糞土的魯智深和公孫勝,他就是叫花子沒蛇耍了。

是人就有弱點,有弱點就會被利用,李逵是這樣,武松也未能免俗,只有魯智深公孫勝這兩位軟硬不吃的好漢,一直沒有被宋江收服。

我們細看魯智深和公孫勝的行事風格,就會發現他們除了軟硬不吃之外,還有一個共同點,至於這共同點是什麼,讀者諸君看看他們身上的衣服就知道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