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考古終評項目 | 爐火映 商墓現——山西絳縣西吳壁遺址商代墓地

中國文物報 發佈 2024-03-07T17:39:06.492973+00:00

2022年7—9月,經國家文物局批准,中國國家博物館與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運城市文物保護中心合作,在遺址IE4區開展考古發掘工作,發掘面積達800餘平方米,揭露出豐富的史前及夏商周等時期文化遺存,其中以商代墓地的發現最為重要。


發掘單位

中國國家博物館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運城市文物保護中心

項目負責人

田偉


西吳壁遺址位於山西省絳縣古絳鎮西吳壁村南,地處涑水河北岸的黃土台地上。遺址總面積約110萬平方米,其中二里頭、二里崗文化時期的聚落面積皆為70萬平方米左右。2022年7—9月,經國家文物局批准,中國國家博物館與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運城市文物保護中心合作,在遺址IE4區開展考古發掘工作,發掘面積達800餘平方米,揭露出豐富的史前及夏商周等時期文化遺存,其中以商代墓地的發現最為重要。

2022年度共發現並清理16座長方形豎穴土坑墓。除1座為東西向外,其他墓葬都是南北向,墓主頭向南,大部分都可見木質葬具痕跡。墓葬之間不見疊壓打破關係。按照墓葬內涵差異,可將其初步分為大、中、小三個等級。

大型墓M16位於墓地中部,與之鄰近的其他墓葬規模均較大。該墓的墓壙東壁中部向外凸出,整體略呈「凸」字形。墓壙面積約9平方米,深1.2米。

墓葬東、西兩側各有一個直徑約0.15、殘深約0.16米的柱洞。東側柱洞位於墓壙凸出部分,西側者緊貼槨側板,用途尚不清楚。葬具為一棺一槨。槨保存較差。南側二層台上擺放羊頭和兩條前肢,東、西棺槨之間的填土中各有一具殉人。東側殉人仰身直肢,西側者俯身直肢,均面向墓主人。棺的保存狀態較好。在棺木朽爛之前,棺室內曾數次進水,帶入的淤泥對棺木形成了支撐,棺的形製得以保存下來,可以看出其整體略呈形。墓主骨架保存不佳,肋骨、盆骨已殘失;葬式為仰身直肢,面朝西,初步鑑定其性別可能為男性。隨葬品皆置於棺內,種類有青銅、綠松石、玉、陶、貝、漆器等。

中型墓的墓口面積大於2平方米,隨葬品置於棺內,種類除陶器外,還有不見於小型墓的青銅或漆器、海貝等。


M8位於墓地西北部,墓口面積約2.2平方米,深0.74米。葬具為一棺。墓主俯身直肢,骨架保存狀態不佳,初步鑑定墓主性別為男性。隨葬品主要放置在墓室北部,包括青銅、陶、玉等類別的器物。

M15位於墓地南部,墓口面積約3平方米,深0.38米,葬具為一棺。墓主俯身直肢,骨架保存狀態較差,初步鑑定其性別為男性。隨葬青銅、陶器及海貝。青銅鼎放置在墓室西南,陶爵、斝置於墓室西北。

小型墓墓口面積不大於2平方米,隨葬陶器或不見隨葬品。


M10位於墓地東部,墓口面積約1.5平方米,葬具為一棺。隨葬品放置在棺內,陶鬲、盆、罐放置在墓室北部,另一件陶鬲位於墓室南部。

M23位於墓地西北部,墓口面積約2平方米,葬具為一棺。隨葬五件陶器,其中盆、罐、單把鬲置於棺內,簋和另一件單把鬲放置在北側的熟土二層台上。

我們對隨葬陶器和銅器進行了類型學研究,並參考以往研究成果,初步將這些墓葬分為早、中、晚三段。早、晚段的時代分別相當於二里崗下層一、二期,中段介於二者之間。碳十四測年的結果表明,西吳壁墓地的形成時代,大致在公元前16至15世紀。


我們對墓地出土器物進行了文化因素分析,了解到該墓地主要包含商文化和土著文化因素,另有少量北方文化因素。商文化和土著文化因素共存的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二里崗下層階段,商王朝在處理與晉南土著人群的關係方面,採取了較為溫和的策略。而北方系文化因素的發現,說明晉南同北方地區關係密切。同時暗示晉南地區銅料的輸出方向,除商王朝中心都邑外,可能還有北方青銅文化分布區。


國內二里崗下層階段的商系墓葬數量少,稍具規模的墓地更少見。西吳壁墓地的發現,填補了晉南地區以往不見這一時期商系墓地的空白,為研究商代墓葬制度提供了珍貴的資料。所見大、中型墓葬已經形成了鼎(或鬲)、斝、爵的禮器組合,與二里頭文化時期貴族墓中的禮器組合有所不同,顯示出商因於夏禮,但有所損益的歷史事實。出土青銅器種類豐富,與之共存的陶器時代特徵明確,為這一時期的青銅器斷代確立了可靠的年代標尺,將極大促進早期青銅器領域的學術研究。

大型墓葬M16的規模大,內涵豐富,是迄今所知二里崗下層階段規模最大、內涵最為豐富的高等級商系墓葬。其葬者應是商代初期,居住在晉南地區的高級貴族。由高等級墓葬的發現,可以確知西吳壁遺址是晉南地區商代前期最重要的中心聚落之一,除向外輸送銅料外,還肩負區域管理與對外交流等職能。


商代墓地的發現,在西吳壁遺址中確認了一處性質明確的功能區,豐富了遺址內涵,為深入了解遺址的聚落形態變遷,探討晉南地區商代人群構成、禮制源流,以及商王朝國家形態等學術問題提供了直接證據,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


發掘工作照


作者:中國國家博物館等

版權說明:本平台有關「十大考古新發現」專題的視頻和內容,版權歸版權人所有。轉載需經版權人同意或授權。


編輯 | 張小築 實習編輯 | 黃雪芮 王雨瑩

覆審 | 馮朝暉

監製 | 李 讓

本號刊載的作品(含標題及編輯所加的版式設計、文字圖形等),未經中國文物報社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改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權轉載的請註明來源及作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