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帶貨不是「金手指」,商品質量才是「硬通貨」

紅網 發佈 2024-03-07T19:21:27.934187+00:00

□趙宏偉(廣西大學)南寧一家商貿公司請上海某網絡公司旗下的明星曹某某直播帶貨,該公司交了7萬預付款後,曹某某帶貨3個多月,僅完成278元的銷售額,該公司要求退還直播服務費遭拒。3月16日,南寧市西鄉塘區人民法院通報該案結果。

□趙宏偉(廣西大學)

南寧一家商貿公司請上海某網絡公司旗下的明星曹某某直播帶貨,該公司交了7萬預付款後,曹某某帶貨3個多月,僅完成278元的銷售額,該公司要求退還直播服務費遭拒。3月16日,南寧市西鄉塘區人民法院通報該案結果。法院認為,雙方的合同合法有效,上海某網絡公司未按合同約定完成直播任務,除了退還南寧某商貿公司69722元服務費外,還要支付69722元違約金。(3月16日 《南國早報》)

明星來到直播間帶貨,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甚至成為某些商家包裝自己產品的「流量密碼」。短視頻快速發展的今天,注意力成為商家需要爭奪的重要資源,直播帶貨則成為數字經濟時代的新型售賣模式,引得不少人蠢蠢欲動。有人調侃道「宇宙的盡頭是直播帶貨」,擁有一定粉絲量的明星也要來分一杯羹。前有潘長江、戚薇、婁藝瀟、辰亦儒、李金銘等部分明星售假,後有曹某某帶貨僅交易278元,不少明星在直播帶貨這個名利場裡栽了跟頭,留下令人啼笑皆非的「潘嘎之交」「9塊9上車」等段子。

明星直播帶貨翻車屢屢發生,正是說明了好皮囊不代表好銷量。無論是演技還是顏值,大部分明星直播帶貨依賴的還是路人緣和粉絲的忠誠度,與其他認真選品、仔細介紹產品信息的非明星主播相比,明星的專業優勢並不突出。長期活躍在大熒幕中的明星突然來到直播間介紹不知名的產品,容易給受眾造成「撈一把就走」的感覺。直播帶貨的明星以自己的名譽做背書,理應為受眾負責。拋去直播間中懸浮的演技不談,明星要想吸引更多的受眾,更重要的還是保障直播間商品的質量,唯有如此,才能實現細水長流。

對於商家來說,請來明星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很重要,但商品質量過不過關才是消費者首要關心的問題。明星的吆喝頂多是把消費者吸引到直播間,若想為商品賦能,著力提升商品質量才是商家的標準答案。消費者選擇在直播間購買商品,看重的是商品的性價比,物超所值才是消費者真正關心和在意的。倘若消費者收到快遞後大失所望,怨聲一片,誰能保證該廠家所生產的商品不會被流量反噬呢?

儘管明星帶貨屢屢翻車,仍然不可否認直播帶貨的明朗形勢。據《第50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2022年第一季度,快手電商交易總額達1751億元,同比增長47.7%,2021年5月至2022年4月,抖音平台上每月有超900萬場直播,售出超過100億件商品,交易總額同比增長2.2倍。這就說明,商家用直播帶貨打開商品銷量的思路並無問題,但應分清主次。商家應明白,在直播帶貨中,保障商品的質量是第一要義,高質量才能積累好口碑,好口碑才能擁有大銷量。將希望全盤寄託於明星身上,並非明智的選擇。

明星帶貨不是「金手指」,不必等到大浪褪去,才知道產品質量是帶貨直播間的「定盤星」。消費者在直播間中買的是心安,商家要明白商品質量才是「硬通貨」,一切帶貨形式都基於商品自身質量,其他的只能算是「錦上添花」,只有腳踏實地才能真正行穩致遠。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