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睡眠研究報告:男性睡眠質量略高,黑龍江人睡得最好

新京報 發佈 2024-03-07T20:45:03.484520+00:00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今年中國的主題是「良好睡眠,健康之源」。中國睡眠研究會等聯合發布的《中國睡眠研究報告2023》(簡稱《報告》)顯示,2022年民眾睡眠指數為67.77分,較2021年增加了2.98分。隨著年齡增長,民眾睡眠時長和睡眠質量呈下降趨勢。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今年中國的主題是「良好睡眠,健康之源」。中國睡眠研究會等聯合發布的《中國睡眠研究報告2023》(簡稱《報告》)顯示,2022年民眾睡眠指數為67.77分,較2021年增加了2.98分。隨著年齡增長,民眾睡眠時長和睡眠質量呈下降趨勢。2022年,受訪者每晚平均睡眠時長為7.4小時,47.55%的受訪者每晚平均睡眠時長不足8小時。我國居民仍然持有較多不良睡眠信念和行為,且改變民眾的睡眠信念和行為相對而言最為困難。

《報告》基於2022年中國社會心態調查資料庫,研究分析了2022年民眾的睡眠狀況,重點考察了不同社會經濟地位群體在睡眠時長和睡眠質量自評方面的睡眠健康差距;同時考察了主要社會心態指標及共同富裕相關認知對睡眠時長與睡眠質量自評的影響。

年齡越大睡眠狀況越差

《報告》顯示,2022年,受訪者每晚平均睡眠時長為7.4小時,22.60%的受訪者的睡眠質量自評為「非常好」,10.40%的受訪者的睡眠質量自評為「不好」或「非常差」。

隨著年齡增長,民眾睡眠時長和睡眠質量呈下降趨勢。30歲以下人群,約6成以上民眾睡眠時長在8小時及以上,約8成以上民眾的睡眠質量自評尚好或非常好。30歲至49歲民眾的睡眠時長明顯下降,擁有高質量睡眠的民眾占比則逐漸壓縮。50歲以上民眾,半數以上睡眠不足8小時,睡眠質量自評不好或非常差的民眾占比較高。60歲以上老年人的睡眠質量自評最低。

對比不同性別群體的睡眠狀況,男性和女性的睡眠時長差異不大,但男性比女性的睡眠質量自評略高,91.06%的男性睡眠質量自評「尚好」或「非常好」,女性這一數值為88.58%。男性睡眠質量自評「非常好」的人數比重也有25.09%,比女性(20.72%)高。可見,男性和女性的睡眠時長接近,但是女性的睡眠質量自評比男性相對較低。

《報告》顯示,2022年民眾的失眠情況緩解,越來越不認為「失眠是一個問題」,進而對自己睡眠監測的意識程度降低,這或許反映出民眾越來越不重視自己的「睡眠質量」。在失眠情況下,民眾開始傾向於服用安眠藥。

研究生群體睡眠狀況有待改善

就不同群體的睡眠狀況而言,民眾的睡眠時長有待增加、睡眠質量自評有待提升。

研究對比不同家庭月收入人群的睡眠狀況發現,家庭月收入3000元以下民眾的睡眠時長最短、睡眠質量最差;月收入增至8000元-1萬元,民眾睡眠時長、睡眠質量均逐漸增加;月收入1萬元以上的民眾睡眠時長逐漸下降,但睡眠質量逐漸提高。結果表明,中等收入人群的睡眠時長最高,中、高收入人群的睡眠質量自評更好,低收入人群的睡眠時長、睡眠質量自評則有待提升。

從學歷來看,隨著學歷的提升,民眾睡眠時長、睡眠質量自評總體呈現遞增趨勢,但到研究生群體則呈明顯下降趨勢。初中及以下民眾的睡眠時長與睡眠質量均最低;隨著學歷上升至大學本科,民眾睡眠時長、睡眠質量逐漸提升;但研究生學歷人群睡眠時長、睡眠質量均顯著下降,甚至與小學及以下學歷人群持平。其中有25.71%的研究生學歷睡眠質量自評為「不好」,這使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群體成為與低受教育程度群體(小學及以下群體)類似的「睡眠剝奪群體」。

黑龍江人睡得最好

在七大地區中,東北地區的睡眠指數最高,其次為華北、華中、華東、西南、華南地區,西北地區睡眠指數最低。

從省份來劃分,東北地區的黑龍江睡眠指數最高,達到70.57分,其次為山東、陝西、貴州、天津等,北京排在第24位,得分為66.92分。福建、雲南、海南、甘肅、新疆排在後五位,新疆得分最低,為63.14分。

從城市分級標準來看,二線城市睡眠指數最高,新一線城市、三線城市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北上廣深排在第四位,五線城市睡眠指數最低。城市受訪者的睡眠質量自評比農村受訪者略高。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心理學研究中心研究員王俊秀分析認為,睡眠指數的得分與經濟發展水平呈現一定的相關性。隨著經濟發展的提升,部分城市居民的睡眠狀況會得到改善,但與經濟發展相伴隨的社會壓力,也會使得原來睡眠指數得分較高的城市居民睡眠狀況變差。

中國睡眠研究會副理事長、北京大學醫學部睡眠醫學中心副主任高雪梅強調,健康睡眠與每一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睡眠質量好壞直接影響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良好的睡眠具有補充人體能量,增強自身抵抗力,促進人體正常代謝和生長發育,使身體和精神得到充分休息等功能。睡眠是和飲食、運動一起構成健康生活的基石,而睡眠又是後兩者的基礎,所以今年中外主題都是健康之源。

新京報記者 王卡拉

校對 劉軍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