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嶺戰役一戰封神,晚年因2400元貸款抵押祖屋?今真實現狀曝光

解說深扒君 發佈 2024-03-08T23:42:41.623529+00:00

那是1988年的夏天,天氣很是燥熱,而合川示範的校長王爵英接到了負責修撰縣誌的任務,正在檔案館翻資料忙得焦頭爛額,卻偶然發現在一個落滿塵土的檔案袋裡,存放著一份三十年前的一等功喜報。

他曾在上甘嶺戰役一戰封神,閻王見了他都得挨一巴掌,甚至還要上趕著賠笑臉。沒想到就是這樣一號人物,卻在晚年時被銀行堵在家門口要帳,落魄到連2400塊錢都拿不出來,連自家的老宅都被抵押收去。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兒,究竟是什麼讓英雄落魄至此?

那是1988年的夏天,天氣很是燥熱,而合川示範的校長王爵英接到了負責修撰縣誌的任務,正在檔案館翻資料忙得焦頭爛額,卻偶然發現在一個落滿塵土的檔案袋裡,存放著一份三十年前的一等功喜報。

上面赫然寫著「貴府戰士蔣誠,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奮勇殺敵,特此表彰一等功」,但下方卻又標註著隆興鄉地址出錯,查無此人。

王爵英想起了自己早年有個弟子叫蔣啟鵬,是興隆鄉人,上學時好像聽他提起過哥哥叫蔣誠,那他倆會不會就是一個人,而當他詢問對方時,蔣啟鵬卻說自己哥哥卻時當過兵,但就是在成都本地,而且也沒聽他提起過有什麼光榮事跡。

還不等王爵英上門打聽,另一邊銀行的催債人員已經來到了蔣誠家裡,他們直接掏出了一張貸款單,上面記錄著蔣誠多年來貸款連利息欠下的2400元錢,要知道當時可是90年代,這筆錢對於勤懇務農的一家人就像天文數字一樣。

蔣誠的兒子很是憤怒,他覺得銀行一定是搞錯了,父親勤勤懇懇的操勞了大半輩子,平日裡的生活過的極為仔細,就連過年都捨不得添一件新衣服,怎麼會跑去銀行貸款呢,就在雙方爭吵愈發激烈時。

蔣誠拿起單據仔細看了看,只是嘆了口氣,隨後便說道,沒錯,這就是我借的,你們放心,就算是砸鍋賣鐵我也要把這錢還上。

就這樣,蔣誠為了償還著2400元的貸款,直接把給兒子結婚用的老宅抵押了出去,而就在眾人收拾老宅時,女兒卻從一個不起眼的角落裡抱出來了一個小木箱,打開箱子,裡面竟然擺放了十幾枚功勳章和各類證書。

在場的人都驚訝無比,為什麼一位老人會有這麼多勳章,他到底曾經做了什麼呢?就連兒女也十分不解,在他們印象中父親只是個老實本分的農村漢子,如果這些勳章真是父親的,那他又為什麼會去偷偷貸款呢,在眾人的追問下,一段被塵封的往事才被逐漸揭開。

入朝作戰半年參加數余場作戰,在上甘嶺拖著重傷的身軀堅守陣地,一個人一挺機槍殲敵四百餘人,退伍後本應安享晚年,卻落得抵押房子度日的地步,究竟是怎樣的經歷讓一代戰神落得如此境地?

1928年蔣啟高出生在重慶的一個貧苦家庭,從小經歷便十分坎坷,給地主富農打過工,最苦難的時期甚至上街乞討,以此果腹為生。

所謂「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看著年邁的父母被生活的重擔壓彎了腰,蔣啟高多麼希望能為父母承擔些。隨著年歲漸長,看著祖國大地歷經戰火的洗禮滿目瘡痍,他萌發起參軍的念頭,來改變自己及家人的命運,同時也能保家衛國。

而在49年我軍解放大西南時,蔣啟高覺得看到了人民的曙光,便毅然決定參軍入伍,並改名為蔣誠,意為「取忠誠於黨、忠誠於人民」。

而在不久後便又爆發韓戰,毛主席本著「唇亡齒亡」的原則便組織了志願軍入朝作戰,而蔣誠也是一馬當先的報名參加志願軍,因為先前從軍的經驗,被分配到了機炮連成為了一名機槍手。

他的作戰風格極為兇猛,每次作戰時總是沖在最前方,不久後便被破格提升至副班長軍銜。在此之後蔣誠便四處奔走作戰,僅半年的時間裡,便參加了大大小小四百場戰役,縱觀戰爭史上,也是極為罕見的。

在朝鮮戰場上,蔣誠參與了很多著名的戰役和戰鬥,最有名的便是上甘嶺戰役,而蔣誠不僅是這場戰役的見證者,更是在此獲得了軍人的最高榮譽一等功。

美軍在這場戰役上傾瀉了近五百噸的炮彈,就連山頭都被削平了兩米,美軍飛行員覺的不可能還會有什麼生物能在這種火力下存活,但志願軍總是能用驚人的意志力和凝聚力來打破他們的認知。

當時蔣誠所在的部隊負責防守537.7高地,他當時匍匐在一個僅有簸箕大小的坑位,憑藉著一挺重機槍,打退了敵人的無數次反撲,更是創下了志願軍一戰擊斃最多敵人的記錄,硬生生做掉了一個整編的加強營400餘人,妥妥的我把敵人包圍了,敵人不但不投降,還敢向我還擊。

而這也惹怒了當時的美軍,便直接派遣轟炸機前來,在轟炸中蔣誠的肚子被彈片劃破,蔣誠卻不顧傷勢,直接把腸子塞回去,端起一挺輕機槍頂著槍林彈雨直接打掉了一架飛機。

而他也是鬼門關上走一遭,經過了一天一夜的手術被搶救回來,這一戰之後,美軍部隊便流傳起上甘嶺上的志願軍都是降世魔神,而他也憑藉著彪悍的戰績榮獲了一等功。但就是這樣一個在戰場上讓人望而生畏的戰神,為何會在返鄉後變得如此落魄呢?

僅憑一挺輕機槍便擊落美軍的先進飛機,更是創下了以一敵百的光榮戰績,僅憑一挺重機槍打的美軍哭爹喊娘,直呼他是軍中修羅,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功臣,為何在回國後被埋沒了三十多年,還一度欠下高額貸款被銀行堵門要債。

等到韓戰結束後,蔣誠便隨隊回國,當時的新中國百廢待興,而部隊人數過多無處安置,只能先在各處駐地自建營房,而在建造營房的工作中,蔣誠再次憑藉著紮實高質量的工作榮獲三等功。

後來為了響應國家下基層走農村的號召,他毅然選擇了退伍回家,而當年他打包的行李也只有一床被子,一身衣服,一個鐵盆,一塊肥皂和代表著他榮譽的十四塊勳章,默默回到了村子,做起了老實本分的農民。

他憑藉著一手養蠶技術為村民們謀福利,每天奔走在鄉鄰之間,免費傳授養蠶的經驗,在基層工作多年後被分配到了鐵路局工作,每天吃住在建設第一線,一度五年不曾回家,就連母親去世時他都還在外面忙著鐵路建設。

等到他退休回到家鄉,發現鄉鎮的整體經濟還是很落後。便秉承著想致富先修路的想法,蔣誠又號召起全村人一起修路,剛修到一半資金便沒了,他二話沒說便進城偷偷貸款,而在道路建成後,原本是應該由大家共同償還的債務,全被他一人默默擔下,就連兒女們都不曾聽說。

起初他還可以做些零工去償還債務,但隨著時間推移,這筆欠款逐漸開始無力償還,就導致了銀行人員直接上門催債,也就是在做老宅抵押收拾行李時,翻出的十幾枚勳章才揭開了這位老兵身上塵封的故事。

而由於當時工作人員的疏忽,把他所在的隆興鄉寫成興隆鄉,就導致了當年立功的喜報被退回檔案室,這一放便是三十年,在這三十年裡,蔣誠隨時可以拿著一等功的勳章去縣城的機關單位找個鐵飯碗,但他卻選擇了隱姓埋名,在家鄉默默帶著鄉親奮鬥。

而當王爵英把喜報交到蔣誠手上時,他的表現十分淡然,只是說,不就一張紙嘛,不算什麼。此時的蔣誠年滿60,從他退伍投身到廣大人民群眾中工作,已經過去了三十多年,當地政府在得知消息後,急忙為他變更了退休保障。

雖然已經過了退休年齡,卻依舊為他補發了每月80元的退休工資,從縣政府一級直接更改個人待遇,這在歷史上也是罕見的。而蔣誠的幾個孩子在得知了父親的身份後,也紛紛表示驚訝不已,也想借著這個一級英雄的稱號解決一下家裡的工作問題或是戶口問題。

但無一例外,全都被蔣誠一句話拒絕了,他說國家現在還不夠富裕,我們要多給政府省心。在他兒女的印象中,蔣誠總是繁忙的,不顧家的,但兒女們都知道,這位父親並不是不愛他們,只是因為工作太忙,無暇顧及。

而在身份揭露後,偶爾會到周邊的學校做一些公益演講,給他們講抗美援朝的故事,告訴他們生活穩定多麼來之不易。九十多歲的他時常會忘記家人,忘記生活的瑣事,但只要一提起上甘嶺戰役,他的眼裡便會泛起不一樣的光,可以清楚的講述自己作戰時的狀況。

就在今年1月5日,蔣誠在重慶合川區人民醫院因病逝世,享年94歲。英雄雖然已經逝去,但傳奇應該永存,功勳更值得傳頌。像蔣誠這樣的共和國功臣,理應被國家和人民所知曉和銘記,而不是埋沒於山村鄉野之中。他們可以不說,因為那是他們的風骨,但我們卻不能不找,因為那是我們的責任。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