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和科普:流感高發!孩子出現這4種症狀,一定要重視

科普大講堂開講 發佈 2024-03-09T11:49:30.222214+00:00

正值冬春交替早晚溫差較大是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期中國國家流感中心發布的2023年第7周中國流感監測周報顯示近期甲型流感的來勢最為兇猛兒科門急診患兒激增圖片來源:網絡流感與感冒有什麼區別?孩子「中招」流感了怎麼辦?奧司他韋可以吃嗎?到底應該如何預防流感呢?

正值冬春交替

早晚溫差較大

是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期

中國國家流感中心發布的

2023年第7周中國流感監測周報顯示

近期甲型流感的來勢最為兇猛

兒科門急診患兒激增

流感與感冒有什麼區別?

孩子「中招」流感了怎麼辦?

奧司他韋可以吃嗎?

到底應該如何預防流感呢?

協和兒科專家為您支招~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具有很強的傳染性。流感病毒有甲、乙、丙、丁四種類型,甲型流感簡稱甲流,乙型流感簡稱乙流。

● 潛伏期:1-3天。

● 臨床表現:發熱、全身肌肉酸痛與頭痛,也會有一些較輕的呼吸道症狀,如咳嗽、流涕、咽痛等。

● 傳播途徑:主要通過打噴嚏和咳嗽等飛沫傳播。

● 季節性流行:甲型流感病毒中的H1N1、H3N2亞型和乙型流感病毒中的Victoria和Yamagata系會引發季節性流行。

劃重點

兒童,是流感的易感人群,也是重症流感的高危人群。年齡<5歲的孩子(尤其是<2歲)更易出現嚴重併發症,當家長的一定要高度重視。

很多流感病人會出現迅速高熱,達39-40℃,伴畏寒、寒戰,退熱後間隔4-6小時再次高熱。而且常伴有很多全身不適表現,如頭痛、肌肉、關節酸痛、極度乏力、食慾減退等全身症狀;也會有咽痛、咳嗽、鼻塞、流涕,也可能有嘔吐、腹瀉等症狀。

普通感冒,多為打噴嚏、咽痛、咳嗽、低熱為表現的一類疾病,通常症狀輕微而且多數能夠自己恢復。

5歲以下的兒童、65歲以上的老年人、孕婦及患糖尿病、心臟病等基礎病的人群較易引發流感併發症。如果出現以下表現,需要警惕重症病例及併發症,及時就醫。

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難

5歲以上兒童>30次/分鐘;

1-5歲>40次/分鐘;

2-12月齡>50次/分鐘;

新生兒-2月齡>60次/分鐘;

脫水錶現

嚴重嘔吐、腹瀉、小便量明顯減少或無尿;

神志改變

反應遲鈍、嗜睡、躁動、驚厥等;

其他情況

持續高熱不退;原有基礎疾病明顯加重;需住院治療的其他臨床情況。

血常規

白細胞總數正常或減少,C反應蛋白(CRP)可正常或輕度增高。合併細菌感染時,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總數可增高。

病原學檢測

目前,臨床上常用的流感的病原學檢測方法主要包括抗原檢測、核酸檢測。若孩子出現流感樣表現,高熱、全身肌肉酸痛、頭痛、精神欠佳等,儘快完善流感檢測明確。

兒童確診流感後,尤其是重症或有重症高危因素的應在發病48小時內儘早開始抗流感病毒藥物治療,在48小時後的治療也有療效。

我國目前獲批上市的抗流感藥物中兒童最常用就是奧司他韋、帕拉米韋和扎那米韋。其中,口服奧司他韋是治療流感的首選。

奧司他韋屬於處方藥,不同用途(治療或預防)、不同劑型、不同規格的用法用量存在差異,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另外,家長也不要給孩子擅自吃其他抗病毒藥或抗生素,藥不對症不僅不治病,反而容易讓孩子承擔不必要的藥物風險。一定要遵醫囑,合理用藥。

奧司他韋常見的不良反應是嘔吐,服藥後很多孩子出現嘔吐表現,那麼嘔吐後要不要補藥?取決於服藥後嘔吐時間、嘔吐物多少,也需要注意嘔吐物內容。

若服藥後15分鐘內出現嘔吐,且嘔吐量多,嘔吐物中可以看到大量孩子剛喝下去的藥,這時候可以選擇補服1次。若服藥超過15分鐘,甚至是服藥1個小時以後,這時候不必補服藥物,因為大部分藥物已經被胃腸道溶解吸收了。

1

藥物預防要注意

口服奧司他韋也可用於預防流感,建議用於流感高發季與感染患者有密切接觸、未接種疫苗或接種流感疫苗2周內並未獲得最佳免疫力的高危兒童。

儘量於暴露後48小時內服用,連續用至末次暴露後7-10天,未能於暴露後48小時內用藥者,預防給藥也有一定療效。

注意:藥物預防上不推薦用於小於3個月的嬰兒。

2

流感疫苗來加持

接種疫苗,是預防流感的最有效方法。孩子滿6月齡,就可以接種疫苗;家人接種流感疫苗,也是在給孩子間接保護。

2

日常預防得做好

日常做好防護,減少去人多密集的地方。

家裡有人感冒,患者儘量佩戴口罩。

多喝水,保持良好規律的作息,以增強身體抵抗力。

隨著天氣變化,做好保暖、及時增減衣服。

適當進行戶外運動、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定期消毒等均有助於降低患流感的風險.

均衡飲食、充足休息,避免過度疲勞。


以上僅作為科普知識

不作為具體診療意見

監製:孫暉 王繼亮

策劃:武漢協和醫院黨委宣傳部

信息來源:武漢協和醫院兒科

編輯製作:熊婉婷

審校:聶文聞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