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車交付即遭維權,飛凡汽車要做上汽的「敗家子」?

優視汽車 發佈 2024-03-10T19:29:26.365784+00:00

汽車行業里像這種類型的企業也不少,特別是那些老牌車企孵化出來的新能源品牌,飛凡汽車就是其中的一個典型。

我們通常喜歡用「敗家子」和「扶不起的阿斗」來形容那些任意揮霍家產卻一事無成的富家子弟。汽車行業里像這種類型的企業也不少,特別是那些老牌車企孵化出來的新能源品牌,飛凡汽車就是其中的一個典型。

2022 年飛凡汽車全年銷量僅為 14532 輛,其中 8832 輛還是定位低端,且目前已經停產的ER6,占總銷量的比例超過60%。今年年1月的上險量數據顯示,飛凡汽車的銷量僅為250輛,同比下降84.55%,環比下降90.04%,其中上市3個月,按理說熱度尚存的新車飛凡R7銷量僅210輛。

2月的數字更加難看,飛凡汽車銷量僅為68輛。背靠著上汽集團這顆大樹,飛凡汽車不僅沒有拿出一個「非凡」的表現,反而越發落魄,實在是讓人為之嘆息。

4年三次更名

先來說說品牌。

飛凡汽車、上汽R汽車、榮威MARVEL,可能很多人都搞不清楚這三者之間的關係。2018年,上汽推出「純電動高性能豪華SUV」榮威MARVEL X,將MARVEL系列定位為榮威品牌下的新能源系列車型。但MARVEL X的銷量表現並不盡如人意。

時隔兩年後,在2020年可能是上汽有感於榮威自身的品牌力無法支撐起20萬元以上中高端電動車的定位,於是又將MARVEL系列重新更名為R汽車。在榮威體系下劃分了獅標和R標,R汽車主打電動車市場,名義上獨立,實際上還歸榮威管理。

R汽車換湯不換藥的推出了兩款車型MARVEL R和ER6,從命名就可以看出,前者是榮威MARVEL的後續車型,後者雖然車名去掉了MARVEL,但依舊是還保留著榮威電動車的設計風格。R汽車推出不到一年,消費者連品牌名都還沒記熟,又再次更名飛凡汽車獨立運營,然後推出了全新的飛凡R7,MARVEL R和ER6這兩款過渡車型也在2022年相繼停產。

四年三次更名,換哪家企業都不敢這麼玩。首先,這意味著這四年時間裡,這個被上汽寄予厚望的中高端新能源品牌一直在不停的改變,消費者無論是對MARVEL、R還是飛凡,都無法建立深刻的品牌印象。更重要的是,每次更名的背後必然存在著內部架構和人員的調整,品牌定位、營銷策略、運營模式也都會隨之改變。沒有一個持續的策略,也就是說,其實這四年裡大部分的時間都浪費掉了。

而飛凡汽車成立短短一年多時間,除了「成就我的非凡」這樣一個假大空的slogan外,也沒能再提煉出一個更具象,更貼近用戶的品牌口號。新消費者對其感知不強,老消費者還停留在榮威、R汽車時代的印象。這就是飛凡品牌目前所處的困境。

產品質量堪憂

如果說飛凡汽車的產品,就更是一言難盡。按理說,以飛凡現在這樣的銷量規模,再加上上汽體系的保障,產品的品質應該不會有大問題。但是,這幾年下來飛凡汽車及其前身的產品質量問題令人堪憂。

可能很多人對去年飛凡汽車車主在成都車展現場集體維權的事情都有印象。當時十多位飛凡車主 「上汽飛凡汽車續航嚴重虛標」字樣的T恤站上展台維權。車主們紛紛表示,他們是第一批飛凡ER6的車主,提車不到一年時間就遭遇了續航里程嚴重縮水的情況,官方宣傳NEDC純電續航620公里,結果實際續航就300多公里,直接打了個對摺。

今年315前夕,又有飛凡R7的車主跑到飛凡汽車公司門口拉橫幅維權的視頻在網上流傳開來。以飛凡R7交付時間推斷,這顯然又是第一批飛凡R7的車主。從視頻內容可以看到,車主們的橫幅上赫然寫著「飛凡汽車,修車很頻繁」、「不是在修車,就是在修車的路上」等標語。另外一位車主孫先生,稱自己花費24萬買的飛凡R7,上路半年壞了3次,甚至直言飛凡R7「太垃圾了」。老實說,如果不是投訴無門,不會有誰願意採取這種過激維權的方式。

如果再往前追溯,在MARVEL時期,產品質量問題就從來沒少過。在國內某汽車投訴平台上我們可以查詢到有關MARVEL X、MARVEL R的投訴大多集中在驅動電機故障、車身異響、續航虛標等問題上。實際上當初MARVEL X在上市時,就曾經有過續航測試作假,被網友直接拆穿的前科。

這也難怪飛凡汽車的銷量會如此不濟。

拿「座椅」當賣點的F7

搞砸了一款車就將希望寄托在下一款車。當初飛凡ER6遭遇大面積投訴維權,於是上市僅兩年就停售,飛凡把銷量的增長寄托在飛凡R7身上。如今飛凡R7銷量低迷,同樣遭致車主的各種不滿,飛凡又把重心轉移到即將上市的新車F7身上。

但是除了SUV與轎車在外觀造型上的差異外,飛凡F7與R7價位相近,而且內飾設計也大同小異。這很難不讓人擔心飛凡R7的質量問題不會在飛凡F7身上重現。

更有意思的是,這次飛凡F7竟然把座椅當成最大賣點。飛凡F7上面的這套「飛凡巴赫座椅」,聲稱是專為中國人體型打造的座椅,不僅更貼合中國用戶的身體,可以帶來超越30萬級的駕乘體驗,而且還針對2億中國腰椎病患者的痛點進行了著重優化,從系統維度提出「腰部友好」的解決方案。

在一眾水軍的追捧和眾多自媒體的吹噓之下,飛凡官方又宣布F7在24小時後訂單量達11529輛,仿佛已經營造出了飛凡F7「未賣先火」的局面。且不說飛凡F7這款車是有多乏味,才把宣傳點聚焦在「座椅」上,也不管所謂的訂單量是真是假,光是看飛凡之前幾款車的劣跡,如今的飛凡F7你又敢買嗎?

結語:

當初飛凡汽車成立之初,就曾經有分析人士發出過疑問:飛凡到底有沒有存在的必要。如今看來,飛凡汽車的前路充滿了迷霧,更談不上支撐上汽集團600萬銷量目標的實現。花了上汽將近70個億的飛凡汽車如果還不能做出點像樣的成績,或許就真的沒有存在的必要了。(文/優視汽車 老炮)

註:配圖來自網絡,權利歸原作者所有,一併感謝!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優視汽車的立場。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