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戰下總得倒閉幾家,沒有車企會過得好,哪怕比亞迪也是如此

九劍心 發佈 2024-03-10T19:36:29.194751+00:00

三月初東風汽車聯手湖北政府推行的「政企補貼」將本輪車企的競爭推向了高潮,湖北政府的「地方保護主義」很濃。但是如果不是東風汽車點火,那有可能是上汽,也有可能是長安,或是廣汽、吉利……在產能過剩和油車逐漸被替代的大背景下,價格戰已經不可避免了。

三月初東風汽車聯手湖北政府推行的「政企補貼」將本輪車企的競爭推向了高潮,湖北政府的「地方保護主義」很濃。

但是如果不是東風汽車點火,那有可能是上汽,也有可能是長安,或是廣汽、吉利……在產能過剩和油車逐漸被替代的大背景下,價格戰已經不可避免了。


沒有一家車企會過得好

2023年的汽車行業,只會有悲傷,沒有一家車企會感到開心。

1.新能源車企:淘汰賽+增速下滑

2022年,國內新能源銷售量為688.7萬輛,同比暴漲98.7%,可謂迎來大爆發。

不過2023年,隨著補貼徹底退出,原材料大幅上漲,外加油車掀起的價格戰,新能源勢必會迎來淘汰賽和增速下滑的局面。

首先,2023年國內新能源車市場增速將大幅下滑,全年至多為800萬輛。

其中25%大概是比亞迪的市場,比亞迪的市場份額將會依然堅挺,也就是200萬輛,但是增速將明顯下滑。

特斯拉則占據著中高端市場,2023年特斯拉迎來model 3和model Y的大整改,國內銷量預計將突破80萬輛。

自主品牌將會成為新能源市場的重要參與者,畢竟都不缺錢,也參與了目前的價格戰,五菱、長安、長城、吉利、埃安以及北汽、江淮等自主品牌,將會搶走約250萬的市場份額。

剩下270萬的市場份額,就是合資、豪華、新勢力品牌的市場。

其中,最難受的莫過於合資和豪華品牌,在技術和人工智慧方面,被新勢力碾壓,同時又不願意將降低身段,也就降價競爭,那麼勢必會導致市場份額越來越小。

新勢力其實也很難受,競爭很大,而且在價格戰的殘酷鬥爭中,能活下去也已經是不錯的結局了,所以新勢力的現金流是至關重要的。

2.豪華車:大降價促銷也難逃厄運

國內豪車以BBA為主,進入2023年以來,BBA可謂開啟了瘋狂大促銷,奧迪最高降價16萬,寶馬最高降價10萬,奔馳最高降價6萬。

然而大降價也只是緩死罷了,BBA下滑趨勢很難扭轉了。

原來20多萬向上置換的鏈條被這三年打斷了,本來BBA洗了很多年的腦,如果不出意外,每年會有一批20多萬B級、SUV車主置換到豪華體系。

結果大疫三年徹底打斷了向上的鏈條,導致這些人要麼車齡到了,換個國產新能源,消費體驗升級也還算不錯,要麼就再堅持一下,老車又不是不能開。

實際上BBA和新造車爭奪的就是原來的一批存量用戶。

BBA的市場份額逐漸將會被新勢力、特斯拉取代,這是大趨勢。

3.合資車:超大悲

比亞迪的崛起,搶了誰的市場?

很明顯,是合資車的市場。

以前合資車企可謂賺得盆滿缽滿,未來只能躺平,一汽大眾、上海大眾、東風日產、東風本田這些合資品牌,已經看不到希望了。

2022年,合資品牌已經十分艱難了,2023年只會更加艱難,庫存太多,所以才有了東風掀起的價格戰。

正所謂風水輪流轉,長安以前合資做得不行,只能自力更生,算是因禍得福,現在新能源做得也不錯,去年在重慶疫情和缺電的情況下,還能保持總銷量增長。

反觀東風、北汽、上汽,去年銷量同比都是降低。

合資品牌的命運應該是最慘的,BBA至少有品牌保證,合資品牌護城河太淺,比亞迪、特斯拉、國產自主品牌,都在侵蝕合資品牌的市場份額。


總得淘汰幾家

伴隨著國內汽車市場的重新洗牌,以比亞迪為代表的新晉力量將逐漸侵蝕市場,同時伴隨著的是一批新勢力和老牌車企的倒下。

蛋糕只有那麼大,不可能都分到蛋糕。

1.新勢力只會存活3-5家

大部分新勢力的結局基本都是倒閉或者被收購,在國補取消和價格戰背景下,2023年只會更加艱難。

過去3年,總共有奇點、賽麟、遊俠、綠馳等12家新能源倒閉,其中有些新勢力甚至連車型都沒來得及發布,就倒閉了。今年,威馬、智己、問界則都被傳出面臨倒閉的消息,岌岌可危。

對於新勢力而言,銷量和現金流是兩個至關重要的因素。

銷量是市場份額的體現,雖然新勢力目前每賣一輛車都是在虧錢,但是銷量是未來發展前景的直接數據體現。

現金流則是汽車行業大洗牌的基本保證,誰能燒到最後,誰就能笑到最後。

但是目前來看,新勢力的情況都不太樂觀,哪怕是蔚來、理想、小鵬這三家領頭羊,錢都燒得差不多了,又面臨2023年的寒冬。

最終,恐怕新勢力最多只能存活3-5家,大多數新勢力只能被淹沒在紅塵滾滾中。

2.老牌車企大洗牌

這輪價格戰,東風汽車都已經被逼急了,2022年東風集團銷量僅為246.45萬輛,同比暴跌11.19%。

東風集團銷量下跌主要受日產和本田兩家合資品牌影響,其中東風日產銷量大跌23.6%至80萬輛,近年來首次跌破100萬輛。值得一提的是英菲尼迪全年銷量僅有6391輛,基本都要退出中國市場了。

這輪汽車產業大洗牌,老牌車企實力雄厚,可以掀起價格戰,清庫存、搶占市場,但是恐怕部分車企也同樣難逃厄運。

正如前文所說,以前合資車獨步天下,東風、上汽、廣汽、北汽都過那叫一個安逸,誰能想到短短几年,行業已經大變天了。

反應還算及時的廣汽,推出了自主品牌廣汽傳祺和新能源品牌廣汽埃安,也是順利分了一杯羹。

長安、吉利、長城都是苦日子過慣了,只能自力更生,所以總體而言,自主品牌和新能源都是兩手抓,都還不錯。

接下來,油車逐漸退出市場是大趨勢,老牌車企都會經歷陣痛,不過依靠合資品牌的幾家,要難受得多。


股價「跌跌不休」下如何應對?

作為長安汽車的小股東,經歷了價格戰風波後,收益已經回退了13%,而在這場大洗牌中,沒有一家車企和汽車股股民能夠獨善其身。

降價促銷,也就意味著車企都紛紛拋棄了利潤,那麼股價應聲下跌也是在所難免的。

就像當年的外賣千團大戰、京東國美蘇寧的競爭、打車app大戰,都是以搶占市場為目標,利潤都是次要的。

這輪汽車產業大洗牌,恐怕要經歷至少一兩年,新的格局才會形成,正如上文我所提到的,就是我個人的觀點。

BBA的市場是特斯拉+部分新勢力車企替代。

其中,特斯拉將占據至少60%以上的市場,剩下才是新勢力、BBA一起分。

合資車市場是比亞迪+自主品牌+部分新勢力替代。

比亞迪將占據至少40%的市場份額,長安、吉利、廣汽、長城等的自主品牌40%的市場份額,剩下是部分新勢力、合資車和其他車企的市場份額。

所以對於你手中持有的股票,你應該也有了基本的判斷了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