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萬億實體融資!國有金融機構「火車頭」效應顯現

南方都市報 發佈 2024-03-11T19:58:32.591027+00:00

距離深圳西南約200公里的亞洲最大海上石油生產平台恩平15-1平台。「超級工程」背後,廣東金融力量起到巨大的支持作用。 南方日報記者 朱洪波 攝深圳,榮耀智能製造產業園「空中廠房」榮耀手機生產線。今年,廣東省金融機構將為「製造業當家」注入更強有力的金融力量。

距離深圳西南約200公里的亞洲最大海上石油生產平台恩平15-1平台。「超級工程」背後,廣東金融力量起到巨大的支持作用。 南方日報記者 朱洪波 攝

深圳,榮耀智能製造產業園「空中廠房」榮耀手機生產線。今年,廣東省金融機構將為「製造業當家」注入更強有力的金融力量。 新華社發

粵港澳大灣區,一直是國內產業發展的風向標。

2022年,南下投資機構增多,有投資機構負責人坦言,伴隨產業投資成主流,製造業優勢明顯的大灣區,成為大家扎堆看項目的集聚地。

然而,由於產業項目成長周期長,前期投入大等原因,並非所有風險投資機構都能很好地支持產業項目發展。因此,市場企業也十分期待銀行等金融機構提供更多專業性強、針對性強的資金,更好支持產業企業創新發展。

2023年開年,廣東省、廣州市接連召開高規格經濟會議,廣東省、廣州市金融監管部門一把手紛紛表示,今年將投入更大金融力度賦能製造業發展。近日,《2023年廣東金融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發布,力爭為製造業、科技創新提供融資1萬億元以上。

一邊是多方對產業投資加碼訴求,另一邊是銀行風險可控的底線要求。灣區國有金融機構如何兼顧?

為摸清廣東產業鏈條上的灣區金融賦能能力,調研鏈條上下游核心企業的金融生態服務效果。2023年,南都·灣財社啟動「金融賦能新廣東」專題。作為開篇,南都·灣財社記者聚焦國有金融機構。通過為期一個月的調研情況來看,受訪省市國有銀行投身廣東省、市區域產業發展的積極性越發高漲,通過落地針對性較強的金融產品,助力鏈條上下游優質企業融資。

攜手

強化重點區域信貸力度成共識

產業投資當中,多家國有銀行身已動。

綜合來看,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以高質量金融服務支撐廣東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已成受訪省市國有銀行發展重點,其中一些銀行提供相關數據來看,強化對區域產業重點發展領域的信貸投入支持力度是被受調研銀行當前主要做法。

例如,有銀行提供數據顯示,2022年,該行強化對重點關鍵領域的信貸投入,累計批覆基礎設施基金項目44個、金額1126億元,製造業中長期貸款餘額達1030億元、當年新增271億元,服務了超七成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綠色信貸餘額1703億元、增速59%。進入2023年,該行截至1月末貸款餘額較年初新增337億元,持續加強信貸投放力度以助力廣東經濟高質量發展。

按照產業領域、企業類型提供精準服務也成為賦能一類典型做法。

有受訪銀行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月末,該行為製造業貸款、戰略新興產業貸款、高新技術企業貸款、專精特新企業貸款等較年初已累計投放超100億、101億、90億、5億,以實績實幹推動信貸資源流向廣州市重點經濟領域和市場主體。

由此可見,受訪銀行已圍繞針對本地產業關鍵領域的專屬信貸進行了持續投入及專門統計,可以看出各自形成了一套運轉體系,同時相互間也有所差異各有側重點。

值得注意的是,在服務區域產業的具體方向選擇上,受訪銀行均表示與相關政府有著緊密合作。例如積極響應廣東高質量發展工作要求,通過加強與各地工信、科技、農業農村、商務、人社、市監(智慧財產權)等相關政府部門合作,在全轄組織開展金融助力高質量發展活動,結合地域特色提供針對性金融支持服務方案。

挑戰

產業精準服務背後,更考驗金融機構風控能力

服務區域產業,尤其是擔負區域未來發展的科技型創新企業,對於銀行的傳統業務來說是一項挑戰。

對此,受訪銀行均採取了針對企業分層分類同時根據不同類型企業適配金融方案及評價體系的做法。

比如有銀行聚焦廣東省萬億級戰略產業集群,將地方重大項目、高新技術企業、規模以上企業、進出口超千萬美元、專精特新企業等作為重點客群,緊盯廣東省2023年1530個重點項目等加大金融支持。

另有銀行表示,其立足廣州區域市場的特點,將製造業企業分為國有大型製造企業客群、製造業民營上市公司和行業龍頭客群、戰略新興製造領域企業客群、依託製造業核心企業和優質產業園的供應鏈融資客群、普惠類製造企業客群等五大客群,針對性開展專項服務。

在對重點客群進行分層分類的基礎上,如何實現精準支持服務更加考驗各家機構的創新和風控綜合能力。對此,多家受訪銀行介紹了各自的「獨門秘技」。

如有銀行推出「技術流」評價體系,突破了商業銀行傳統依靠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三張表」的「資金流」評價體系,在此基礎上為商業銀行提供了「第四張表」即科技創新表。

另一家受訪銀行介紹,該行總行針對科創企業輕資產、重研發的特徵,首創「科創企業專屬評級授信模型」,評審更注重專利、研發能力、市場前景、政府補貼等指標,更貼合科創企業的特性,為科創企業提供更精準的融資支持。

此外,有銀行表示,針對智慧財產權環節開拓了相關普惠金融產品,提出全方位打造智慧財產權金融服務「首選銀行」,通過滿足小微企業線上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服務需求,積極拓展小微企業智慧財產權融資渠道,從而強化對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的金融支持。

支持

財務報表之外的「金眼睛」

在精準服務科創企業方面,受訪銀行均有比較清晰的產品方案,而重點在於這些方案能否落地起到支持解決科創企業發展問題的實效。

有銀行給出案例可見,一家被該行服務的企業,專注於工業網際網路系統研發,為裝備製造、鋼鐵冶金、汽車整車及零配件、電氣等數十個工業細分行業近千家工業企業提供服務的科創企業。該企業國內細分市場占有率第一,但這樣一家工業網際網路領域的頭部科創企業,卻也一度在融資問題上犯了難。

在與客戶對接溝通後了解,該企業近三年累計虧損額度為13.4億元,有悖於傳統銀行授信思路,授信工作難以推進。

但為了滿足這家企業的融資需求,該行科創中心與本地支行業務人員首先通過拜訪行業專家、專業私募投資機構,查閱相關論文及研究報告等多項措施確保盡調充分;其次,結合企業「兩高一輕」的新經濟特徵出發,使用科創評級、授信模型,於企業招股說明書掛網前完成6000萬評級授信工作,成為企業首家授信核定銀行。

從這個案例可以看出,由於科創企業的新經濟屬性以及前期研發投入大、快速發展同時可能面臨較長時間持續虧損等特徵,一些企業即使已經做出一定的規模和市場地位,仍然難以通過傳統銀行渠道進行融資。而從銀行方面的服務過程來看,除了引入針對性評級模型,也離不開與專業私募投資機構等直接融資部門的聯動合作。

南都灣財社記者注意到,在更加偏發展早期的科創項目中,受訪銀行投貸聯動、多元部門聯動的做法更加凸顯。

例如某聚焦於先進超級儲能器的材料、器件與系統研發與生產的廣州企業,2022年4月才完成A輪融資交割。受訪銀行在該公司進行股權融資期間就進行了高度關注,主動向企業遞交了該行的綜合金融服務方案,成功促使該公司及子公司在該行開立帳戶,並為該公司技術研發和科技成果轉化產業化資金需求提供重點支持。

在挖掘早期優秀科創企業上,具有股權投資、投貸聯動等方面業務的銀行更具優勢。

從一些金融機構全生命周期服務製造業企業的案例,更可以看出多元金融聯動服務對企業發展起到的作用。例如廣州一家致力於智能製造、數位化、工業網際網路深度創新與落地的公司,從僅有15萬創業基金的小微企業發展開始,經12年發展現已成長為年收入近15億元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在此發展過程中,該企業得到了受訪某大行廣州分行的全程陪伴支持。

在企業剛成立兩年之初,該行即提供首筆50萬小額便利貸解決企業創業期燃眉之急。在企業營收增速50%的高速成長期,又適時優化調整授信策略,金融方案涵蓋貸款、保函、匯率管理,助公司更好地服務全球知名品牌汽車企業,業務範圍實現從國內走出海外。

觀察

深度盤活市場創新資源國有金融機構還有幾步要走?

調研情況來看,受訪銀行都十分重視圍繞區域主導發展的重點產業提供金融服務,並通過創新信貸評價體系、運用多元金融牌照和投貸部門聯動等方式解決各階段科創企業發展面臨的實際問題,也均已有一些標杆性的典型案例。

由於首批調研主要針對的是頭部國有大行,在金融資源、政府資源等方面優勢突出,因此這或許僅代表了當前金融機構在支持科創產業方面的前沿水平。

然而從市場整體情況來看,國有金融機構對於實體產業尤其是科創企業的支持仍有提高空間。例如在科創企業早期發展更偏好的股權基金方面,銀行等金融機構無論作為出資方還是直投方的整體參與仍然占比較少,還有較大的發展提升空間。

今年兩會期間,再度連任全國政協委員的中信資本董事長兼執行長張懿宸表示,當前人民幣股權投資市場的募資結構仍有待進一步優化,資金來源渠道受限,缺少長期資金。國內養老金直接進入股權投資行業還面臨著一些政策障礙,保險和金融機構在私募股權投資行業的出資比例也較低,合計10%左右。

根據母基金周刊編制的《2022年度LP全景報告》研究顯示,整體上看近年來金融機構出資呈現出先漲後降的過程。該報告不完全統計,截至2022年11月份,金融機構出資272起,其中險資出資次數排名第一占比約30%,而出資次數最少的是銀行及銀行子公司,出資占比僅為9%。

母基金研究中心發文表示,目前銀行理財子公司出資股權基金還是十分稀少。「此前,在市場的期待與期盼下,理財子公司的紛紛成立卻並未給股權投資行業雪中送炭,幾乎無法馳援母基金與基金。市場上銀行理財子公司有股權類產品配置的寥寥無幾,投資股權類的基金、母基金更是幾乎沒有。」

對此,母基金研究中心分析認為,這主要是由於期限錯配問題,由於銀行理財產品期限大多在1個月至1年之間,2年較少,5年以上的期限基本沒有,而私募股權基金一般都在5年以上。且資管新規出台之後,銀行通過理財產品的滾動發行以實現「以短配長」被列入禁止性業務。其後,期限錯配就成為銀行理財資金投資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主要障礙。

近年來,國家頂層設計中已經陸續推出針對創投基金「豁免細則」等一些鼓勵措施,對於支持銀行等金融機構參與出資股權投資基金的態度日漸清晰。

對此,張懿宸建議,持續優化私募股權市場資金來源結構,鼓勵壯大長期機構投資者隊伍。

例如,隨著我國個人養老金制度的落地,建議有關部門適時考慮,試點擴大個人養老金投資產品範圍,並調動保險資金配置包括併購基金在內的長期股權的積極性,鼓勵理財子公司加大對非上市股權投資產品的關注和投資力度,進一步釋放銀行理財子在私募股權投資市場的潛力和活力。

南都灣財社記者經調研觀察認為,一方面國有大行紛紛在金融支持產業創新企業方面進行積極探索,並在最近兩年斬獲越來越多的標杆性案例,已經顯示出銀行機構通過賦能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從而實現自身高質量發展轉型的部分成效。

更好支撐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已成為頭部銀行機構發展高質量金融的共同選擇,服務精準度、產品方案落地能力、多元部門聯動能力等也將成為未來銀行金融機構在面對優質科創企業客戶時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另一方面隨著創投市場美元基金、財務性出資人出資意願減弱,募資難與缺乏長線資金的問題越發突出,創投市場對於金融機構出資的呼聲越來越高,以及許多伴隨產業升級需求而誕生的創新企業也迫切需要「相性」更合的金融活水灌溉支持。

銀行等金融機構、創投機構與創新企業三方都正在互相不斷表達需求。在廣東全力推進高質量發展、「製造業當家」的背景下,金融賦能新廣東,助力產業釋放新動能可期。

策劃:戎明昌 劉江濤

執行策劃:王瑩

統籌:任先博 戴越

采寫:南都·灣財社記者 徐勁聰 許爽 王文妍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