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德化:建設「黃綠紅」生物防火林帶 打造「林電共建」新樣板

新福建 發佈 2024-03-12T01:32:43.086695+00:00

在電力輸電線路下種植「黃綠紅」生物防火林帶,實現林農增收、森林防火、電力安全和生態觀光的多贏局面。

在電力輸電線路下種植「黃綠紅」生物防火林帶,實現林農增收、森林防火、電力安全和生態觀光的多贏局面。(盧曉彬 攝)

3月16日下午,在位於德化縣蓋德鎮的寶坑林場和鳳山村附近,來自德化縣林業局、國網德化縣供電公司、蓋德鎮政府和特高壓德化段施工建設單位的幹部員工及青年志願者們,通過「三埋二踩一提苗」的方式,在電力輸電線路下共同種植生物防火林帶。

經過一個下午的勞作,一條長約2公里、寬60米的「黃綠紅」生物防火林帶初見雛形。電力線路走廊下種植的黃色油茶果、紅色杜鵑花等低矮經濟防火樹種,與高聳參天的綠色樹木一道,在陽光的照耀下交相輝映,形成了一條獨特的「黃綠紅」景觀帶與經濟帶。

「通過在電力線路走廊下種植低矮經濟防火樹種,既豐富了當地的產業鏈,又增加了林農收入,還有效解決了林區線樹矛盾,將生物防火林帶與電力走廊林帶、自然林火阻隔帶形成閉合圈,林火阻隔體系初步形成。」德化縣林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德化作為首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森林覆蓋高達78.4%,森林覆蓋率長期穩居全市首位,是名副其實的泉州「綠肺」。

長期以來,德化穿梭在崇山密林中的山區電網線路與森林之間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每到春季,桉樹、松樹、竹子等是當地樹農常種的高杆植物。這類植物距離線路太近,容易引發線路停電、人身觸電和森林火災等風險,安全隱患較大。

如何既能保障樹農利益,又能從根源上化解線路安全隱患,構建線樹和諧共存的良好環境?從2020年開始,國網德化縣供電公司黨委與德化縣林業系統黨委通過政企黨建聯創方式,開展「林電共建」活動,經過科學研判、反覆驗證,最終選定利用電力線路走廊生物防火林帶置換的做法,對電力線路走廊成片森林、電力線樹矛盾突出的地段,將原電力線路底下的樹木砍伐後種置油茶,有效解決線樹矛盾。

一任接著一任干、一棒接著一棒跑。經過幾年的探索嘗試,「林電共建」活動成效顯著。近年來,德化縣因電力線樹(竹)矛盾可能引發的森林火災風險次數同比下降了7成以上,未發生因電力線路導致森林火險的事件,森林生態資源更加安全。

據悉,此次國網德化縣供電公司還聯手北電南送特高壓德化段施工建設單位,在工程施工便道附近栽種觀賞樹苗,將特高壓施工便道補植「復綠」,進一步完善生態建設,鋪就鄉村振興「幸福道」。

「通過建設生物防火林帶,進一步實現林農增收、森林防火、電力安全和生態觀光的多贏局面。」在國網德化縣供電公司總經理陳志思看來,此次「黃綠紅」生物防火林帶建設,是林電共建活動的升級版。今年,該公司將繼續拓寬深度和廣度,計劃完成全縣近2000畝電力線路風險段的生物防火林帶置換,形成集致富、平安、觀光一體的山水生態綠色走廊,助力和美鄉村建設,讓「綠色」發展之路越走越寬。(通訊員 許華森 周雲中)

來源:福建日報新福建App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