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六大河:迪慶藏族瀾滄江-湄公河源頭之謎

星雨天空 發佈 2024-03-12T20:33:26.635291+00:00

中國西南的大江大河是一條條民族走廊,瀾滄江正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在它的上游、中游和下游,主要居住著氐羌、百濮、百越族群的後裔,如藏族、納西族、普米族、傈僳族、哈尼族、基諾族等。西藏群果扎西灘上聳立著「扎那霍霍珠地」山,當地人稱它為聖山。

中國西南的大江大河是一條條民族走廊,瀾滄江正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在它的上游、中游和下游,主要居住著氐羌、百濮、百越族群的後裔,如藏族、納西族、普米族、傈僳族、哈尼族、基諾族等。

西藏群果扎西灘上聳立著「扎那霍霍珠地」山,當地人稱它為聖山。遠遠望去,山並不高,但卻閃爍著聖潔的銀色光芒。聖山發育了一塊龐大的冰川,瀾滄江源頭的溪水正是這塊冰川的「眼淚」。「群果扎西」藏語意為吉祥的水源,當地人都認為它就是瀾滄江的源頭。但它可能並不是真正的瀾滄江源頭。多年來,關於世界第六大河——瀾滄江-湄公河源頭的爭論從未停息。1998年,中國科學院在同一時間段進行考察的兩支科考隊歸來,卻令人吃驚地給出了兩個不同的源頭。

瀾滄江源自何處,迄今仍無定論。瀾滄江源區距離黃河源、長江源很近。據考證,三江江源所在的青藏高原是古代氐羌族群的發祥地。此高地南緣,是橫斷山區:一座座雄偉高大、南北走向的雪山由西向東排列;大山之間,並流的怒江、瀾滄江和金沙江猶如三把利劍,切割出一條條深陷的峽谷。氐羌族逐水草而居,逐步向南遷徙,這些江河是他們遷徙的自然通道。南下的氐羌和當地其他民族相互影響,在中國西南形成了眾多的民族。

迪慶藏族

瀾滄江主源從玉樹囊謙縣向南流出青海進入西藏,與支流「昂曲」在昌都匯合。在此後,人們才稱之為瀾滄江。過昌都,經邦達草原,瀾滄江進入了峽谷,變得洶湧澎湃起來。它流經川藏、滇藏公路交會處的芒康,一路向南,經鹽井出西藏、入雲南。在雲南瀾滄江上游的迪慶高原上,居住著10萬「不是藏族」的藏族人。

由於高山大河的阻隔,迪慶藏族和西藏藏族雖然保持著相同的宗教信仰,但在生活方式、文化特徵上已有很大的差異。因為這裡山高谷深,地勢高下懸殊,地貌、氣候、動物、植物均呈垂直分布,迪慶藏族利用這種獨特的環境創造了獨特的農牧業。他們在條件好的河谷地區耕種農作物;在海拔2000~3000米的溫涼地帶,畜養山羊、驢、黃牛;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帶,放牧氂牛和綿羊。

迪慶藏族的服裝、建築、語言等也與西藏、青海藏族有所差異。新的政治、經濟、文化還有很多電器等名詞,在這裡幾乎全部借用漢語,而在地名稱呼上,則多借用彝、白、傈僳等民族的詞彙。中甸的藏族婦女,大多身穿藏式對襟大褂,頭包白族風格的布帕,卻又帶著納西族式樣的圍腰和披肩。德欽藏裝的百褶裙與普米族的頗為相似,上裝又具有滿族特色。她們把幾個不同民族的裝扮集於一身,卻渾然不覺。德欽有一些回族人,他們和藏族居住在一起,穿藏式皮衣,住藏式房屋,說藏語,從事著與藏族幾乎完全相同的農業和畜牧業。

同時,他們又堅定地信仰著伊斯蘭教,嚴守不食豬肉的習慣。他們被稱為「藏回」,即穿著藏族服裝的穆斯林。每天清晨,在雪山聳峙的瀾滄江峽谷中,「藏回」清真寺的鐘聲悠悠迴蕩,使雪山峽谷充滿了生機,也給這片藏族文化色彩濃厚的地區增添了一抹異質文化的清亮色彩。瀾滄江上游居住的氐羌後裔,除了藏族,還有傈僳族、白族、怒族等。

傈僳族

傈僳族也是氐羌族群的後裔。在瀾滄江流域的迪慶高原,有近10萬傈僳人,大多居住於半山區,從事農業、藥材採集和狩獵。歌舞是傈僳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上山打柴,下地幹活總是歌舞相隨,年節喜慶更是載歌載舞。往往是在全村人聚在村中空地上,男女老少手攜手,一圈又一圈地將篝火團團圍住,並隨著三弦的節奏,跺腳旋轉,歌舞狂歡。傈僳族的舞蹈稱為「打歌」,遠近聞名。「打歌」名目繁多,有「跳歌」、「鍋莊」等。舞時,女人手拉手站成向內微彎的一排,男人則跟在後面。一個穿著羊皮褂的老人彈著三弦領舞,另有多種樂器在旁伴奏。

「鍋莊」舞有多種跳法,其中「快跳」最為精彩。人們用力踏地,高高躍起,踢腿舉手,向前移動,口中隨音樂輕喊。「快跳」一旦起舞就難以遏止,足踏聲喊,數里可聞。維西傈僳族跳「鍋莊」時,家家戶戶還會將米酒搬到舞場,不時有人將酒端給舞者,邊舞邊飲,飲酒漸酣,歌舞更是瘋狂。傈僳族生活在瀾滄江上游的深山老林之中,很少與外界接觸。他們的主食是土豆和玉米,物質享受是菲薄的。但是,他們樂觀、豪放,對生活充滿熱情,這也許就是他們獲得美麗的原因。

中下游各民族

在迪慶高原南緣的石鼓一帶,金沙江突然轉而向東,此後便直奔東海。而怒江流出迪慶則慢慢向西,奔往印度洋。只有瀾滄江仍一路南下,穿過整個雲南,在雲南最南部的西雙版納出境,流經緬甸、寮國、泰國、柬埔寨、越南,進入太平洋

瀾滄江流出迪慶高原後就進入大理。而保山、臨滄一帶,便是它的中遊了,亦名大江腹地。這裡,有怒山、清水朗山、無量山、老別山、邦馬諸山,個個山體高壯,沿江盤臥。扭結成團的群山中,鑲嵌著大大小小的垻子,猶如閃亮的珍珠撒落玉盤。這裡的山,常年山花爛漫,這裡的垻子,四季如春,瀾滄江蜿蜒在這片綠色中,曲折復轉,瀟灑自然。在這裡,瀾滄江仿佛一條分界線,東岸居住著沿江南下的氐羌後裔彝族、白族、納西族、普米族等,而西岸則是從西部遷徙而來的百濮族群後裔德昂族、佤族、布朗族。在這裡,還有從東部逐步遷徙過來的百越族群後裔壯族、傣族,從長江中下游逐步遷徙而來苗族和瑤族。

瀾滄江流入思茅,河道變寬,江水變柔,已進入下游地帶。瀾滄江下游包括雲南思茅地區和西雙版納傣族自治縣。思茅地區10個縣中有8個民族自治區,居住著哈尼、拉祜、佤族、傣族等18個少數民族;而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里除了傣族,也有哈尼、彝、布朗、基諾、苗、瑤等少數民族。這些民族大多是性情如水、擅長以柔克剛的百越族群後裔,但也有源出於古老的氐羌、百濮、苗瑤的。由此亦可看出,氐羌、百濮、百越三大古老族群以及後來的苗瑤族群,總的遷徙方向都是由北而南的。

瀾滄江出境後,流淌在中南半島的叢林群山中,被稱為湄公河。湄公河是東南亞眾多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的大動脈,許多重要城市、港口和商貿重鎮都在湄公河畔。可以說,它是東南亞「稻作文化」、「佛教文化」和「現代文明」的搖籃。奔騰4880千米的瀾滄江,一路哺育了20多個民族、100多個民族支系。他們同飲一江水,相互依存、相互融合,依然千姿百態、色彩斑斕。

喜歡的小夥伴可以關注我,了解更多地理文化領域的知識。歡迎大家點讚、評論,在留言區留言討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