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上海:蘇州河華政校園景觀提升工程——「修舊如舊」理念展現融合力量丨城市案例分享⑬

世界城市日 發佈 2024-03-14T01:57:57.615123+00:00

蘇州河華政校園景觀提升工程:百年校園融入濱水綠地黃浦江、蘇州河是上海的母親河,這「一江一河」既見證了這座城市開埠以來的潮起潮落,也勾勒了城市最本真的生態景觀面貌。

蘇州河華政校園景觀提升工程:

百年校園融入濱水綠地


黃浦江、蘇州河是上海的母親河,這「一江一河」既見證了這座城市開埠以來的潮起潮落,也勾勒了城市最本真的生態景觀面貌。近年來,上海致力於從水質治理躍升至水岸建設,且特別注重將親水步道與沿岸老建築串聯起來,為市民開放更多綠色低碳且富含人文底蘊的濱水公共空間。


蘇州河畔的華東政法大學校園景觀提升工程是其中較具代表性的一例。這座百年校園此前一直是不對外開放的封閉校區,被蘇州河以 U 形「身姿」緊緊擁抱,好似一座楔形半島。2021 年,通過改建,該校園破除了物理圍欄,將「修舊如舊」的老校舍向市民開放,全面融入蘇州河沿岸的綠色生境,讓市民在近距離領略歷史遺產魅力的同時,親水近綠地感受健康生態環境的勃勃生機。其核心舉措包括:

華東政法大學長寧校區鳥瞰圖

資料來源:華東政法大學


第一

退讓沿河區域,讓校園融入濱水空間

華政段沿河步道在改造前僅能容納兩人並行,最寬處不過 2 米,步道與校園之間有圍欄隔開。改建後,校園破除了圍牆,拆除臨時搭建的建築 18 處,既令濱河開放空間的最寬處達到了 98 米,又使得校園裡那些百餘年的歷史性建築首次向社會開放。


第二

優化步道綠化,構建水綠生態空間

在900 余米長的岸線上,綠化總面積達到 6 600 平方米。這些綠化生境的構建是經過精心設計的:首先去除了「擋道」或影響歷史建築景觀的灌木;其次為包括步道在內的整個濱水空間增添合適的花卉綠植,充分考慮了綠植品種的多樣性,引入了更適應本地環境的鄉土植物,同時讓各種植物與建築景觀相互映襯,提高了觀賞性。


第三

堅持「修舊如舊」,延續傳統低碳智慧

本案例作為公共的濱水空間,具有得天獨厚的本地優勢,即坐擁華政的歷史建築群。為了保護並突出這一特色,本案例堅持以「恢復原貌、修舊如舊、守護歷史文脈」的理念,修復了多處歷史性校舍。

施工方搜集了大量歷史照片與史料,旨在恢復建築原貌的同時,從傳統的建築工藝中總結並沿用本地化的低碳環保經驗。以格致樓為例,其原本採用的清水磚牆已被透氣性較差的紅、灰色塗料所覆蓋,妨礙了原有磚體的「呼吸」。在文物局專家的支持下,施工方採用了一系列脫漆、清洗、打磨、修補、劃縫、勾縫、增強、憎水等傳統工序,修復了清水牆面,使其重新獲得順暢的「呼吸」能力,可自然調節溫度與濕度,減少能耗。而施工方也發現,格致樓建築下部建有一個個圓形的透氣孔,確保了這棟建築百餘年來臨河而居卻並不怎麼潮濕,此次修繕進一步防護了這個「架空層」,以更長期地保護地板的乾燥。通過這些建築,讓市民「閱讀」的不僅僅是悠長歷史中的人文故事,還有凝結在建築工藝中值得延續的傳統地方智慧。

本案例的可貴處在於展示了融合的力量:校園、綠地、河道與社區在空間上的有效融合構成了宜居宜逛的綠色開放空間;城市遺存與現代修繕技術在文化傳承方面的有效融合構成了歷史文脈的有序傳承;最後,優化的生態環境與深厚的人文環境的有效融合更為這座城市貢獻了一處將可持續發展目標具象化的棲息地。

本案例出自:2022版《上海手冊》第四章環境篇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