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 | 我們去看兵馬俑時,到底在看什麼?

人民出版社讀書會 發佈 2024-03-14T09:01:08.572466+00:00

說起代表中華文明的古都,其中一定繞不開西安。西安是十三朝古都,也是中華民族重要的發祥地之一。在這座城市裡,有著數不勝數的名勝古蹟。但如果非要在眾多名勝中選出一個必去打卡的地方,那一定是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傳說去西安的人分為兩種,一種剛去看了兵馬俑,另一種正在去看兵馬俑的路上。

說起代表中華文明的古都,其中一定繞不開西安。西安是十三朝古都,也是中華民族重要的發祥地之一。在這座城市裡,有著數不勝數的名勝古蹟。但如果非要在眾多名勝中選出一個必去打卡的地方,那一定是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傳說去西安的人分為兩種,一種剛去看了兵馬俑,另一種正在去看兵馬俑的路上。


那麼,我們去看兵馬俑的時候,到底是在看什麼?是看珍藏已久的歷史文化、珍稀名貴的文物,還是去追溯古人的故事呢?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終於在他39歲時統一華夏,結束了春秋戰國的紛爭。在他一掃六合的十年間,秦軍與各國軍隊都有對陣,但和我們想像的不同,秦軍並不是每一場戰役都有絕對優勢。例如,在「長平之戰」中,秦軍面對防禦堅固的趙軍並未形成絕對的兵力優勢,這場戰役甚至帶有「以弱勝強」的特點。而秦軍如何能圍困趙軍46天、最終成功擊敗趙軍,又是如何一統天下的呢?這些疑問也許可以在兵馬俑中找到答案。


今天,讓我們一起去了解被黑暗吞噬2200多年的兵馬俑,探索秦軍軍陣的箇中奧秘。



秦始皇兵馬俑位於秦始皇陵東1.5公里處。目前發現3個兵馬俑坑,1個無俑坑。整個兵馬俑中,人俑主要有將軍俑、武官俑、御手俑、戰袍武士俑、鎧甲武士俑、跪射武士俑、立射武士俑、騎士俑等。從秦始皇兵馬俑的形態來看,可以發現,兵馬俑中展現的就是一支由步兵、騎兵、車兵組成的混合陣形,其中,步兵又分為輕裝步兵與重裝步兵。



一號坑,是兵馬俑面積最大的坑洞。一號坑展現的軍陣,是一個由步兵與車兵組合而成的陣形,具備攻守兼備的特點。一號坑中的兵馬俑面朝東方,呈縱橫排列。排在最前面,也就是東邊走廊的是3列輕裝步兵,呈南北向排列,這些輕裝步兵從兵種上來說應屬於弓弩兵,在3列弓弩手後,是指揮他們的軍吏。而在最南與最北兩側,同樣是弓弩手,只是不同於東端的輕裝步兵,南北兩側的弓弩手均為甲士,具備較高的防護力。最後是西端走廊,也就是一號坑陣形的後衛,站立著3列甲士弩兵,最後一列向西警戒,前兩列面向東方。一號坑的東南西北均分布著手持弓弩的警備部隊,在這些弓弩手之後,則是呈縱隊形式的攻擊部隊。除去南北兩側的弓弩手,一號坑軍陣內還有9列縱隊。這些縱隊由戰車和步兵組成,其中以步兵為主力,武器以戈、矛、劍為主,縱隊附屬有不等數量的戰車,少則二三乘,多則7乘,在戰車前部,有3排步兵以為前拒,後則配備數量不等的步兵跟隨戰車作戰。



二號坑,不同於一號坑的規模宏大與陣容方正,二號坑呈曲尺形,面積也不及一號坑的一半,但是二號坑的兵種卻遠比一號坑豐富。二號坑內包含有車兵、騎兵與步兵,其中車兵又分為輕裝車兵與重裝車兵,步兵則可分為弓弩手與隨車步兵。二號坑的軍陣呈現一種待命姿態。在二號坑的14個過洞中,有8個過洞為輕裝車兵,3個過洞為重裝車兵,3個過洞為騎兵,在整個陣形的前方,還有一支弓弩部隊。輕裝車兵呈8列分布,每列8輛戰車,共計64輛,呈小型方陣,布於整個陣形的南部。重裝車兵陣,以重裝車兵即帶甲車兵為主,輔以步兵、騎兵,戰車19輛3列縱隊分布,每乘戰車之後,附有步兵,前14輛車為1輛戰車配屬8名步兵,後5輛戰車兩輛配屬28名步兵,3輛配屬32名步兵。指揮車位於左路縱隊的最後。在重車兵陣形的最後還配有8名騎兵,或許是用於通訊。在二號坑的左翼則是騎兵方陣,由6乘戰車和108名騎兵組成,其中6乘戰車分為兩列與一列騎兵處於陣的前部,剩餘96名騎兵分為8列緊隨其後。在二號坑軍陣的東端,是弓弩手組成的陣形,與一號坑陣形一樣,二號坑陣形的最前端,同樣是弓弩手。



三號坑,與一號坑和二號坑不同,三號坑所展現的軍陣不同,三號坑並非作戰陣形,而是整個秦俑軍陣的指揮所。在三號坑中心,是一輛指揮戰車,周邊則是等待命令的甲士與正在戒備的部隊,同時三號坑內還有祭祀遺蹟,說明秦軍在作戰時仍保留了向天祭祀的傳統。


由於四號坑的作用現在不得而知,所以對於秦軍軍陣到底用的是什麼陣法也無法下定論。實際上,我們並不用拘泥於秦軍軍陣是後世所稱的哪種陣法,行軍布陣最講究的不是「正名」,而是因地制宜,隨機應變。在戰國時期,軍事發展已經擺脫了條條框框的限制,晉軍毀棄戰車改用步兵,趙國胡服騎射都是最好的證明,秦國是戰國時代變法最為徹底的國家,更不會拘泥於三軍對陣這樣的老皇曆,秦軍軍陣,更是從精神上繼承了《孫子兵法》的「以正合,以奇勝」。整個秦始皇兵馬俑軍陣正是根據這一精神排布的。為了行文方便,我們不妨將一號坑軍陣稱作一號陣,二號坑為二號陣,三號坑為指揮陣。


一號陣擁有6000人,遠超二號陣與指揮陣,是當之無愧的主陣,其呈現的是攻守兼備的特點。在一號陣的陣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均配有弓弩兵,這顯然是呈警戒狀態,一旦秦軍發起進攻或者敵軍來攻,都是由弓弩兵首先接陣,發起進攻。在火器出現之前,弓弩,尤其是弩的射程與威力是無與倫比的。根據秦始皇兵馬俑的考古發掘,秦弩製作精良,配備瞭望山,不僅射程遠,而且精度高,一次齊射能造成敵軍不小的傷亡,且不論被打敗的六國軍隊,即使是以騎射著稱的匈奴軍隊,也敗在秦弩之前。在接陣時首先使用弓弩進行齊射,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威力,給敵軍造成傷亡。這些位於陣表的弓弩兵,除了用於首先接陣外,同時還起著穩定陣腳的作用,維持陣形的穩定。東邊弓弩手在射擊完畢後,立即快速向南北兩側移動,露出身後的9列進攻編隊。在最南和最北的4列縱隊是純步兵,是進攻陣形的兩翼,中間的5列縱隊,戰車和步兵呈梯次分布,戰車在前,輕裝步兵在後,保證了部隊的速度與靈活性。這些進攻縱隊既可以全隊出擊也可分批出擊。出擊後,戰車在前,輕裝步兵在後,緊密排列。戰車配合步兵的速度進行衝鋒,步兵則在戰車後部與兩側,一方面護衛戰車,另一方面也可利用戰車作為掩護,在進攻時這種陣形能夠形成強大的合力衝擊對方,在防守時則凝聚為一體,可謂攻守兼備。這種戰車與步兵協同作戰的方式,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仍然可以看到。


二號陣是由步兵、車兵、騎兵組成的混合陣形,大陣內有序分布著4個小陣。相對於一號陣的主軍地位,二號陣則是明顯的佐軍。位於陣形最前方的同樣是弓弩手,這些弓弩兵與一號陣的弓弩兵一樣,既可以率先射擊,又可以護衛全軍。而二號陣的最南端的8列輕裝車兵,堪稱秦國的裝甲集群,64輛速度、防護、火力兼具的戰車,並沒有附屬步兵,可以充分發揮戰車的速度與威力,在騎兵還在擔任輔助的時代,這8列同時出擊的戰車對敵軍的衝擊和傷害是無與倫比的。而陣中的重裝車兵則可以發揮「魚麗之陣」密集堅固的特點打擊敵軍,騎兵部隊既可以擾亂敵軍陣形,也可以襲擊敵軍後方,截斷通訊,每個兵種都是機動靈活,根據實際戰況調配使用,二號陣有極強的應變能力。


而決定一號陣與二號陣如何出擊的,就是配備了完善通訊系統的三號指揮陣了。


綜合看來,秦始皇兵馬俑所展現軍陣的基本戰術是在秦軍與敵軍接戰後,首先由一號陣前部的弓弩手進行齊射,在對敵軍進行殺傷的同時也破壞了敵軍的陣形,隨後弓弩手向兩翼後撤,讓出空間,讓一號陣內的進攻縱隊向敵軍衝鋒,切割其陣形,分離其兵力,由步兵與敵軍進行白刃戰,根據戰況,若敵軍所有部隊均在與一號陣部隊戰鬥,則可使用二號陣的騎兵部隊進一步切斷敵軍間的聯繫,徹底擾亂其陣形,再由戰車部隊衝鋒擊潰敵軍;若敵軍安排了奇襲部隊向本陣襲來,則二號陣內騎兵與車兵可利用速度與威力優勢迅速迎擊,打破敵軍的襲擊。整個戰術可謂攻守兼備。這種陣形正是「奇正思想」的體現。


《孫子兵法》雖然沒有具體描述過陣形,卻為自春秋末期以來的軍事變革中嶄露頭角的新型軍陣注入了靈魂。在《孫子兵法》中,奇正結合的戰術思想在《勢篇》中得到了集中體現,除了耳熟能詳的「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外,還有「三軍之眾,可使必受敵而無敗者,奇正是也。」以及對「奇正」的具體解釋:「戰勢不過奇正,奇正之變,不可勝窮也。奇正相生,如循環之無端,孰能窮之哉!」奇正相生,變化無窮就是兩軍對陣勝利的訣竅。


奇正思想對於軍陣的影響在於兩軍對陣,不再局限於商周春秋時期的左、中、右三部相互捉對廝殺的狀態,而是將軍隊按照實際作用分為正兵與奇兵兩部分,相互配合,擇機而動。正兵正面迎敵,需要密集堅固,整體行動,攻可以正面攻堅,守則能堅守陣地。奇兵則需機動精銳,出其不意掩其不備,向敵軍刺上致命一刀。秦始皇兵馬俑所展現的軍陣完美契合這一精神,正可謂是「奇正之陣」。在秦趙長平之戰的最後,白起正是利用這樣的戰術,先將趙軍引出,再以營壘堅陣阻擋趙軍,同時派出部隊截斷趙軍後路,分割趙軍軍陣,由騎兵徹底阻斷趙軍的糧道。在趙軍斷糧乏力時,又以堅陣擋住趙軍的突圍部隊並以強弩射殺主帥趙括,迫使剩餘趙軍投降,隨後又坑殺趙軍,搬開了秦統一六國之路上最大的絆腳石。


本篇圖文摘編自《中國古兵陣》、百度網


推薦閱讀

公告

轉載請註明來自人民出版社讀書會。投稿與合作事宜請在微信後台留言與我們聯繫。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