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考古終評項目 | 舊新之交 居有所定——河北尚義四台遺址

中國文物報 發佈 2024-03-15T02:12:36.314698+00:00

其是近年冀西北地區發現的一處面積最大、保存較好、包含舊新過渡時期遺存的新石器時代早中期遺址。2020起,經國家文物局批准,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單位對遺址開展新一輪的考古發掘和研究。


發掘單位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

項目負責人

趙戰護



一、遺址概況


四台遺址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尚義縣石井鄉四台蒙古營村南,地屬蒙古高原南緣地帶。其是近年冀西北地區發現的一處面積最大、保存較好、包含舊新過渡時期遺存的新石器時代早中期遺址。分為四個片區,面積約15萬平方米。


二、重要發現


2020起,經國家文物局批准,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單位對遺址開展新一輪的考古發掘和研究。發掘面積1700平方米,發掘房址40餘座,出土了陶、石、骨、貝類遺物800餘件。依據地層關係、出土遺物特徵、測年數據將這些文化遺存劃分為五組。

第一組文化遺存。距今10400-10000年左右。發現6座半地穴式房址,面積7-10平方米。出土打制石器、磨製石器、細石葉石器、陶、骨、角器以及動物骨骼等。打制石器有刮削器、石球等;細石器多為錐狀細石核、細石葉,少量楔形石核,原料多為燧石、瑪瑙、石英岩等;磨製石器主要為研磨器、磨盤、磨棒等;陶器多為殘片,火候低、夾砂或石英,陶色灰黑或灰褐色,紋飾有壓印的窩點紋、折線紋和刻劃的網格紋,可辨器形有筒形罐、板狀器等。

第二組文化遺存。距今9200-9000年左右。發現4座半地穴房址,面積8-12平方米。房址內主要出土陶器殘片、骨、角器以及動物骨骼等。陶器主要為板狀器,個別飾有淺刻劃紋。石器主要為研磨器,骨器主要是骨針、骨錐、骨簪等。

第三組文化遺存。距今7600-7400年左右。主要發現17座半地穴房址,面積8-12平方米。房址地面上多留有陶器、石器、骨器等遺物。浮選樣品中發現了數量較多的橡子皮殼,並且發現有碳化的粟與黍,器物上殘留澱粉粒說明了馴化粟、黍的存在。

第四組文化遺存。距今7300-7100年。發現房址10餘座半地穴式房址,面積10-16平方米。房址內主要發現磨盤、磨棒、骨器、麻點紋小平底筒形罐。


第五組文化遺存。距今6800-6400年左右。主要發現尖圜底罐,魚鱗紋、豎向長附加堆紋筒形罐等遺物。

第一、二組文化遺存,通過對房址中出土的木炭、動物骨骼進行了碳十四年代測定,獲得15個萬年左右和和10餘個9000多年的系列測年數據。目前浮選發現的植物遺存種類包括蒿屬和藜、禾本、菊科等,氣候溫涼偏干,食草類動物在周圍活動頻繁。動物骨骼初步鑑定種類有蚌、螺、蛙、魚、雉、鳥、鼢鼠、田鼠、野兔、刺蝟、犬、狼、熊、小型貓科、黃鼬、獾、梅花鹿、馬鹿、狍子、麂、野馬、野牛、野豬等,犬可能為家養,表明周邊古環境為適宜野生動物生存的山地草原環境。


三、初步認識


1.實現舊—新石器時代過渡時期無縫連結。


第一、第二組文化遺存,地層關係清晰、測年數據連續,房址結構和出土陶器、石器特徵,也都體現出連續發展的過程。成組房址實證了北方地區最早定居村落的出現,展現出人類生存方式從舊石器時代的狩獵採集流動性棲居到新石器時代早期逐漸定居的發展轉變。房址中發現的舌形兩面器、楔形細石核、錐狀細石核以及大量細石葉與工具,繼承發展自泥河灣盆地一萬餘年的楔形細石核技術傳統,表現出文化與人群的連續性,為中國北方舊石器向新石器時代過渡研究提供了非常典型而且最直接的證據。


2.確立我國北方地區最早的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找到了燕遼地區的區域傳統的根源。


第一、二組文化遺存,資料較為豐富,文化特徵明確,呈現出全新的考古學文化特徵,是本地區前所未見的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初步判定為一支新的考古學文化——四台文化。陶器壓印紋飾中的類「之」字紋、網格紋、窩點紋等文化因素,在西遼河流域興隆窪文化、太行山東麓易水流域的北福地一期文化中均得到延續和發展相似的文化因素,可能是「之字紋」等紋飾的源頭之一。這一發現,突破了以往我國北方區域考古學文化的認識,為燕山南北和西遼河流域找到了共同的文化根源,將兩大區域更緊密地聯繫起來,為更加全面和深入理解該地區後續考古學文化文化譜系即史前社會發展演變奠定了基礎。


3.北方旱作農業起源的最新實證。


第三組遺存中大量的石磨盤、磨棒等加工類工具和石鏟等翻土類,並發現有碳化的粟與黍,微遺存分析也說明了馴化粟、黍的存在,表明7600年前後,該地的古人已經開始了馴化農業,是北方旱作農業起源的實證。


4.草原新文化因素。


第三組遺存與周邊考古學文化比較,都呈現出一些新的考古學文化因素,為我國北方新石器時代中期考古學文化研究增添了新的內容。


5.裕民文化的南界。


第四組遺存,以麻點紋為代表的筒形罐文化因素與裕民文化一致,結合調查初步判定這是裕民文化的南部邊界。


6.草原絲綢之路的文化互動。


第五組遺存中的尖圜底罐,在國內目前已知的材料僅此一件,但其與俄羅斯貝加爾湖地區卡林加河口、葉尼塞流域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大口圜底罐器形、紋飾、製法十分相似,顯示出其與更遠的北方的文化互動與交流,對早期草原絲綢之路的形成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四、遺址價值


四台遺址第一、二組文化遺存,文化發展具有連續性,體現出了穩定的定居方式。其反映出來的區域特徵,突破了以往我國北方區域考古學文化的認識,將燕山南北和西遼河流域聯繫起來,構成一個大的文化區——燕遼文化區,或稱之為北方文化區,填補了燕遼考古文化區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研究空白,為舊—新石器時期過渡、農業起源、文化譜系、人類群體從流動性向定居形態轉變、草原絲綢之路形成與發展等一系列重大課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材料,是我國北方地區萬年文化史的實證,對於探索中華文明根系等一系列重大課題具有重要價值。遺址不同時期的多文化交流與互動,是中華文明多元一體、兼收並蓄、綿延不斷的重要基因,更是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體現。

發掘工作照


版權說明:本平台有關「十大考古新發現」專題的視頻和內容,版權歸版權人所有。轉載需經版權人同意或授權。

作者:河北省考古研究院


編輯 | 張小築 實習編輯 | 黃雪芮 王雨瑩

覆審 | 馮朝暉

監製 | 李 讓

本號刊載的作品(含標題及編輯所加的版式設計、文字圖形等),未經中國文物報社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改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權轉載的請註明來源及作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