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軍事戰爭史-297》中東戰爭(上)

麟劍的人類史 發佈 2024-03-15T08:31:16.625394+00:00

中東戰爭(上)1.第一次中東戰爭中東問題有著久遠的歷史根源。猶太人在公元1—2世紀離開巴勒斯坦地區,流散到世界各地。19世紀猶太復國運動興起。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美國和英國扶植猶太復國運動。

中東戰爭(上)


1.第一次中東戰爭

中東問題有著久遠的歷史根源。猶太人在公元1—2世紀離開巴勒斯坦地區,流散到世界各地。19世紀猶太復國運動興起。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美國和英國扶植猶太復國運動。1947年11月29日,在美國操縱和蘇聯等大國的支持下,聯合國通過巴勒斯坦分治決議,規定在巴勒斯坦地區建立阿拉伯國和猶太國。1948年5月14日,猶太人國家以色列成立。次日,埃及、敘利亞、約旦、黎巴嫩和伊拉克等國軍隊開始進攻以色列。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

戰爭初期,阿拉伯各國在關於組建聯軍司令部的問題尚未達成協議的情況下,就分別出兵,同以色列軍隊展開激戰。埃及出兵兩個旅,共1萬餘人,意圖是以一個加強旅沿海岸公路推進,占領特拉維夫;另一個旅進攻內陸,占領耶路撒冷。敘利亞軍隊以兩個機械化旅主攻加利利方向。約旦、伊拉克和黎巴嫩軍隊則分別從南、北、東三面向以軍發起攻擊。

戰爭的頭一個月,阿拉伯國家軍隊節節勝利。以色列軍隊一方面在特拉維夫南側頑強抵抗,一方面召開記者招待會,聲稱埃軍供應線已被切斷。不明真相的埃軍司令部作出停止攻擊特拉維夫的決定,埃軍轉而攻取內格夫及一些公路幹線。南路埃軍則繼續向耶路撒冷推進。與此同時,敘利亞、約旦、伊拉克軍隊也與以色列進行了戰鬥。以色列為扭轉戰局,聲稱需要立即停火。在美國壓力下,安理會同意停火建議,6月11日,阿以雙方停火。

停火給以色列以喘息之機。他們擴充兵員、採購武器並進行軍事改組。1948年7月9日,以色列重開戰事,發動了名為"十天進攻"的軍事行動。至7月18日,阿拉伯國家由於內部分歧嚴重,沒有統一計劃,處境相當被動。以軍則集中4個旅向特拉維夫東南的盧德和臘姆拉城實施突擊,並於7月11日和12日占領了兩地,打開了通往耶路撒冷的走廓。在北線,以軍在進攻中受敘軍阻擊,於是改變方向,進攻黎巴嫩軍和阿拉伯解放軍據守的拿撒勒和加利利。7月15日至16日,以軍利用夜間突襲並占領了沙德阿姆爾和拿撒勒,並進而奪取加利利地區。7月15日,另一路以軍攻占了馬納哈谷地,但在攻擊耶路撒冷舊城中受挫。7月18日,聯合國關於阿以停火的決定生效。

以色列在這10天中占領了阿拉伯人約1000平方公里的土地,改善了自己的戰略地位,並繼續為重開戰事進行充分準備。相反,阿拉伯各國內部矛盾進一步激化,日益陷於被動局面。

10月15日,以軍再次向阿拉伯軍隊發動進攻。首先對埃及軍隊展開了"約夫"戰役。15日下午,以空軍襲擊了加沙等城鎮,破壞了埃軍通信系統和指揮機關。隨後在西線搶占阿什克倫。在東線切斷了埃軍由馬傑達耶到貝特賈夫林的公路,19日攻占了通往內格夫的要地胡萊卡特。21日,以軍攻克內格夫首府比爾謝巴。

10月28日,以軍實施"希拉姆"戰役,企圖把阿拉伯解放軍全部趕出巴勒斯坦。以軍分別在南面和西南面實行佯攻,然後以東西兩路實施夾擊。至30日,以軍一直打到黎巴嫩利塔尼河兩岸,奪取了黎境內15個村莊。以軍在此次戰役中未遭受損失。

12月22日,以軍出動5個旅向埃軍發動了更大規模的"霍雷夫"戰役。以軍先以戈蘭尼旅對加沙地區實施牽制性進攻,阿隆師主力則從比爾謝巴方向進攻奧賈。與此同時,以空軍轟炸了加沙和阿里什機場,掌握了制空權。23日,阿隆師主力在向阿里什方向推進中選擇了一條被積沙掩沒的羅馬時代的古道,使埃軍措手不及。阿隆師於27日占領了奧賈,28日攻占阿布奧格,並繼續向阿里什攻擊。

正當以軍準備進行決定性進攻時,英國要求以色列從埃及領土上撤出;1949年1月7日埃及亦要求停火。以色列接受了停火要求。第一次中東戰爭遂告結束。以色列在此次戰爭中占領了巴勒斯坦地區4/5的土地,大批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淪為難民。

2.第二次中東戰爭

第二次中東戰爭爆發於1956年10月29日。這次戰爭的直接原因是英法企圖阻撓埃及收回蘇伊士運河。

1956年6月,英國軍隊按照埃英協議,全部撤出埃及。7月26日,埃及宣布將英法所有的蘇伊士運河公司收為國有。英法與埃及的關係急劇惡化,開始積極策劃軍事解決辦法並拉攏以色列參戰。以色列早在1955年11月就制訂了一個侵占加薩走廊和西奈半島的作戰計劃,因而自願充當此次戰爭的急先鋒。英法與以色列的作戰意圖是,由以軍首先向西奈半島發起攻擊,吸引埃軍主力增援;英法則出動飛機轟炸埃及,摧毀其軍事基地;然後由英法軍隊從塞得港登陸,向運河區進擊,切斷埃軍退路;最後由以軍占領西奈半島全境,英法占領運河區。

1956年10月29日下午5時,以軍第202傘兵旅在沙龍上校指揮下,首先在南線的米特拉山口空降了500餘人,該旅主力3000人與傘兵會合後向山口突進。31日,以軍兩個連以及包括坦克支隊和重迫擊炮隊的偵察分隊在海坦谷地遭埃軍伏擊,雙方激戰至下午,以軍占領海坦谷地東部。

為形成威脅西奈半島北部埃軍主力的態勢,並配合南線對米特拉山口的進攻,以軍於10月31日開始進攻埃軍在魯阿法水壩、烏姆希漢和烏姆卡特夫的防衛體系。當日,以軍第7旅對阿布奧格拉發起攻擊,隨即占領該地;然後以兩路兵力分別攻擊魯阿法水壩埃軍據點和向西推進。魯阿法水壩埃軍憑藉反坦克掩護體組成的防禦工事進行阻擊,但以軍仍於當夜占領了該地。

同日,以軍總參謀長達揚親自督促第10步兵旅進攻烏姆卡特夫,但久攻不下。以第37機械化旅亦投入戰鬥,結果先頭部隊遭埃軍炮兵和反坦克武器的射擊,後續部隊又誤入雷區受損,進攻失敗。

也是在10月31日,英法兩國藉口保護運河航運,向埃及出兵。英法空軍在下午開始對埃及15個機場以及開羅、亞歷山大、塞得港和蘇伊士等處進行轟炸,並對西奈埃軍實施空襲,企圖將埃軍阻截在西奈半島。埃軍開始有組織地撤出西奈。

11月2日,以軍為了打破埃及對蒂郎海峽的封鎖,命令第9旅進攻蒂郎海峽西岸的重鎮沙姆伊姆赫,於5日攻占該地。埃軍主力全部撤出西奈。

與此同時,英法空軍在向塞得港實施轟炸後,向該地空投了第一批傘兵。英傘兵600人迅速占領了加密爾機場,法傘兵500人在富阿德港降落並占領了供水廠。下午,英法第二批傘兵又在上述兩地著陸。11月6日,英法登陸部隊沿蘇伊士運河南下,企圖一舉占領運河區,但遭埃軍抵抗。在塞得港,由於埃軍和埃及民眾的抵抗,英法軍隊未能全部占領該城。

英法的軍事行動遭到國際社會的強烈譴責。在美國和蘇聯的壓力下,英法被迫接受聯合國停火決議,於11月6日宣布停火。12月,英法軍隊撤出埃及。次年3月,以軍也撤出了埃及。

在這次戰爭中,英法沒有實現占領運河區的目的,並喪失了對中東地區的主導權。以色列則達到了解除埃及對蒂郎海峽的封鎖的目的。

3.第三次中東戰爭

第三次中東戰爭又稱"六.五戰爭"或"六天戰爭"。從60年代中期起,阿拉伯世界出現了空前團結的局面,埃及與敘利亞加強合作,敘、約、黎在成立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和利用約旦河水的問題上達成協議。這些使以色列感到將面臨南北夾擊的威脅,試圖以先發制人的突然襲擊,獲取戰場上的優勢地位。美蘇出於各自的戰略利益插手中東,進一步激化了地區矛盾。進入1967年以來,以敘之間多次發生軍事衝突。4月以敘間發生1956年以後中東地區最大規模的空戰。這實際上是第三次中東戰爭的序幕。

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出動了全部空軍,對埃及、敘利亞和伊拉克的所有機場進行了閃電式突然襲擊。第三次中東戰爭由此爆發。

從當天早晨至下午18時,以空軍對阿拉伯各國實施了數波突襲。第一波襲擊埃及10個機場。由於打擊突然,埃及空軍大批飛機還沒來得及起飛就被摧毀在地面。第二波襲擊摧毀了埃軍轟炸機基地和混合機種的8個基地。第三波襲擊了約旦、敘利亞和伊拉克的空軍基地。開羅國際機場也遭重創。在襲擊中,埃及空軍90%以上的飛機被摧毀。以色列對空襲做了相當周密的準備,對埃及空軍機場的跑道、雷達系統甚至埃軍軍官活動的規律等均了如指掌。以軍飛機在作戰中保持四機編隊,飛行員巧妙地利用朱弟安山的阻攔,躲過約旦雷達網的搜索,並在距海面不到10米的高度飛行。向埃及後方發起攻擊時,其高度僅為50—100米。以空軍飛行員為此進行了長期有針對性的訓練,並能在攻擊中百發百中。作戰中遵循"先打跑道,後打飛機"的原則,致敵於喪失作戰能力的境地。

同時,以軍地面部隊5個師以坦克裝甲車為前導,自加沙、阿里什和阿布奧格拉大舉進攻。埃軍發動了兩次反擊,均因沒有制空權而失敗。到6月8日,以軍全殲西奈半島上的埃軍5個師。僅3天,西奈半島即為以軍全部占領。

開始進攻埃及後不久,以軍發動了對約旦河西岸的進攻。以軍進攻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的目標是占領傑寧地區,目的是解除約旦炮火對以色列馬特戴維居民點和空軍基地的威脅,攻占拉特倫並控制拉特倫至臘馬拉的公路,同時占領耶路撒冷舊城。第二階段目標是占領整個約旦河西岸。在耶路撒冷方向,5日夜以軍發起進攻,6日下午奪取了耶路撒冷舊城至斯科普斯山之間地區,7日占領耶路撒冷舊城。在傑寧方向,5日,以軍在空軍掩護下進攻傑寧以西的約軍炮兵陣地,以裝甲旅奪取卡巴蒂亞,切斷了傑寧與納布盧斯和約旦河西岸大部分地區的聯繫。以約雙方在進行了一場坦克戰之後,以軍攻占了傑寧;6日,以軍又攻占了納布盧斯;7日,以軍占領了約旦管轄的整個約旦河西岸地區;當日20時,約以雙方接受聯合國停火決議。

在敘利亞方向,以軍於9日向戈蘭高地發起攻擊。戈蘭高地與以色列接壤,居高臨下,對以威脅很大。以軍從南北兩面向戈蘭高地進攻。在北路,曼德勒旅攻下卡拉,戈蘭尼旅直指特勒阿扎奇特高地,在攻占高地後又向山上推進,午夜即占領了山上敘軍陣地。10日,以軍科瓦奇旅協同戈蘭民旅一部進攻巴尼亞斯。曼德勒旅未經戰鬥就占領了庫奈特拉。在南路,以軍古爾傘兵旅和阿夫農步兵旅於10日晚完全控制了戈蘭高地的大部地區和通往大馬士革的幾條公路,奪取了橫跨阿拉伯地區通往黎巴嫩的輸油管。11日,敘以雙方簽訂停火協議。至此,第三次中東戰爭結束。

在這次戰爭中,埃及、敘利亞、約旦三國損失慘重。以色列通過這場戰爭奪占了加薩走廊、西奈半島、約旦河西岸、耶路撒冷舊城和戈蘭高地共6.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地球生物與人類文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