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陵君「竊符救趙」的故事裡,其中究竟有多少不為人知的內幕?

顧道驚城 發佈 2024-03-16T19:22:03.426274+00:00

提起信陵君,大家總會想起那個著名的故事——竊符救趙。據說,信陵君偷到了調兵虎符,前線大將晉鄙卻拒絕將軍隊交給他。最終,信陵君錘殺晉鄙,帶著軍隊前往趙國,擊潰了秦軍。隨後,信陵君命人將魏軍帶回國,自己卻並未回去,而魏安釐王惱怒信陵君的作為,也沒叫他回來。

提起信陵君,大家總會想起那個著名的故事——竊符救趙。

據說,信陵君偷到了調兵虎符,前線大將晉鄙卻拒絕將軍隊交給他。

最終,信陵君錘殺晉鄙,帶著軍隊前往趙國,擊潰了秦軍。

隨後,信陵君命人將魏軍帶回國,自己卻並未回去,而魏安釐王惱怒信陵君的作為,也沒叫他回來。

說起竊符救趙這個故事,會給人一種錯覺:虎符這東西,實在是太神奇了。

一塊小小的金屬板,居然就能擁有號令千軍的能力。

實際上,傳統史書最喜歡用類似的故事來誆騙後世讀者。

把一塊金屬板一分為二,咱們兩人各藏一塊,只要我倆不拿出來,別人肯定無法複製,因為分割痕跡無法偽造得一模一樣。

但這是否證明,任何人一旦擁有虎符,就可以隨意調兵呢?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故事中的信陵君就擁有虎符,但晉鄙照樣拒絕交出兵權,理由很簡單:魏安釐王一再要求,不能輕舉妄動,為什麼會突然派信陵君過來掌兵呢?

如果我們換一種假設:即使信陵君沒有虎符,他難道就真的無法接管軍隊了嗎?

恐怕也未必,只要殺死晉鄙,然後弄出一塊假虎符,宣稱是魏王所賜,誰敢反對呢?

事實上,在殺死晉鄙之後,信陵君就是這樣做的。

當時的信陵君,內心一定是崩潰的:早知道要殺晉鄙,為什麼還要讓人去偷真虎符啊?殺死晉鄙之後,隨手弄塊假虎符,不是一樣可以過關嗎?

明白了嗎?虎符是一個憑證,卻未必能起什麼決定性作用。

真正起作用的,還是時局和實力。

我並不是非此即彼,說虎符完全不重要,而是說在時局和實力面前,虎符無論有多重要,都得退居次席。

至於說魏安釐王害怕秦國,這倒也不假,但不是說他無底線的怕,而是怕背黑鍋。

不管背地裡的算計是什麼,至少秦國表面上沒有招惹魏國,人家一直在打趙國。

如果在這個時候,魏國非要替趙國強出頭,沒準就會給秦國藉口。

總而言之,我都沒想過打你,你卻要來多管閒事,那麼我乾脆就好好收拾你一下吧!

到那個時候,趙國會因為魏國幫過自己,轉頭跟魏國組成聯軍嗎?

這種可能確實有,但還有一種可能是:趙國當縮頭烏龜,趁著秦國打魏國的時候,自己悄悄恢復實力。

如果你無法理解這種國際博弈,那麼代入到生活中就會明白了。

當你抓住小偷的手,為某位無辜路人伸張正義的時候,那位無辜路人說不定早就跑了,撇下你一個人應對小偷及其同夥。

我不是說,大家要把社會看得有多黑暗,而是在說「防人之心不可無」。

更何況,國與國之間的關係,比人與人之間更直接、更血腥。

信陵君之所以能夠成功帶兵解救趙國,固然有他本人才能出眾的緣故,但更是因為,當時的大背景允許他這樣做。

魏安釐王不願強出頭,他背後當然有一部分鴿派支持,但魏國依然派兵過去了。

這說明,在魏國國內,還有一個人數眾多的鷹派,他們認為應該積極救援趙國,痛擊秦國

而信陵君,顯然就是鷹派人物之一,甚至有可能是首腦。

而當時的戰略形勢,也是一目了然的。

如果秦國真能順利滅掉趙國,那麼下一個倒霉的,不是韓國就是魏國。

以韓國那種體量,估計只夠給秦國塞牙縫,所以下一個受害者,大概率就是魏國。

因此,魏國肯定不敢坐視趙國被滅,這是活生生的「唇亡齒寒」關係,魏國鷹派人數眾多的主要原因,估計也在於此。

但問題就在於,秦國真的能順利滅掉趙國嗎?

至少從「邯鄲之戰」中,我們看不到肯定的答案。

是的,趙國整天嚷嚷著,自己快被秦國給打死了,但秦國吭哧吭哧地打了兩年,始終沒什麼效果。

面對這種情景,你說魏國的鴿派們會怎麼想呢?恐怕第一反應就是:趙國太不地道,準備拉著我們擋刀。

可即便如此,他們也不敢坐視,萬一趙國真被滅了怎麼辦啊?

於是,老將晉鄙帶著一支部隊,到前線觀察情況:要是趙國頂不住,就幫他們一把;要是趙國頂得住,咱就按兵不動。

這樣一梳理,你還會覺得,魏安釐王的指令有什麼問題嗎?

這是大國博弈中最常見的套路,所以無論秦國根本就沒有把這支魏軍放在眼裡。

這個時候,信陵君站了出來。

我雖然沒法對信陵君使用讀心術,但我大膽猜測一下,他當時應該是這樣想的:

秦國不認為魏軍此時會出動,如果我們果真出動,是不是就能出其不意擊敗秦軍呢?

但這樣擊敗秦軍之後,顯然很容易招致秦國的報復。

那麼,救援趙國的這種舉動,是不是可以由國家行為,轉變為信陵君個人的一意孤行呢?

秦國要是找魏國算帳,魏安釐王完全可以推說,這是信陵君的個人行為,他還因此謀殺了一位軍中宿將(晉鄙),我們魏國也在通緝他。

雖說,秦國想欺負誰,理由隨時可以現編,但至少魏國能給出一個台階,就看秦國願不願意下。

如果信陵君給力,真的打了勝仗,那麼秦國也需要一定時間來回血,哪還有心思去欺負魏國呢?

這樣一來,趙國解了圍,信陵君本人出了名,魏國免受秦國報復。

三贏。

看懂這盤棋之後,你再回過頭來看「竊符救趙」這個故事,會發現一切都能說通。

如姬為什麼敢幫信陵君盜取虎符,難道她不知道這是死路一條嗎?就因為信陵君救過她父親?

信陵君長期生活在趙國,為什麼無論趙國還是魏國,都沒有在官方層面刻意提及過他?

侯嬴為什麼要在信陵君離開大梁的時候自盡,是不是在用自己的生命為信陵君包攬罪責?

為什麼在晉鄙被殺之後,軍隊還願意聽從信陵君的號令,是不是中高層將領選擇了將錯就錯?

或許我這樣寫,難免會讓人感覺,我是在唐突古人:一個英雄俠氣、熱血沸騰的故事,被你寫得充滿陰謀算計,有意思嗎?

可現實社會就是這樣冷冰冰的,歷史,也只是過去的現實罷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