湃書單|澎湃新聞編輯們在讀的20本書:春天,十個海子

澎湃新聞 發佈 2024-03-19T03:18:40.385254+00:00

春暖花開的季節,讀一首詩吧,或者一本書。

春暖花開的季節,讀一首詩吧,或者一本書。

《毒理學破案手冊》

【美】黛博拉·布魯姆/著 溫華/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23年1月版

推薦人:於淑娟

推薦語:

以前在看推理小說或相關影視作品時,氰化物是一種最常見的毒物,標誌性描述是有「苦杏仁味」,當時大概也產生過疑惑:這種對毒物的認識,是如何形成的呢?然而在引人入勝的推理之下,這樣的疑惑在腦中也只是一閃而過,不曾去探究。這本《毒理學破案手冊》可以說與此疑惑有關。

1918年,病理學家查爾斯·諾里斯和化學家亞歷山大·格特勒在紐約創建了毒理學實驗室,當時毒理學還不是一門站得住腳的科學,然而在一宗又一宗的案件中,他們的科學偵察,使其成為了一門令人敬畏的科學。本書以11種毒物為線索,講述了兩位科學家的工作。有毒藥,有謀殺,也許這本書亦有閱讀推理小說般的快感,但在此之外,這本書更交織著二十世紀初的科學、政治、社會等多重面相,比如在甲醇、乙醇的中毒故事中出現的「禁酒令」,比如居里夫人口中的「我美麗的鐳」,它不曾被視為危險,甚至用於醫療,推廣到日用消費品中,還有「鐳女孩」控訴之路上的多重阻力……

《翻譯偵探事務所》

賴慈芸/著,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23年3月版

推薦人:丁雄飛

推薦語:

「翻譯偵探事務所」是台灣師範大學賴慈芸教授的博客。為什麼要開這家事務所?因為「台灣翻譯書目問題重重,偽譯眾多,譯者不詳的、代以假名的、署以『編輯部』的,甚至張冠李戴的都有」。據賴教授研究,目前「已確認為抄襲的譯本超過一千四百種,被抄襲的『種子書』超過六百種,有些種子書甚至被抄襲了二十多次之多」。之所以抄襲盛行,首先是政治原因,其次是人事原因,再次是生意原因。國民黨敗退台灣後,把所有身處大陸的譯者的譯作都列為禁書。「可憐台灣人才剛剛脫離日本統治,還在學北京話和『我手寫我口』的白話文,哪裡一時生得出那麼多譯者,既要外文夠好,還要能寫白話文。」因此,把「大陸的譯者名字塗掉,出版他們的譯作,既無政治風險,又有書可賣,還不必付譯者半毛錢,就成了出版社賺錢的方便法門」。抄襲抄多了,難免「消費名家,例如俄國作品都算耿濟之翻譯的,莎士比亞都算朱生豪的,連林語堂名下都多了好幾本譯作」。賴教授本就痛恨抄襲,面對台灣特殊的翻譯史,更覺得「身為譯者與翻譯研究者,為前輩譯者恢復名譽責無旁貸」,於是她以是否署名、出版社、年代、用語、序跋為線索,尋找可疑譯本,再去找大陸譯本比對,「大概九成五以上都能破案」。當然《翻譯偵探事務所》裡的文章並不限於破案,還有許多精彩篇什呈現了大時代下翻譯與政治、權力、禁忌的關係,譯者的命運,她這一世代的翻譯記憶,以及她在辦案過程中發現的有趣現象。

《金瓶梅:平凡人的宗教劇》

孫述宇/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3月版

推薦人:韓少華

推薦語:

「我們也不能全怪讀者,因為這書是的確很難看的。字數驚人之外,書中生動的對話多是明末山東的方言,今日的讀者往往讀也讀不來,更遑論欣賞那特別的味道。版本又糟,幾個版之間大有出入,而每個都有訛漏。小說又有不少當今讀者不喜歡的『缺點』,使我們從開首就對它生出偏見。而書又寫得深沉,比別的中國小說都深沉得多。一般人若是帶著看淫書或看消閒書的心情來讀,看見只有些家庭瑣事,沒有《水滸》中的天上星宿降生來播亂塵世與討平遼國,沒有《紅樓》中的補天遺石降生為最漂亮高才的多情公子與最漂亮高才的多情小姐戀一場最漂亮的愛,怎麼肯看下去?」

「這書」指的就是《金瓶梅》。孫述宇在其《金瓶梅:平凡人的宗教劇》的自序中如此評說了這部奇書,更把它與《水滸》《紅樓》做了一番比較。

《金瓶梅:平凡人的宗教劇》這本書,簡潔而犀利。作者點出奇書《金瓶梅》的卓越之處:「作者同時用了更是多得多的筆墨在一件其他作者所不願多語的事上,那就是死亡——佛家稱之為『無常』的人生重要課題。」

再摘引一段如下,出自書中章節「宋惠蓮」:「宋惠蓮的畫像,讓我們看見《金瓶梅》的寫實藝術是多麼的認真。我國小說的讀者,歷來都不甚懂得寫實藝術,看到小說中的動作與對話生動活潑,就會很滿意,通常不再追問是否有更深的人生真實。比方《紅樓夢》,大家眾口一辭都說這是偉大的寫實主義小說,原因是書中有很豐富的細節與生動的對話。《紅樓夢》裡的晴雯,與惠蓮頗有相類之處,同時亦有許多地方恰成對照的,若把兩人比較一下,很可顯示兩書藝術的分別。兩人都是麗質天生,外有輕佻淫蕩之名,內有貞操之實。紅迷會指出,這兩人是不能相提並論的,因為惠蓮連從一而終都做不到,而晴雯卻真正是『清操厲冰雪』,她雖然得到寶玉鍾愛,自己也深愛寶玉,卻一點兒也不透露出來,而且對他不假辭色,直要到最後兩人在病榻上會臨終一面之時,她才說出深藏的情意,並用牙齒咬下兩條指甲給他留永恆之念。這故事好像很動人肺腑,但同時也是幼稚得像十多歲情竇初開的少男編來講給十多歲少女聽的,哪裡比得上惠蓮故事之能反映出複雜的人生?又哪裡及得到惠蓮故事以不貞婦人來寫貞節那麼驚人與感人?兩個故事的敘述方法也完全兩樣:《紅樓》的故事中,晴雯的貞潔是毫無疑問的,讀者從頭到尾都如作者一般知道得清清楚楚,只是王夫人由於一時誤會而枉加給她淫蕩的惡名而已。王夫人的誤會何以竟一直不能消除而要晴雯屈死,這是關乎本書藝術本質的關鍵問題,答案也許很多,但最根本的顯然還是,非此便不能引出故事的精髓部分,即是那盪氣迴腸的永訣與私祭場景。這些場景,乃至這整個故事,明白是寫來『賺人熱淚』的,事實上後來果然改編成許多戲曲,供人嘆賞。若說這種唯情的作品是在認真對待人生問題,我們就太不認真了。惠蓮的故事正相反,惠蓮的行徑如何,書中人物所知並不比我們讀者為少,他們對她的節操判斷錯誤,不是由於知識不足,只是由於見解與同情不夠,而他們的錯誤,我們讀者也一直都在犯著。這麼認真的寫實藝術,真是難能可貴,在我國小說史上太罕見了。」

《舊時上海》《舊時北平》《舊時廣州》

張偉/主編 孫鶯/選編,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23年1月版

推薦人:鄭詩亮

推薦語:

初中時,曾無意中從校圖書館翻出幾本1996年出版的《讀書》雜誌,封面已有髒污,紙張也已發黃,卻讀得津津有味,一個全新的廣大世界就此在面前打開。印象最深的,是謝興堯先生《回憶〈逸經〉與〈逸文〉》一文,仿佛聽這位飽覽世事的長者不緊不慢地閒談,昔日如何與同為太平天國研究愛好者的簡又文先生共編雜誌,至今不忘。之後便迷上了舊報舊刊——更準確來說,是記載舊人舊事亦即掌故的報刊。

正因如此,張偉先生主編、孫鶯女士選編的「近代報刊文獻輯錄叢書」,對我而言,不啻於可以大快朵頤的盛宴。張偉先生的叢書總序,標題即為「一座無法估量的文獻富礦」,這是對以上海圖書館館藏為代表的近代報刊的極準確形容。叢書已出的《舊時書肆》《名家書單》《舊時書事》,關注的乃是一個「書」字,而這次新出的《舊時上海》《舊時北平》《舊時廣州》,則圍繞一個「城」字展開。一翻開《舊時廣州》,就看到「簡又文」「謝興堯」「《逸經》」等字樣,誠可謂又驚又喜。而在《舊時上海》與《舊時北平》中,熟悉的字、號就更多了:胡適、老舍、知堂、郁達夫、鄭振鐸、施蟄存、廢名、金受申、鄭逸梅、邵洵美、周劭、紀果庵、柳雨生……不過,更大的驚喜來自那些陌生的名字,他們筆下的上海、北平與廣州,都自有一番趣味,張偉先生曾在採訪時對我說過,(「近代報刊文獻輯錄叢書」)「都是從當時的報刊中選的,作家文集裡有的,一概不選。不僅文章的範圍大大地拓寬了——我們選的很多作者大家都不知道,他們的很多文章大家也從未讀過」。(《張偉談近代文獻的搜集、整理與研究》,《澎湃新聞·上海書評》2021年11月21日)確實如此。

最可痛惜的是,張偉先生已於今年年初猝然辭世,想起他神采飛揚地與我談及諸多有待繼續的選題,不禁黯然。近代報刊這座富礦還需要也應該繼續開掘下去,希望「近代報刊文獻輯錄叢書」今後能夠源源不斷地推出新作。這是對逝者的最好紀念。

《蒙古征服之後:13-17世紀華北地方社會秩序的變遷》

王錦萍/著 陸騏、劉雲軍/譯,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年2月版

作者在「自序」中表示,這本書有一明一暗兩個故事,「明線的故事,是13世紀初蒙古入侵造成毀滅性破壞之後,華北地區的人們如何努力通過宗教實踐來應對生活中的危機和政治動盪。暗線的故事,則是山西地區如何在歷史長河中發展出濃厚的地方宗教文化」。又是山西。相較於中國北方其他地區,山西的歷史遺存、地方文獻,很容易引得歷史學者的關注,在我之前的學習和閱讀中,山西的水利史、水利社會史的研究,還有沈艾娣的著作,都令我對山西別有印象,這些研究主要關註明清以後。《蒙古征服之後》所涉時段則更靠前些,它提出了兩個核心問題:在蒙古征服造成的毀滅性破壞之後,華北地區的人們如何重建他們的社會?他們的努力如何改變、影響隨後幾個世紀的社會和經濟力量?——我的話頭由山西講起,是因為我對山西有興趣,而這本書的相當內容是基於山西的資料而展開的。但就這本書來說,確是以「華北」為題,作者亦表示「聚焦山西,但並不以山西代表整個華北地區」,希望日後讀者能看到關於華北其他地區相關歷史的研究和講述。

這本書的講述中,我讀起來感到饒有興致的內容是「入世」的佛道。作者指出,蒙古征服之後,「全真教和佛教引導華北地區的人們組建了新的社會群體,使他們能夠在蒙古入侵時期倖存下來,並在戰後和其他災難後重建社區」。而且,他們「吸收了動機各異的人群加入教團,將他們安排到各種教育、宗教、社會和經濟事務中,僧道在地方層面扮演著社會精英甚至政治精英的角色,他們靈活運用蒙古統治者和蒙古帝國的政策法規,使之服務於地方利益」。這與一般「出世」的佛道印象大為不同,即使歷史上佛道參與社會事務,蒙古統治下呈現的這一歷史面相也頗為不同。再到一個具體的層面,比如水利。書中「僧道、水利組織和鄉村社會經濟秩序」一章,講述佛道團體如何參與到鄉村水利組織中,如何在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這是一段極特殊的歷史,既與我過往的閱讀有聯動,又令我添了全新的認識。

《女性小傳》

【西班牙】羅莎·蒙特羅/著 羅秀/譯,浙江人民出版社,2023年2月版

推薦人:楊小舟

推薦語:

正如本書作者,西班牙作家、記者羅莎·蒙特羅所言,1995年她的作品《女性小傳》出版時,女性傳記還未引起公眾的注意,那時幾乎沒有人想到去撰寫關於女性的作品。而現在,特別是剛剛過去的婦女節,國內女性話題因為上野千鶴子的對談策劃,掀起了比往年更大範圍的熱鬧和關注。我覺得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作為一名中國女性,回看這些大約三十年前的文本卻不覺得過時。女性日益要求自己「被看見」的過程是漫長、艱難而日常的。比如語言,這讓我想起最近看到的一個很有意思的活動「語言包容性小組」。這個小組提問道:我們有沒有發現,很多詞彙的誕生,來自一個個痛苦的人?這些人,不僅指女性,還有那些日常被邊緣化的弱勢群體。

這本書讀得很快,作者選取的女性人物有聲名顯赫的,也有不為我所知的,勝在行文流暢,在簡短的傳記中時不時會出現作者的金句點評,以及冷不丁的揶揄,令人不得不讚嘆作者犀利的視角和解讀能力,難怪人家能得西班牙國家文學獎。翻譯得也很順暢。看完這些出色女性的小傳,有點想去看一看她們的作品了。

《秦漢名物叢考(增訂版)》

王子今/著,新星出版社,2023年1月版

推薦人:鍾源

推薦語:

我們每天日常生活中接觸的各種名物數以萬千,每件器物的源流、狀貌、生成過程和功能作用都含有大量的專門知識,不可能盡數了解,更何況幾千年前的秦漢器物,秦漢人的日常生活圖景,今人如何獲知?西北大學歷史學院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榮譽一級教授王子今的《秦漢名物叢考(增訂版)》,積三十餘年之功,選擇一些常人比較陌生而冷僻的秦漢名物進行系列考證,包括秦漢百姓日常飲食之醬、豉、酒,衣飾之赤幘、香囊、手巾,行居之行囊、馬甲、鹿車,道路形式之浮橋、閣道、石道,器用之角杯、合卺杯、連弩,兒童玩具之鳩車、竹馬、瓦狗,鳥獸昆蟲之天馬、貘、蜂,植物之茭、葦、慈其,等等,可視為一部秦漢社會日常生活的「百科全書」。

書中所涉名物的研究,取材宏富,廣徵博引。除了傳統經、史、子、集、野史、筆記外,近人的專著、雜誌論文,無不在徵引之列。除了傳統典籍外,秦漢簡牘、金石磚瓦、碑刻畫像、出土文物,凡可作為證據者,無不納入論證之中。除人文學科外,自然史、生態史、海洋史、交通史、飲食史、農業史、兵器史、釀造史,亦多有涉獵。翔實考證輔以圖片,更加讓讀者增加觀感,觸摸歷史的細節。

《人工智慧哲學十五講》

徐英瑾/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21年7月版

推薦人:臧繼賢

推薦語:

不管是對人工智慧還是對哲學感興趣的讀者,都能在這本書中找到自己想要的內容。作者在這本書中對哲學家在人工智慧問題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在的AI研究需要的來自哲學界的思想支援,乃是對於如下問題的指導:『如何造出能夠靈活處理人類語言信息的機器』;而非對於這一問題的討論:『在這樣的機器已經被造出來的前提下,它算不算是真正具有心靈』。」作者的態度是很認真的,但讀到這裡還是忍不住發笑,後者實在是傳統哲學的慣常思維。在書中,作者試圖用哲學史中的各種理論為人工智慧發展中遇到的難點提供思路。比如海德格爾哲學為人工智慧帶來的啟示:「海氏現象學的一個基本觀點是:西方哲學傳統關心的是『存在者』,而不是『存在』本身。而他自己的新哲學要重新揭露這被遺忘的『存在』。所謂『存在者』,就是能夠在語言表徵中被清楚地對象化的東西。比如,命題、真值、主體、客體,都是這樣的存在者。而『存在』本身,則難以在語言表徵中被對象化,比如你在使用一個隱喻的時候所依賴的某種模糊的背景知識。」作者認為,人類真實的智能活動都會依賴說不清楚的背景知識,而傳統人工智慧的麻煩就在於不能夠找到背景知識與非背景知識之間的界限,「所以由海德格爾哲學所揭示的人類現象學體驗的某些基本結構,一定意義上也適用於真正的人工智慧體」。

《蘇東坡新傳》

李一冰/著,四川人民出版社·後浪,2020年7月版

想讀蘇東坡純屬偶然——因為大數據在今年1月的某日給我推送了「人生緣何不快樂?只因未讀蘇東坡」的廣告。不由得感嘆大數據推送(竊聽)之精準。那就讀吧。

挑哪一本開頭呢?大數據讓我選林語堂的《蘇東坡傳》。看了前言和第一章後,我感覺豆瓣網友所言不虛:這本書是寫給外國人看的。我太熟悉這味兒了。這不是我想要的。

評估了一下閱讀需求和難易程度後,我打算從李一冰的《蘇東坡新傳》開始,成書於上世紀80年代。花了兩個月讀完,這本書的確沒有讓我失望。作者李一冰經歷牢獄之災,可能更好地理解了蘇軾人生的困頓一面。雖然本書內容安排有些瑣碎,但是的確讓不快樂的我獲得更多共鳴,甚至得到一些解答。

有時看到書中所選事例,不知作者下筆時是否也在反省自己的人生之失。比如:蘇軾常常譏誚時事時人,他的畫友文同極不以為然,替他擔憂,「每每苦口勸誡,而蘇軾不能聽從。到被出為杭州通判時,文同作送行詩,還鄭重叮嚀:『北客若來休問事,西湖雖好莫吟詩』」,讓我想到林黛玉那句「你從此可都改了罷」。如果能改,蘇軾也就不是蘇軾了。

有這本打底,第二本想選《蘇軾十講》了,還可搭配觀看b站一位up主製作的五集系列視頻《蘇東坡-北宋頂流的躺平之路》。

《童年的安全依戀》

【法】安妮·雷諾·波斯特爾/著 張之簡/譯,上海三聯書店·猴麵包樹工作室,2023年1月版

這本書中除了有育兒事例和指導建議外,作者還提供了很多理論依據,雖然對改善不一定有用,但也能提供一些同情和安慰。在安全感的獲得上,作者還是認同「依戀理論」的,並且給出了具有「恫嚇性」的觀點:「預防勝於治療」——200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詹姆斯·赫克曼鼓勵向嬰兒投資:「從經濟角度看,預防人的發展問題比努力治癒更加有效……早期介入比後期介入更加有利可圖。」經濟學家之言顯得有些功利,但還是有很強的說服力。另外,人們口中常說的「高需求寶寶」,作者也給出了理論源頭,是20世紀80年代美國育兒專家威廉·西爾斯提出的——「高需求寶寶這一概念來自北美文化,法國人對此態度冷淡,並深表懷疑」。作者用收音機來形容高需求寶寶,「他們能接收到所有電波,所以更顯得不安」,給出的建議是父母儘量理解過度敏感的孩子,也表明幾乎沒有什麼別的辦法了。新手父母都很害怕孩子哭鬧,但作者認為「孩子的哭鬧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他們只有用這種表達方式才能把自己的存在和各種感受告訴周遭環境。這也是孩子釋放壓力的方式」。作者引用了科學家的觀點:「20世紀80年代,明尼蘇達州聖保羅-拉姆齊醫學中心的生化學家威廉·弗雷博士通過對眼淚成分的研究,斷定哭泣有多重功能,其中之一就是降低體內壓力狀態。他在人類的眼淚中發現了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成分。通過淚液排出這兩種造成壓力的成分,可以減輕對交感神經系統的刺激,從而使人從緊張狀態過渡到放鬆狀態。」此理論不一定適用於所有寶寶哭泣的場景,但應該可以大大緩解大人的焦慮情緒。

《我的朋友來自1918》

謝翠屏/著,廣東旅遊出版社·後浪,2022年10月版

推薦人:朱凡

推薦語:

這是一本麻風康復村的人物故事集。麻風病今天早已被人類戰勝,曾經卻是一種令人聞之色變的可怖疾病,在並不遙遠的上世紀50年代,官方統計數據顯示全中國大約有38萬到39萬麻風病病人,實際數據還要更多。1980年代世界衛生組織推行的抗麻風聯合化療方案實現了麻風病的完全治癒,然而很多康復者因為疾病留下的身體殘疾、害怕拖累家人和社會歧視等種種原因,選擇留在與世隔絕的麻風村繼續生活,直至終老。隨著老人家們一個個離去,這段關於麻風病的往事便將永遠地塵封在歷史之中。

謝翠屏從2010年開始接觸麻風康復村,後來以社工助理、行政文員的身份為康復老人們服務多年,以平等親切的姿態和他們相處,用生動溫情的筆觸記錄下他們的故事。儘管大多數老人的身體和精神都經歷過難以想像的苦痛,但他們的生活並不總是籠罩在淒風苦雨之中,相反,他們各自有著不同的個性和光彩,在遠離「健康人」社會的微型世界中釋放著善意、智慧、溫暖和生命力。書名中這位出生在1918年的朋友劉大見雙手萎縮變形,腳掌截了一半,還有帕金森病,可他90多歲時還在自己的房間外面種植著一片玫瑰園,誰都可以來摘花;楊四妹婆婆在梅州的一座山里住了整整58年,不知道哪一年開始那座建在山裡的麻風病院就只剩下了雙腿截肢的她獨自生活,80歲搬到山下的泗安麻風康復村後,她充滿天真地開始探索嶄新的世界;還有滿嘴胡言亂語的梁葉芬,種菜、養各種動物,仿佛生活在一個髒兮兮的遊樂場裡,卻有著數不清的好朋友,隨時都能召集一場聚會,把任何一個普通的日子變成節日,每年生日更是要大擺十幾桌宴席……這些閃閃發光的故事是翠屏姑娘為他們精心採集的生命的露珠,難怪老人家們都喜歡她,而讀到這些故事是讀者的幸運。

《巫者的世界》

林富士/著,廣東人民出版社,2016年11月版

《孤魂與鬼雄的世界——北台灣的厲鬼信仰》

林富士/著,稻鄉出版社,1995年6月版

《中國中古時期的宗教與醫療》

林富士/著,中華書局,2012年7月版

推薦人:黃曉峰

推薦語:

最近集中閱讀了林富士先生的幾部著作,《巫者的世界》《中國中古時期的宗教與醫療》《孤魂與鬼雄的世界——北台灣的厲鬼信仰》,幾部書的主題集中於宗教史,可以看出林先生的關注的重心所在。

《巫者的世界》這本書的第二、第三篇梳理了中古以前巫師變遷的情況,資料收集極為豐富全面,並且做了整理和分析。巫師從上古到中古,地位的衰落,算是常識了。不過,其中還是有很多可以進一步分析的地方。比如,林先生指出:

至少到公元前六世紀末為止,我們相信,在周人封建體制統轄或影響範圍之內,巫覡應該仍然是統治集團中不可或缺的一員,即使「司巫」在《周禮》中只是「中士」的位階,並不能因此判斷他們身份地位低下。當然,相較於商代的巫者,周代巫者的職權與地位似乎有逐漸下滑的趨勢。而要判斷巫覡政治社會地位的變動,最清楚的指標應該是「民巫」的出現……當民間出現職業巫者之時,應可視為舊有格局的一大變動。這可能意味著統治階層喪失對於巫覡的控制能力,也可能意味著統治階層不再重視對於巫覡的控制以及對於巫術的壟斷。另一方面,也可以解釋為原本的官巫集團無法保有其特權地位,無法自統治者手中獲得供養,因此,部分巫覡只好轉而服務民眾以換取生活所需,有一些可能因此逐漸喪失其官巫身份。當然,也有可能是在統治階層不再壓制「民巫」的活動之後,民巫才逐漸壯大,形成可以和官巫並存和競爭的勢力。(21-23頁)

從官巫到民巫的變化,相當於從體制內到體制外,確實是重要的變化,不過可惜的是,先秦傳世文獻中關於民巫的記載極少,除了大家熟知的西門豹治鄴的故事,其餘均為隻言片語。不過,最近一些年先秦出土文獻中有不少涉及巫術的內容,可以感覺到巫術已經融入彼時的日常生活,很多場合,已經不太需要專業巫師。

大約從漢代以後,巫師一直作為體制外的力量為各界服務,當然,在古代社會,巫術是無所不在的,彌散性地滲入社會的各個層面。根據作者統計材料顯示:「從魏晉到隋朝,將近四百年之間,至少有二十一位君主和他們有所交往。巫者基本上也享有相當自由的活動空間,可以出入帝室、宮廷,也可以行走於王公大臣、將軍豪貴、編戶齊民之間。他們提供了各種的服務(如視鬼、祭祀、祈福、解禍、醫療、助戰、性愛、生育、喪葬、求雨、占卜、巫蠱、祝詛等),吸引了各個社會階層的信徒,在各地興建或主導了各式各樣的神祠。」(114頁)

但是,無論巫師在實際政治活動中起了怎樣的作用,都是隨著君主個人的偏好而起伏,在政策層面上,對於巫師的控制和限制越來越嚴苛,是不爭的事實。在關於宋代巫覡的一篇中,作者著重討論了宋代禁巫的問題,關於宋代是否有禁巫,學者曾多有討論,林先生認為:

宋代各地雖然承襲了舊有的「巫俗」,但也開創或扇揚了新的「巫風」。因此,雖說宋代朝廷頒布的禁巫詔令之多、範圍之廣、時間之久,都遠超過以往任何一朝,巫覡的數量、地位、生存和活動空間必然受到一些影響,但也似乎不能因此就斷定宋代巫覡的影響力或是所謂的「社會能量」「日趨弱化」,因為宋代政府屢頒禁巫的法令,也可以解讀為「巫風熾烈」的明證。事實上,也有人認為宋代政府全面禁巫,反倒成為巫風盛行的緣由。然而,我們似乎也不能簡單地說「巫俗」與巫覡問題一直都存在,只是較被忽略或較少被書寫,隨著北宋政府為強化其內部的控制以及南宋朝廷的南遷,政府或「中原」文化與「南方」的「巫俗」產生直接的接觸與衝突,才會有一連串的官方禁巫措施以及士大夫豐富的反巫論述。因為,這樣很容易忽略「巫俗」(巫覡信仰)的最新發展以及「巫風」的強弱變化。(157頁)

一方面是皇權的不斷擴張,另一方面,宋代以來世俗生活的發展,巫術、宗教必然也隨之擴大影響,兩者之間的關係必然越來越張。到了明太祖朱元璋,甚至下旨為各級城隍廟劃定行政級別、恢復祭祀厲壇,都是皇權直接整頓神界秩序的表現。然而,巫術、巫師總會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比如扶乩在宋以後的興起,就是很有意思的現象。作者在討論明清的巫術時,就重點討論了台灣乩童的現象。不過,似乎讀他的另一部著作《孤魂與鬼雄的世界——北台灣的厲鬼信仰》,似乎更可體會巫術的彌散性。

所謂「孤魂與鬼雄」,主要指的是厲鬼。按照作者的解釋:無後、乏嗣的死者就是「非常」(「非正當」)之鬼,橫死、冤死者就是「非自然」的亡魂。無論是死後的喪葬、祭祀之事未得妥善處理的「非常」之鬼,還是在「非自然」狀態(指死亡時的年齡、所在的處所或終結的方式「異常」)去世者的鬼魂,或是「非自然」死亡又不得「正常」善後者,都有資格成為「厲鬼」。(15-16頁)對於厲鬼,主要採取撫慰和禳除的方式,也就是軟硬兩手。

作者主要是採取田野調查的方式,收集整理了自己家鄉台北鄉村中祭祀厲鬼的情況,並從文獻中探究其淵源。厲鬼信仰的一個特色,就是與政府推行的主流意識形態格格不入。作者指出:

統治者雖然可以用強制的手段和武力,敉平其反對者,奪取其生命,甚至以「非常」的手法毀損、處置其屍骸,企圖使其在宇宙間恆久消失,或使他們不再具有破壞和反抗的能力。但是,民間的信仰卻往往會顛覆這樣的一種統治機制和觀點。多數百姓認為,這種被處以極刑,並且不曾被安葬的死者,是最具威力的厲鬼。其怨戾、痛苦、以及生前叛逆不屈的精神,往往會在死後永續存在,並且會向生者反撲,若不加以安撫,則活人世界也會不得安寧。這樣的一種信仰,有時候也會逼使官方讓步,准許百姓替「罪人」、「刑徒」立祠,甚至將之納入體制內的「祀典」。(85頁)

我倒覺得民間對厲鬼的祭祀,未必有多少道德因素,他們對所謂「叛逆不屈的精神」應該並不在意。厲鬼能否被接納,一是作祟的能力,破壞力越大,越容易被慕強的民眾崇奉;二是講故事的能力,越具備傳奇色彩,越容易得到崇奉和傳播。從作者列舉的「敗軍之將」如蔣子文、關羽受崇奉的情況可以看出。如果說關羽還有忠義觀可資利用(即使這一點,也是關羽受崇奉之後,在祭拜歷程中不斷添加進去的,按照田海先生的說法,關羽之在玉泉山顯聖,就是厲鬼作祟),蔣子文在六朝忽然受到官民的崇奉,則跡近無賴要挾了。對於民間祠祀的對象,可能很難賦予更多倫理道德的附加值。

作者在討論厲鬼信仰時,還特別討論了「童乩」的作用:

童乩基本上是厲鬼(尤其是其中的「敗軍死將」型的「王爺」)在人間的代言人,是他們和一般民眾之間最重要的「媒介」。是童乩讓民眾能夠親眼目睹厲鬼兇猛有力的模樣,也是童乩讓其中一部份的厲鬼轉化成使人敬畏、供人禱求的神明,並讓信徒可以和神明面對面的溝通。透過童乩,厲鬼也可以開口向民眾要求奉祀、要求尊敬、要求塑像、要求立廟、要求熱鬧的慶典,並且彰顯其神奇的力量……

然而,在道士和僧尼看來,絕大多數的厲鬼並不是尊敬的對象,也不應該成為奉祀的對象或守護神。相反的,他們頂多只是引人同情、悲憫,有待救贖與超度的「沉魂滯魄」。不過,他們也不否定「厲鬼」的存在,不否認生者必須給予適度的撫慰、救助、和供養。因此,他們各自依其信仰和經典,創發了齋醮和普度儀式,在特定的一些節日和時機,進行「拔幽薦亡」的工作,使各式各樣的厲鬼,得以脫離苦海,轉生仙界或西方淨土。他們也鼓勵民眾布施食物、金錢、衣服、和種種生活所需,給孤苦無依、東漂西泊的孤魂餓鬼,並且協助僧道,一起拯救這些痛苦的亡靈。

從童乩身上,從佛、道兩教的儀式上,民眾不斷看到厲鬼具體的模樣,見識到他們神奇的力量,聽到他們悲慘的故事,理解到厲鬼世界的點點滴滴,再加上種種的街談巷說和謠傳耳語,以及個人的經驗和想像,民眾也會在自己的心靈或腦海里建構或拼湊厲鬼世界的圖像。當然,官方有時候也會有所介入。

總之,台灣的厲鬼信仰是一項集體創作。特殊的政治、社會、自然情境和歷史過程,創造了不少的「厲鬼」,再加上漢人原有的信仰傳統,官方的倡導,宗教專家的活動,使「厲鬼」更是活生生的存活在大多數人的生活或心靈世界裡。我想,我們的祖先曾經共同建構了這樣的一個厲鬼世界。(197-198頁)

書中還有一些現場拍攝的「童乩」的照片,看著讓我想起上海青浦金澤香汛時親眼所見的扎肉提香,巫師對肉身的態度,跟平常人確實很不一樣。古人的身體觀當然也與現代人很不一樣,林先生的另一部著作《中國中古時期的宗教與醫療》,就涉及這一問題。

《中國中古時期的宗教與醫療》分五編,第一編:瘟疫的衝擊與回應;第二編,道教的終極關懷;第三編,醫療傳教與道教醫學;第四編,巫覡活動與厲鬼信仰;第五編,身體、疾病與文化。相對而言,我最想讀的是第一編。

作者先根據史書概述了上古以來各個時期瘟疫爆發的數字及其影響:

從東漢中晚期起一直飽受瘟疫之害的中國社會,似乎要到南北朝時期才逐漸獲得紓解,「大疫」爆發流行的次數銳減,頻率也陡降。(第4-7頁)

瘟疫所造成的傷亡,還會帶來社會恐慌……這種社會恐慌往往還會導致疫區的民眾流亡,四處逃散。逃離疫區,一則是怕受到傳染,另一則是基於漢代以來「避疾」的習俗。此外,也是為了覓食。但是,其可能引發的災難卻不小,若所流行的是傳染病,便會導致疫情擴散。此外,流離失所之際,為了生計,若未獲政府妥善的安置,常會淪為盜賊,造成治安上的問題。(第8-9頁)

瘟疫,尤其是接二連三的瘟疫,對於統治者而言,大多會造成致命的一擊,而其關鍵不僅在於人口傷亡、賦役不足、治安敗壞和戰鼓頻頻,還在於重大的疫災被當時人視為上天所降的「災異」,是一種警訊,預示統治者即將失去「天命」,其政權不再具有「合法性」,因此,天下的英雄豪傑便可以起來「革命」。這段時間,出現許多「短命」王朝,應和這樣的情境與思維不無關係。(9-10頁)

其中,建安二十二年(217年)的傳染病,無論高門豪族還是普通百姓,都受到重創,建安七子幾乎團滅,這是大家都了解的。這場瘟疫引發的間接後果,則是道教的興起。作者指出:東漢晚期出現的許多「道團」(如「太平道」、「五斗米道」),其性格既不同於佛教,也有異於傳統的巫祝團體。這些道團所以能順利崛起,和當時因疾疫流行及其他因素所造成的社會危機與社會變動可說息息相關,而其共同的特質之一,便是以治療疾病作為吸引群眾、傳布信仰的主要手段。(60頁)事實上,除了道教,新傳入的佛教、根基深厚的傳統巫覡,都在這一些列災難中不斷調適,以療病作為手段招攬民眾。作者「並不以為單以疾疫流行的社會情境就足以解釋佛教在中國的興盛、道教的崛起以及巫祝信仰的發展。但是,疾疫的流行與東漢晚年嶄新的宗教情勢之間的緊密關聯,也不能忽視」。(79頁)就如第二編「道教的終極關懷」所討論的,道團正是將巫覡祛病驅鬼的各種方術系統化、理性化,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體系,道教早期關注的一些問題,大多與驅鬼有關,當時人大多認為,瘟疫與厲鬼作祟關係極大。

《鹽鎮》

易小荷/著,新星出版社/新經典·琥珀,2023年2月版

推薦人:龔思量

推薦語:

本書序言中的兩句話奠定了全書的基調:「這裡的人幾乎不關心什麼宏大命題,他們把眼光放在最近的地方,只有金錢才能意味著一個人的尊嚴」;「貧困始終是古鎮女性必須時刻抗爭的敵人,而伴隨貧困的是見識的狹窄和環境的逼仄,更重要的是隨之而來的次生災害——來自家庭男性成員的欺壓和剝削」。在書里反覆看到,女性在貧窮方面顯得如此脆弱,但對於這些女人來說,貧窮不是所有的災害——出軌、家暴、在法律上缺少援助……一切都意味著她們不得不在忍受痛苦中,默默地過完這一生。她們中的一些人試圖維護過自己的尊嚴,卻一次次受到肉體和精神上的傷害。也有人試圖讓自己成為女強人,卻依舊害怕離婚,被「名聲」所壓制。正如《黑暗榮耀》裡姜賢南被她的酒鬼、賭鬼老公家暴的畫面……同樣是家境貧寒,同樣是家庭中的男性遊手好閒,同樣是長時間的忍受……但當個人身處在封閉、愚昧的結構中,脫身又談何容易?在後記中,有這樣一句話:「生命中並不存在隨機的痛苦」,這些女性的痛苦,大概是命運重壓之下的必然;但一切反抗的開始,或許恰恰是不再保持沉默。

《戰爭回憶錄:1914-1915》

【法】馬克·布洛赫/著 考舸/譯 賈珺/校,浙江大學出版社·啟真館,2023年3月版

推薦人:彭珊珊

推薦語:

有沒有人是天生的歷史學家?讀到年輕的馬克·布洛赫作為法國陸軍步兵中士寫下的一戰回憶錄,還得承認確實是有的。他和戰友在地下的壕溝里擠成一堆,「一個摞著一個」;身邊人非死即傷,傷者哀嚎著懇求給個痛快;自己的生命也岌岌可危,隨時可能被一槍斃命……如此情境中,他的筆下從容不迫地描繪著士兵的細微動作、上校的表情變化、荒謬可笑的逃逸戰馬、宰殺綿羊的殘暴之夜,甚至枯枝與灌木、路過的農婦,仿佛抽離於這個兵荒馬亂的戰場之外,開啟了上帝視角在寫小說——「我想我是十分鎮靜的。我的好奇心極少拋棄我,現在它們仍未消失。」

參戰之前馬克·布洛赫是中學教師,後來他成為年鑑學派的創始人之一,這場戰爭對他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整個20世紀的世界歷史學也從此去往一個新的方向。這部回憶錄在布洛赫生前並未完成,也沒有出版,未經改編的文字承載了遠超戰爭和戰場本身的內涵,對「記憶」本身也保持警醒的自覺,讀起來扣人心弦。

《植物妻子》

【韓】韓江/著 崔有學/譯,四川文藝出版社·磨鐵圖書,2023年3月版

推薦人:方曉燕

推薦語:

2016年,韓國作家韓江憑藉小說《素食者》擊敗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奧爾罕·帕慕克的《我腦袋裡的怪東西》、 「那不勒斯四部曲」終曲《失蹤的孩子》等154個競爭對手,最終成為了亞洲首位布克國際文學獎得主。本書是她的第二本小說集,收錄的八個中短篇小說發表於1996年至2000年間,包括曾為她贏得第25屆韓國小說文學獎的《童佛》和被認為是《素食者》雛形的《植物妻子》。

韓國評論家黃桃慶說:「在第一本小說集《麗水之戀》中,在下著雨的黑暗街頭徘徊的韓江小說人物,在第二本小說集中仍在『沒有希望的世界裡像孤兒一樣』流浪。他們從偏僻小鎮的旅館房間、考試院走廊盡頭的房間、黑暗的地下室或多戶型住宅和高層公寓的走廊盡頭走出來,經過黑暗的樓梯和沒有路燈的胡同,走進紛繁的令人疲倦的城市大街之中……他們處在都市喧鬧、污染和複雜的人際關係中,卻沒有能夠包容和安撫他們的樂園或是母親。」

母親們都是「心裡懷著刀活過來」的人,告誡女兒「不要靠眼淚來應對這世界」,女兒們也便學會了「不去撫慰和理會自己的疼痛」。面對親人和愛人的背叛、傷害,她們用不置可否的乖順甚至包容來宣示一種巨大的漠然。在愛消失之後,出現了寒灰般的理解與寬容,「我像善待其他人一樣善意地對待他」,「我一點也沒感到自己是不幸的,我知道,我的不幸還不及他的四分之一」。就像女兒後來說母親的:「寬恕?對如同鐵人般走過一生的耿直的母親來說,心裡難道還有什麼寬不寬恕的概念?」

《祖國,或以夢為馬》

海子/著 譚五昌/主編,湖南文藝出版社,2019年6月版

推薦人:顧明

推薦語:

3月,是屬於詩人海子的。《祖國,或以夢為馬》這部詩集,是為紀念海子逝世30周年而編選,選取了詩人創作中頗具代表性的作品,包括成名作《亞洲銅》《阿爾的太陽》,那首大家熟知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用作書名的《祖國(或以夢為馬)》,《麥地》、《黑夜的獻詩》等,以及詩人的最後一首詩《春天,十個海子》。麥地、糧食、土地、月亮、愛、大海……這些元素不斷出現,述說著詩人的幸福、愛情、憂鬱……很喜歡《自畫像》這首:「鏡子是擺在桌上的/一隻碗/我的臉/是碗中的土豆/嘿,從地里長出了/這些溫暖的骨頭。」幽默,印象派。然而,他終究長成了「一個黑夜的孩子,沉浸於冬天,傾心死亡/不能自拔,熱愛著空虛而寒冷的鄉村」(《春天,十個海子》)。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