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帶您看西安——走進新城區 第一站:火車站東廣場

西安網 發佈 2024-03-19T14:31:14.264077+00:00

記者帶您看西安走進新城區火車站東廣場東廣場西安鐵路樞紐是全國八大鐵路樞紐之一,西安站1934年建站,1984年改擴建,1989年主體完工。2006年城牆段連接,形成了現在的地區現狀。

記者帶您看西安

走進新城區

火車站東廣場

東廣場

西安鐵路樞紐是全國八大鐵路樞紐之一,西安站1934年建站,1984年改擴建,1989年主體完工。2006年城牆段連接,形成了現在的地區現狀。2019年12月1日,西安火車站北廣場及周邊市政配套工程正式啟動,2021年5月31日,丹鳳門廣場(北廣場)投入使用,2021年12月,南北地下市政通廊投入使用,2022年5月高架天街貫通,西安火車站實現南、北廣場雙進雙出的格局。

天街

南北跨度322米,寬度24米,建築面積7873㎡;市政天橋南北配置3部垂梯8部扶梯供旅客上下天橋,市政廳天橋建成後連通了西安火車站南北廣場,北側正對丹鳳門,南側與火車站南站房緊鄰;市政天橋開通後最大程度縮短了旅客出行距離,由原來繞行太華路立交、西閘口地道2公里多的路程縮短為300多米的距離。站在天橋上環顧四周,北側一眼望去可以看到丹鳳門、大明宮遺址,南側瞭望西安城牆內風景,東側看到火車從太華路橋下緩緩駛進退出,西邊與西安火車站高架候車廳相望,「天街」建成使用後,也成為了古城西安一處新的「打卡地」。

北廣場

目前,西安站由原來的6台11線擴增至9台18線,站房面積達8萬平方米,年均發送量約4800萬人次,旅客能體驗到火車、地鐵、公交、出租、長途汽車以及私家車等「一站式」換乘的交通模式。北廣場開通以來,地區日均投入公安、綜合執法、保安、保潔等工作人員500餘人,綜合交通樞紐整體運行平穩。隨著南北廣場天街、市政地下通道及地鐵4號線火車站等工程的相繼投用,丹鳳門廣場綜合交通樞紐功能得到了充分釋放,南銜明城牆、北接大明宮,歷史遺蹟與城市發展交相輝映,形成「宮—站—城」宏偉格局,給市民旅客帶來「一日踏入車站、一眼閱遍千年」「常來常新」的感受,成為彰顯西安歷史文化、迎接八方來賓的城市會客廳。

未來展望

隨著西安火車站改擴建竣工投用,站容站貌跨越式升級,徹底實現「舊貌」換「新顏」。站區正處於多重機遇的疊加期、繁榮發展的黃金期。我們將聚焦精管理、優服務、強帶動、樹形象,全面助力品質站區建設,充分彰顯古都文化底蘊。

聚力打造智慧站區

高效整合現有公安、交通、城管等部門監控網絡、數字平台資源,加快聯勤(應急保障)指揮中心建設,推進站區智能化、信息化、科技化、數位化運營管理平台擴容升級,探索信息反饋、指令下達、應急管理、追蹤跟進等工作橫向聯合、縱向貫通的調度模式,儘早實現站區各項工作組網並聯、一網統管、區域通辦,提升聯勤、聯防、聯動、聯治綜合水平,聚力打造「智慧站區」的陝西樣板。


全力打造溫馨站區

以服務廣大市民旅客為中心,堅持將旅客需求作為開展工作的指南,將旅客滿意作為檢驗工作的標準,用心用情辦實事,用功用智優服務。充實24小時旅客服務內容,創新老弱病殘孕等特殊群體服務舉措,重點做好春運、暑運、十一黃金周等重要時段出行引導、政策解答、秩序維護、應急處置等保障服務,持續優化高品質出行體驗,全力打造有溫度的「溫馨站區」。

奮力打造文化站區

緊跟市區發展思路,強化站區及周邊聯動發展,激發火車站—大明宮區域大公園、大樞紐、大客流絕對優勢全面釋放,加快創新文旅融合,充分發揮周邊大明宮、明城牆、八辦、七賢莊等文化景點的輻射帶動作用,借船解放路商圈轉型升級,做優做細招引和營商環境,在「宮—站—城」的一體化發展中融入更多歷史文化,讓站區能漫步、有記憶、可品讀、解鄉愁,奮力打造「景中有站、站外有景、站景互促」的「文化站區」。

竭力打造平安站區

織密警情防控網,瞄準站區警情高發、人員密集、治安複雜的區域,緊盯拉客攬客、欺騙擾序等治安痼疾,定期開展聯合執法和集中清整,及時查處各類違法活動,有效淨化站區治安環境。建立一體化防控體系,實現警力全域覆蓋、立體布防,以見警率顯著增強實現警情率逐步減低,切實為旅客出行裝上「安全閥」,竭力打造市民旅客安心放心舒心的「平安站區」。

傾力打造幸福站區

積極協調推進機構改革和站區提升改造,堅持改善基礎設施硬條件和優化幹事創業軟環境齊抓共管,進一步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共建共治共享。激發「以站為家,愛家護家」的主人翁意識,堅持營造溫暖「家」氛圍、弘揚文明「家」風尚,樹牢嚴明「家」規矩,傾力打造更有活力、更具動力、更富魅力「幸福站區」,全面提升來往旅客和幹部職工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歸屬感。

關鍵字: